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社会人才综合素质的内涵日益丰富。人才的能力要求 ,不仅应强调多元文化的吸纳及融合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而且应突出把知识转化为现实财富的观念和能力 ;知识化人才的丰富内涵将成为时代发展的动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是人才内在的不竭动力。时至今日 ,科学伦理观已作为综合型人才观的重要组成 ,科学的伦理思想已成为对人才现实而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为杨贤江教育理论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杨贤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教育的基本问题作了深刻而富有创见的阐述,为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和理论建树。杨贤江的教育理论不仅在当时发挥了积极的战斗作用,而且迄今仍具有不容忽视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杨贤江在建立中国式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历史进程中所作出的先驱者的功绩应予高度的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3.
我国早期现代教育家杨贤江在教育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重视教育实践的基础地位,充分学习和吸纳国外先进教育理论,将心理学作为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并重视实验和调查等新兴的量化研究方法,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风格。这种风格不仅是他在短暂一生中取得丰硕研究成果的原因,也为建立中国的现代教育理论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韩愈人才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愈的诗文不仅明畅朴雅、自然纯正,而且饱含人才忧患意识。他基于对国家动乱、史治腐败的现实思考,结合自身“坎坷而艰难”的仕途经历,提出治国“在得人”的论断,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从成才、选才和用才方面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状况的担忧,进一步指出了成才之途、选才之方和用才之策,形成了韩愈独特的人才观。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人才观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把培养人才当作治党治国的根本大计,要求全社会重视人才培养,并经常深入学校和基层单位,亲自做培养人才的工作。他依据当今世界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借鉴古今中外培养人才的历史经验,遵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关于人才培养的原理,科学地阐释了人才的内涵。他认为: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人才的基本素质是坚持“四个统一”,创新是人才的灵魂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认为,课程的出现和变革源自人类实际生活的需要及其变化,并受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课程的设置与改革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兼顾个人和社会实际需要为原则。作为课程内容和信息载体的教材,其建设与改革必须符合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规律,应该正确认识教科书的地位和作用。他的这些观点与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具有一致性,充分体现了其强烈的现代性和先驱者的预见能力。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一生在思想、理论上有很多建树,其中人才思想及观念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孙中山的人才观的内容包括重视和爱惜人才、积极地培养人才、公正地选拔人才、科学地使用人才和大胆地引进人才五部分。  相似文献   

8.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推动者,对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于国家的巩固和强大,对于民族的兴盛与繁荣,始终起着关键性作用.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点,为新世纪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人才观的产生是顺应社会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客观需要的产物,是由中国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和现代化建设本身及国内外环境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决定的。邓小平人才观的主要特色在于,围绕“现代化”这个轴心,把人才队伍建设看成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关键,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高度看待人才建设。邓小平人才观的精髓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其关键是人才标准;其主体是人才的开发、选拔、培养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在古代帝王中,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注意重用人才的历史人物。朱元璋提出了“治天下以人才为本”的人才观,认为成才之法一是“忘利”,二是“积善成德”,并指出了具体的获才之法:荐举和征求、兴学、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朱元璋的人才观对以后明代历朝帝王的人才观起了奠基的作用。后代帝王经常以朱元璋的人才观和科举选才标准为指导来推行科举制度和选拔人才。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四有"人才观拓宽了社会主义人才学说的新视野.它是在历史的、国际的、现实的因素相互作用下逐步发展形成的思想结晶.它富于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池田大作对人才的本质、意义、造就和使用等问题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形成了以人为本、开放包容、注重实践的人才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在长期革命与建设生涯中,汲取古今中外用人之道的精华,创造性地形成了兼具科学性和鲜明个性的人才观,本文将其归纳为“又红又专”的人才识别观、“上山下乡”的人才培养观、“任人为贤”的人才选拔观。毛泽东的人才观,对于当代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等方面仍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在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经济形态的国际环境下,我国如何从传统的人才观转向科学的人才观,如何改变教育体制以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5.
张学良于1928年执政东北并兼任东北大学校长,他坚信国家富强之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他多次捐出私产,倾力发展大学教育。在张学良主办大学教育、推动东北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完全体现出他吸引人才、厚待人才、重用人才之观念,他的努力最终使得东北大学这一地方大学在30年代初跻身中国一流大学的行列。分析张学良的人才观念,能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历史人物以教育振兴东北的爱国爱乡情怀,并冀图对当今的大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某种思路。  相似文献   

16.
青年是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作为我党的缔造者和杰出的领袖者,毛泽东一生都关心青年、爱护青年、教育青年,对青年人才的标准、青年人才的选拔和使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形成了完整的青年人才理论。  相似文献   

17.
曾国藩以知人善用著称于世.其待人、识人、用人之道、人才观对现代行政管理者履行职能与改善管理方法与艺术有很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人才观既包含着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又讲出了许多新话,提出了一整套重才、选才、用才和育才的谋略思想,具有相当独立的历史地位和方法论价值,对这一理论的形成与来源、核心与精髓、丰富与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的人才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人才的重要性、人才的培养标准、途径以及如何使用人才等多方面的内容,是我们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60年代,中华大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以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进程。随着大量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的引进,中国急需一批具有近代战争意识、懂得近代科技知识的新型军事人才。作为晚清著名改革家的薛福成,在他的著作中也曾多次谈到这一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