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美学实验性写作的人类学依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美学实验性写作的人类学依据是各异的,但可以简要地概括为(1)人类学有一个双重目标,首先是要描述那些分布于各个人类种族中间的不同社会文化系统,然后又试图去探索令人困惑的多样性下所隐藏着的社会文化模式的规律性;(2)当代人类学美学为新美学提供了基础,它本身就是一种受文化情境制约的实验性写作.  相似文献   

2.
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主要部分,是研究人类文化的科学。除了那些与人类生物学以及与生物和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有更直接联系的东西以外,文化人类学包括了所有研究人类的学科。它的主要概念就是文化和关于文化的定义,这一定义揭示出文化人类学的范畴及其主要研究方法。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文化就是他所要学着去做的一切。文化包括某一群体中人们所共有的和他们的后代将要学习到的所有知识、相互理解和继承传统的愿望。  相似文献   

3.
一、因国而异的学术名称当前,在人类学和民族学领域中,使用着人类学、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等名称,含义相近或相似,一般不易分辨,尤其对门外汉来说,这些名称往往使人迷惑不解。而且,关于这些学科的分类法和命名法,常常由于国家的不同或学者的不同而又有所不同。在这里,我们首先介绍一下最近美国对这些名称的用法。“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这个名称,原来是美国创造的。现在,美国作为这个学术领域的中心,其分类法已为世界各国学者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4.
人类学     
从语源学意义上讲,人类学即“人的科学”。但实际上,人类学还只是关于人的科学之一,是那些依据人类生物和文化特性,去描述和解释人的学科的综合研究,而且要特别注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人类的差异和变化。人类学还特别重视种族概念和文化概念,这类概念在人类学语汇中是最为普遍的,尽管关于这些概念的含义至令仍存在许多争论。  相似文献   

5.
关于"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关系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星亮 《民族研究》2006,18(5):41-50
关于"人类学"和"民族学"这两个学科名称的关系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国内有关部门的分类也较为混乱.本文认为,"民族学"这一学科的形成以1839年巴黎民族学会的成立为标志.早期的"民族学"学科是广义的,既研究文化,也研究体质.19世纪下半叶后,"民族学"由广义变为狭义,主要研究文化.而"人类学"这一学科名称在早期则是狭义的,主要研究体质.后来"人类学"由狭义变为广义,既研究体质,也研究文化.在当代中国,"民族学"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狭义的"民族学"与"文化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基本相同.把广义的"民族学"与"人类学"并列为一个一级学科,比较符合学科发展的历史和当前中国的现实.  相似文献   

6.
文化人类学是从"人的文化、文化的人"这个角度来探讨人及其文化发展的脉络、规律,研究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人与自我之间的互动关系等课题的综合性学科,是一个研究范围极其广泛的学科,用徐杰舜先生的说法,文化人类学就是一个"千手观音",也正因为如此,现在文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既然文化人类学是从"人的文化、文化的人"这个特殊角度来研究文化和人的学科,所以,我认为,弄清楚到底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人,对于学习文化人类学的人以及文化人类学工作者来说,无疑都是很重要的,也是相当基础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民族学的名称和对象民族学这个名称是从外文翻译来的,最初译为民种学或人种学。这个词在法文中有两个字:一是ethnologie,一是ethnographie。一般是将前者译为民族学,后者译为民族志。但法国的习惯用法是将前者当作广义的,包括体质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四门学科;后者是狭义的,仅指民族学而言。也有人认为,前者指理论民族学或比较民族学;后者指叙述民族学或民族志。在英文中,ethnology和ethnography两字也是互相通用的。但最常用的是社会人类学(social anthropology)或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两个词。一般说  相似文献   

8.
村落是中国社会结构的细胞及中国几千年农耕文化的载体。中国村落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与源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魂,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虽然传统上的人类学研究大多也以一个社区或一个村庄为研究区域,具体到中国的实际,尤其是当下我国西南省份的传统村落已纳入到住建部等部门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民族地区特色村寨已纳入省级保护绿色发展道路之背景下,对村落的研究就有了特殊意义:其核心是保护传统文化,根本是保护人。为此,本研究立足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基于社会人类学与新近之文化熵和弗兰肯斯坦鹰理论,论证中国西南所赋予村落人类学研究的区域性、必要性与独特性。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有一批知识分子,常年活跃在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研究的一线.他们把自己的无限豪情和聪明才智投入到了广阔的田野工作中去,把田野工作作为自己了解社会奉献社会改造社会的最佳途径.他们关注于人的社会和人的文化,特别是各少数民族社会及其文化,为挖掘、保护、弘扬和传承各民族文化奔走呼吁,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把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来经营.在这群可歌可敬的学者中,有一位常年游走在祖国边疆地区的学者,他就是人类学家周建新教授.  相似文献   

10.
<正>徐杰舜(以下简称徐):许院长,听说你去西藏调研啦?许宪隆(以下简称徐):对对,刚从西藏回来。徐:去了西藏,感受还可以吧?许:呵呵,反正是缺氧也困,富氧也困。徐:不管怎么说,从事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人,去一次西藏还是值得。许:过去都在西藏的外围做考察,这次去西藏是填补了一个缺憾。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省会城市都去过了,包括台北。徐:那就没有遗憾了,这也是作为人类学民族学工作者值得纪念的一件事情。古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对我们来说,不到西藏就不是人类学工作  相似文献   

