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绕欧盟对中国的反倾销问题,采用对比的方法对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主要影响因素为欧盟的外贸形势所迫以及出口结构失衡和低价促销,提出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建立反倾销预警等应对措施。研究结论对国内产品应对欧盟反倾销调查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1995年~2009年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5年~2009年间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指控的状况,从案情总量、发起反倾销指控的国别及其遭遇反倾销指控的产品类别等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我国出口结构不合理,出口增速不均衡,企业反倾销应诉意识淡薄等所导致的应诉不力,特别是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外对华歧视性贸易政策等是我国出口产品频遭反倾销指控的主要诱因。对此,应多元化的调整出口贸易战略,积极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合理利用WTO规则,完善反倾销应诉机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加入WTO后,15年内其他成员方在对华反倾销调查中仍可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继续采用"替代国"办法,这将直接导致高额反倾销税.但若中国被诉企业能够证明自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则其实际价格和生产成本将被采信为"正常价值",从而得到相对公平的待遇.本文结合两个案例,讨论在反倾销应诉中,中国企业应该如何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待遇,以及应诉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欧盟对华反倾销贸易保护措施及“四个利益主体”矛盾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实质是保护弱势产业利益等方面的观点,阐明了欧盟对华反倾销最终伤害的只能是欧盟广大消费者切身经济利益的后果。  相似文献   

5.
欧盟非市场经济地位制度对我国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反倾销应诉领域中。根据欧盟反倾销法的规定,有关非市场经济国家主要适用“类比国制度”、“一国一税制度”和“分别裁决制度”。针对这些制度提出了我国企业应采取的应诉策略,即:积极申请市场经济地位或分别裁决待遇;加强企业自身管理制度的完善;减少政府干预;加强政府管理和服务。  相似文献   

6.
“中国制造”遭遇反倾销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倾销措施的滥用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对外贸易中的严重壁垒。入世近五年来,针对中国的反倾销立案逐渐出现了新的特征,市场经济地位能否得到承认一直是决定中国企业应诉成功与否的命门。经过分析频遭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和部分现有案例可以发现,通过立法手段强化政府宏观管理、提高进口商自身应对能力、完善贸易规则是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措施的良策。  相似文献   

7.
欧盟早在1988年和1992年就两次向中国彩电提起反倾销诉讼,2003年5月美国也对中国彩电提起反倾销诉讼。中国彩电在海外市场接二连三地遭遇反倾销诉讼,利益严重受损。国外对华频频发起反倾销诉讼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中国家电业应从中吸取教训,对反倾销应诉做好长期准备。  相似文献   

8.
我国企业出口的产品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反倾销威胁。本文从我国企业应诉国外反倾销官司的实践出发,分析了我国企业打赢反倾销官司的成功经验和输掉反倾销官司的教训,并提出了应对国外反倾销官司相应的对策遭受反倾销指控后我国企业要积极应诉、注重律师的选择、认真准备应诉材料、力争市场经济地位、据理力争、努力寻求外部支持。  相似文献   

9.
欧盟和美国都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但也都是对我国实施反倾销最多的两大经济体。本文主要从对华反倾销税率的性质、反倾销的结构、手段以及替代国选择上分析了两个经济体对华反倾销的不同之处。接着,通过两个经济体对华反倾销的特点、实质、影响三个方面的研究,分析了欧盟与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10.
在后经济危机时代,应对欧美国家所擅长使用的反倾销贸易保护措施,除了我国企业积极应诉之外,还需要寻求其他救济途径,而企业向欧盟和美国提出新出口商复审申请便是行之有效的自我救济方式之一。通过对欧盟和美国新出口商复审制度的比较研究,分析我国企业针对欧美反倾销运用新出口商复审制度的现状,并从3个方面提出战略建议:根据欧盟和美国关于新出口商的法律规定,在具有市场经济地位的前提下取得新出口商资格;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最佳申请时间,向欧盟或美国提出新出口商复审;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以帮助我国涉案产品重返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