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田哲学是在东方思维的躯体外装饰西方外衣的独特哲学。“纯粹经验”,“绝对无”的场所逻辑,“绝对矛盾自己同一”的辩证法,以及宣扬“神人合一”的宗教观构成西田哲学的根本命题。西田哲学怀疑科学真理,反对唯物论,其实质是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也是带有虚无色彩的“东方型”宗教哲学。  相似文献   

2.
3.
杜威认为教育要拒斥任何来自外来强加的教育目的,即教育无目的是绝对的,但同时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又是相对、有条件的,良好的教育目的要符合3项标准.因此,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需要目的,同时又有一定的限度,需要实现二者的均衡.  相似文献   

4.
颜中军 《学术界》2012,(3):78-84,284
长期以来,逻辑知识被赋予一种特殊的认识论地位,把它视为先验有效、不证自明的真理。这种观点被称之为"逻辑绝对主义"。哈克继承了蒯因、普特南、皮尔士等人的思想,主张更加彻底的实用主义逻辑观,严厉批判各种逻辑绝对主义,为逻辑可错论和可修正论扫除了认识论障碍。  相似文献   

5.
价值相对主义的兴起是现代思想史一个值得检讨的重要课题,它一方面表现为在哲学本体论上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质疑和拒斥,另一方面表现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无根基的生存状态,因而成为现代文化的精神症候.追寻价值相对主义的根源,它表面上源于现代社会结构变化所导致的相对性、流动性和多元化生存体验,从而放弃了对绝对价值的寻求,实质上则是现代思想观念赖以建立所凭借的价值存在根基的毁坏和缺失所致.因此,如何在梳理价值根基缺失的形成脉络中寻回价值逻辑的生存论基础,成为现代人必须面对的精神难题.  相似文献   

6.
付威 《理论界》2010,(6):114-115
本文以哲学界对黑格尔绝对精神的不同理解为背景,从康德入手引出黑格尔为什么要提出绝对精神,并理解绝对精神及"绝对"与"精神"的内涵。在阐述"绝对"的哲学内涵时借斯宾诺莎的实体及康德的物自体进行了发展和比较,在对"精神"的哲学内涵进行阐述的时候是通过对精神本身的理解及对精神与理性的区别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分析了阿多诺对胡塞尔逻辑绝对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批判。阿多诺认为 ,胡塞尔《逻辑研究》中的逻辑绝对主义的本质是科学的拜物教化 ,它是一种物化的逻辑或逻辑的物化。我们可以在马克思所批判的资本的意义上来理解胡塞尔的逻辑。  相似文献   

8.
康德关于"刑法是一种绝对命令"的论断,是基于人的主体性而作的形而上学的思辨;黑格尔则在主体性与社会伦理两个方面双向地进行了拓展。刑法自有其内在本性与外在之定在,报应主义的刑法思想为实在法提供了一个理性化的坐标参照系,在刑法日益精致化的今天对于我国的刑事法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绝对:从柏拉图到黑格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哲学作为一种高度抽象的知识 ,始终与绝对为伴 ,考察绝对概念的内在发展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绝对一词经过古代哲学的洗礼 ,在柏拉图的理论体系中确立了其本体论地位 ;笛卡尔从“我思”出发 ,把绝对与自我联结起来 ;康德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绝对理性的结构和内容 ,但其绝对仍处在“先验的”与“超验的”分裂之中 ;黑格尔把绝对描述为一个自为的系统 ,但其“统一”只是概念内部的统一。本文通过对西方哲学史的考察 ,构述了绝对概念发展的基本脉理和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0.
贫困问题既有经济的因素,也有非经济的因素,而后者往往被忽视.对于贫困问题,应该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诸多方面来予以综合性的考察.  相似文献   

11.
探讨黑格尔和阿多诺辩证法中的否定思想的异同.指出黑格尔的否定观是形而上学的逻辑否定,阿多诺的否定观是建立在非同一性辨证法的绝对否定之上的.阐述了黑格尔和阿多诺在矛盾观、范畴观、本体论和辩证法上的一系列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12.
13.
14.
老子宇宙本体论中的“道”是由绝对虚空与宇宙密码混融而成的。绝对虚空与宇宙密码是绝对的存在、绝对的无、绝对的大。绝对虚空的“大”表现为无边无际 ,宇宙密码的“大”则表现为无处不在。绝对虚空与宇宙密码是非物质的 ,因为二者都是绝对的无 ,而且也是非精神的 ,因为二者都不蕴含是非准则、价值判断。它们共同创造宇宙万物 ,绝对虚空为宇宙万物提供生存活动空间 ,而宇宙密码则决定该物所属种类、外在形貌及内在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5.
是之为是与有生于无代表着哲学形上思考的两种不同的进路。西方人习惯于用是来判定事物的对象性存在,当他们从询问个别性相进而质询世界的普遍性相时,很自然地便会将问题提升到‘是’是什么的层面上来,由此得出某个超绝性的实体作为世界的本原。中国人则惯常用有来标示事物的本然存在,他不会去追问‘有’是什么,只会探索‘有’如何有或‘有’何以有,于是把话题引向了有生于无。有生于无的命题发端于《老子》,经战国、两汉的衍续,至魏晋玄学中得到充分展开,并深刻影响后世思想。其内涵也经历了由侧重宇宙生成论向哲学本体论的转变,从而建立起一整套以无为体、以有为用的非实体论的世界本原观,恰与晚近西方哲学思潮的趋向相交汇。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或可成为形而上学终结后新的形上之思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6.
荆晶 《理论界》2014,(10):105-111
黑格尔的"绝对"概念是其哲学科学体系的核心和基石,它贯穿于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的各个部分。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此文试图阐明黑格尔对康德和费希特的批判表明黑格尔要找到把握世界最合理的方式:绝对。绝对就是绝对自我展开的过程,就是绝对自我认识的过程,也是绝对自我认识的方法的显现过程。  相似文献   

17.
冯晨 《理论界》2011,(12):60-61
本文意在通过王阳明与学生之一段对话从静与动、体与用的角度细致分析王阳明"四句教"中"无善无恶心之体"之本意,从而进一步提出,心体非无规定性,心体之"至善"实已超越伦理意义之善恶。  相似文献   

18.
西田几多郎是日本近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西田哲学是在融合东西方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建立的独创的哲学体系。一方面,西田哲学植根于日本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代表了日本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西田哲学又汲取了西方哲学的一些观点和方法,是日本学习西方的典范。贯穿整个西田哲学体系中的基本概念“纯粹经验”,是西田哲学的出发点,也是西田哲学的归宿,是西田哲学体系的灵魂。  相似文献   

19.
绝对和相对包含人的评价态度,体现着人的选择标准和评价标准.这对范畴用以表达哲学对象通过的主体的直接或间接所获得的与普遍性程度和深刻性程度有关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姚丹 《船山学刊》2012,(3):91-95
老子哲学思想中最核心的就是道论。而与道密切相关的就是"有""无"问题。老子论"有"、"无"可分为两个层面:道体的有无和现象界的有无。其中,包含三个重要的观点,即有无统一、有无相生和有生于无。它一方面阐明了有无的相生与统一,成为中国古典美学虚实说的源头;另一方面又以虚无为本,对中国艺术创作中崇尚虚境的审美理想也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为了实现对"虚无"的道的体悟观照,老子提出涤除玄览,也是后世主张虚静的审美心胸理论的源头,因而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