11.
人类学研究一定要落地。现在我们人类学学者,海归的比较多,很多人的研究就束缚于西方的范例,西方的模式。而且很多研究的结论就文化而文化,在文化里面搅过来搅过去,没想到为国家,为民族,为地方提供文化建设很好的智力资源和智力架构,这是现在我们很大的一个误区。所以,人类学真的要找到自己落地的切入点,做出社会反响比较大的成果来,如果能做出这样的东西,那么,人类学的地位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李彬 《民族研究》2002,(5):46-48
传统的民族志很少谈及调查者自己在田野调查中的经历 ,这样做是为了减少个人的主观色彩 ,突出民族志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但事实上 ,任何田野调查都是调查者所代表的社会文化与被调查者的社会文化之间的一种接触和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说 ,田野调查过程本身也可以成为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一个“田野”。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向市场经济转型开始之后 ,全国各地都发生了很大的社会变迁 ,我们的调查也面临着“田野”的新挑战。几年前 ,笔者随一个课题组到某朝鲜族农村进行调查就有一些新的感受。(一 )田野进入方式进入田野是人类学、民族学开展田…  相似文献   

13.
处于人们注意中心的印度人类学我们应邀著文阐述南亚社会文化人类学的状况,但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打算只谈印度的情况。就我们所知,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和孟加拉都没有把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些国家虽然也有一些人类学者,但他们基本上都不在研究人类学的机构里工作。斯里兰卡有几位著名的人类学家,但他们都在国外为别国服务。印度的情况则不然,一百多年以来,学术团体和非学术机构都承认人类学的重要性。在详细阐述现代印度的人类学的背景材  相似文献   

14.
记中国藏学先辈——李安宅、于式玉教授在拉卜楞的岁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著名社会学、藏学专家李安宅、于式玉教授虽已过早的离开了我们,但他俩四十年代在西北边陲拉卜楞寺从事社会人类学实地调查研究时,所撰写的藏学论著,给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精神文化财富,而他俩深入藏区,脚踏实地进行藏学研究的风尚,为今天我们致力于藏学研究的每个同志,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族》2008,(2):26-29
西方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传播 民族学也称文化人类学,西方文化人类学最初介绍到中国的主要是进化学派,翻译出版的有摩尔根、泰勒等人的著作,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后,传播学派、历史学派、社会学年刊学派等相继传入。传入比较晚的是功能学派,但其影响较大。有些大学开设了民族学课程。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民族学研究者们曾分别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和汉族农村作实地调查研究,出版了一些专著和报告,迄今还有参考价值。1934年冬,由于全国各地区学者们的努力,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民族学会。抗日战争期间,许多民族学学者集中在西南地区,对当地各民族进行调查研究。并办有刊物,发表不少民族学方面的文章,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徐杰舜(以下简称徐):许院长,听说你去西藏调研啦?许宪隆(以下简称徐):对对,刚从西藏回来。徐:去了西藏,感受还可以吧?许:呵呵,反正是缺氧也困,富氧也困。徐:不管怎么说,从事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人,去一次西藏还是值得。许:过去都在西藏的外围做考察,这次去西藏是填补了一个缺憾。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省会城市都去过了,包括台北。徐:那就没有遗憾了,这也是作为人类学民族学工作者值得纪念的一件事情。古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对我们来说,不到西藏就不是人类学工作  相似文献   

17.
现代种族     
种族是一个明确无误的生物概念。它是一个由遗传而组合到一起的群体,也可以说是一种生物品种,或遗传的族群,或一种亚种。它不是一个确切的社会文化的概念。由于“种族”这个词的涵义经常含糊不清,所以最好不要应用于社会文化范畴内。但是,体质人类学所关心的既然是人的各种生物特征,那就应该和必要关心人类种族。种族的起源差不多每个人迟早都会对种族起  相似文献   

18.
<正>资本主义的金钱理性,与斐济人或特洛布里恩德岛民的物质实践虽然方式不同,但殊途同归,它只是更大文化价值体系的结果。无论西方与非西方,理性只是文化的一种表达,它表现为围绕物质使用的意义体系,理性与文化绝不是对立的。我们唯有像研究他者一样,凭借人类学的敏锐观察,才能了解我们本身的经济。其实我们也是无数的他者之一。向经济人类学说再见吧,我们需  相似文献   

19.
前 言日本对台湾原住民的人类学研究已经有一个多世纪 ,积累了反映各个时期具体状况的丰富的研究成果。追溯这些研究的历史和过程 ,不仅在现在的实地调查中有助于理解有些人所关心的台湾原住民的社会文化 ,而且也是了解与日本人类学的特色有关背景的重要线索。另外 ,最近对台湾原住民的研究 ,其活跃程度超出了一般的想象。今年 (指 1 999年———译者 ) 5月初 ,在由顺益台湾原住民博物馆和“中央研究院”共同举办的国际会议上 ,当时台湾有关要人也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祝辞讲演。会上涉及到一些问题 ,诸如在国际形势中 ,在对台湾问题和台湾认…  相似文献   

20.
仪式研究 谈人类学中的仪式研究,不能不先谈人类学本身. 人们通常依据美国定义,把人类学分为体质和文化两大类(美国高等院校人类学专业长期存在—个争论,就是二者到底哪个更重要).我对广义人类学无反感,但又认为,人类学是社会和文化意义上的.我认为,学习人类学的人,要在有一点体质人类学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对社会和文化的研究的办法有所领悟.另外,关于社会与文化,我的看法有些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