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意见》指出,“坚持专业引领、融合发展”,“逐步用专业社会工作理念丰富社区工作理念,用专业社会工作制度创新社区管理服务制度,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加快实现社会工作与社区建设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多领域的融合发展。”社区建设是中国本土化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近年来一些地方加快社会治理创新及社会建设步伐,开展公益创投活动,发动社会组织申报并实施公益项目。  相似文献   

2.
社工之喻     
屈指算来,迄今为止,我进入高校从事社会工作教育已经十年,兼任社会工作实务督导也已经六年。但是,令我奇怪的是,在中国社会工作快速扩张的今天,我却常常陷入一种莫名的困惑:曾经自认为非常清晰的社会工作概念却在我的脑海里越发变得模糊,我甚至竟然不能够用语言非常准确地解释清楚究竟什么是社会工作?!难道社工真的成了我最熟悉的陌生人?  相似文献   

3.
在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过程中,在讨论社会工作本土化和本土社会工作问题时,自然会遇到社会工作与群众工作的关系问题。笔者曾经说过,在我国对社会工作有三种理解:除了专业社会工作外,还有本职工作之外不取报酬、只做服务的普通社会工作,和在工作岗位上从事为社会成员或单位成员服务的行政性、非专业社会工作。后两种社会工作都与群众工作有着某些关系。怎样看待社会工作与群众工作之间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4.
前一阵子,听到很多省市在谈“综合化”服务、推行综合服务中心等,大有另一波社会工作发展浪潮投入已经波涛汹涌的中国社会工作界的势头。坦白地说,最初听到这方面的消息时,我有些奇怪,后来才比较明白其兴起的原因。那么,内地社会工作是时候搞“综合化”了吗?  相似文献   

5.
内地社会工作起步发展的这几年,社工群体逐渐被社会所认同,而社会工作本土化、专业化发展仍然任重道远。我认为,社工要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不断向前发展,需要正确把握三个“度”。  相似文献   

6.
都江堰市上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在中国社工协会和都江堰社工协会的共同孵化下成立的本土社会工作服务组织。中心紧密结合都江堰灾后重建的实际,以城乡社区社会工作、福利院老年社会工作和学校青少年社会工作三大板块为实践基础,努力探索具有都江堰特色的灾害社会工作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将智慧社会与社会工作结合起来,可以驱动社会工作获得新的发展、新的突破、新的机遇。积极探索社会工作在智慧社会中可发挥的作用,实现智慧社会背景下社会工作的创新,将成为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提出"智慧社会工作"一词来研究智慧社会与社会工作的重叠领域,初步探析智慧社会工作的概念和意义,并就我国发展智慧社会工作的路径作了探索性阐述。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导刊》2012,(13):10-13
5年来,我国社会工作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持证社会工作者从无到有,民办。机构逐步成长,政策体系渐次完善.社会工作服务在民政、司法、卫生、教育、信访等领域都有了一些实践和探索。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专业社会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对社工的知晓度,认同度还很低.各级党政领导对建立现代社会工作制度的紧迫性认识还很不足。这成为目前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瓶颈。  相似文献   

9.
读博因由     
在我投身社会工作十多年的专业生涯中,社会工作本土化—直都是我不能放下的议题。早在撰写本科论文的时候,我已对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如何在香港这片以中国人为主的土地上发展起来,作出了初步的思考和考据。当时所得的见解和美国社会工作学者James Midgley教授于1980年代初提出的“专业霸权主义”基本相同:西方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和实践大多只是被直接应用在香港,而未有足够的深刻反思或严谨研究来确认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当今,我国的社会工作正在经历快速而复杂的发展.我们需要努力,需要探索,也需要回顾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过程。河北教育出版社即将出版《社会工作学术文库》,将我国社会工作、社会政策学者上世纪40年代的一批著作重印出版,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这次重印出版的著作有言心哲的《现代社会事业》、蒋旨昂的《社会工作导论》、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朱亦松的《社会政策》。作为这一活动的参与者,我觉得此时应该表达一下对中国社会工作史的态度。社会工作的历史品格  相似文献   

11.
“全国社会工作实务创新基地”日前在湖北省武汉市楚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举行了授牌仪式。该基地将以社区社会工作为主要特色,进一步探索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工作重点及服务方式,积累本土化社区社会工作发展经验,在全国社区社会工作领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有问必答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霍庆顺:这几年我们天津市的社会工作发展得很快.我对社会工作也有了初步了解。我非常想知道美国社工人员的工作状况.以便有个对比。贵刊能帮助我吗?  相似文献   

13.
我大学时的专业是社会工作,四年的苦读,让我对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技,丁等都有了一些掌握和了解。毕业后我进入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街道工作,虽然没有直接做一线服务,但凭着专业“科班”出身,最初还负责了许多辖区内跟社区工作相关的工作。在转变基层管理理念、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大背景下,我也一直在考虑如何将社会工作引入街道工作,在辖区内提供专业服务。  相似文献   

14.
工作几年,我越来越发现,社会工作伦理以及社工对它的理解,对于社会工作的实际操作与社工工作理念的生成都有着颇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继去年中央18部委印发《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后,今年3月份中央19部委又联合印发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清楚地指出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方向,同时指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要面向基层。我国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正呈现出稳步推进的良好势头。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主要指高等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的大学生、研究生,以及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获得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的人员。要实现上述目标,不但在数量上要有较快的发展,而且要在实际服务中发挥出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作用。这里需要做很多工作,其中包括要处理好专业社会工作者与在岗的本土社会工作实践人员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本土社会工作实践人员,主要指的是在社区居委会等机构从事半专业或非专业社会工作的人员。处理好两者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数量结构上,要促进在岗的非专业人员通过培训尽快向专业化转化;在现实中,要实现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同本土社会工作实践人员的合作。前者说的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规模问题,后者则涉及怎样建设一支确实有效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抗日救亡大背景之下,蒋旨昂、李安宅、杨开道等中国社会学学者和社会工作学者们掀起了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第一股浪潮。在这之前,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尽管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也初步展现,然而还远未成体系。这阻碍了社会工作的继续发展和在社会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此契机下,蒋旨昂萌生了在教学和实践经验基础上“用社会学的观点,来建立中国社会工作之体系(下称‘体系’)”的想法。这个倾向于实用的体系是建立在深刻的社会背景之上的,对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内地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迅速,但在广大农村却基本上仍是空白,停滞不前。但我以为,探讨农村社会工作的意义、发展方向及角色,以期盼、促使人们对农村社会工作有更大的重视很有必要。我坚信,只要我们更多地发现农村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就不会一面倒地盲目追求城镇化,把农村边缘化;而与农民一起重塑及巩固农村的价值,就应成为农村社会工作肩负的使命。  相似文献   

18.
残疾人是社会特殊群体,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残疾人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特殊的工作方法,可以确立一种新的残疾人观和工作模式来解决我国残疾人相关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推动残疾人整体事业的发展.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尚处在发展阶段,本文着重从残疾人社会工作定义,社会工作在残疾人社会工作中的作用,分析残疾人社会工作在我国的现状,并从社会工作角度提出几点残疾人社会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9.
“香港社会工作体系建立之初是怎样处理专业人才和实际的一线工作者之间的关系呢” Jian: 我一直有个疑问,香港社会工作体系建立之初是怎样处理专业人才和实际的一线工作者之间的关系呢?我的意思是说,内地马上要开始考社会工作师了,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社会工作带给我们的将是社会创新 昨天,曾经有很多人对社会工作充满疑虑。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对社会工作充满惊喜!这份惊喜不仅源于社会工作自身是个新生事物,而且源于它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