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僧孺《郭元振》篇中写道 :“乌将军者 ,能祸福人 ,每岁求偶于乡人 ,乡人必择处女之美者而嫁焉。”后来 ,这位“乌将军”碰上了英雄郭元振。郭表面上对其恭敬有加 ,并进献鹿脯 ,实际上却在算计他 ,乘机断其一腕。尔后 ,又率众循血迹直捣猪精巢穴 ,以烟火熏之 ,并围歼“无前左蹄 ,血卧其地 ,突烟走出”之大乌猪精。粗粗一看 ,这位乌将军颇似《西游记》中通天河的灵感大王 ,但并非金鱼精 ,而是乌猪精。与灵感大王相比 ,其共同之处为 :是一方“镇神” ,“能祸福人” ,且要乡人供奉。所不同者 ,金鱼精是要吃进贡的童男童女 ,而乌猪精却是“岁配…  相似文献   

2.
每一个民族或地区都有其自然发生的民间信仰,此种民间信仰,亦是历史人文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近600年来.福建是巫风炽张、“淫祀”盛行的地区之一,不少“淫祀”均典型地反映了“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的功利性心理。本文通过对江南“五通”神在福州的变种──瘟神“五帝”信仰的研究,分析此种造神心理背后的区域地理背景。  相似文献   

3.
双桐意象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社会里,梧桐往往以偶数栽植。双桐意象指涉丰富,研究双桐意象具有文学、民俗、宗教等多方面的价值。乡土社会里,双桐是家园的象征,全国有不少以“双桐”命名的村落。士人文化中,双桐又是精神的盟友,文人常以“双桐”为字号、室名。世俗世界里,双桐是爱情的表征,“双桐”是夫妇好合,“半死桐”则是丧偶。宗教世界里,双桐则又是佛门圣物,双桐是中土化的娑罗双树。  相似文献   

4.
中古次浊音里有泥、娘、日三个声母。所谓“娘日二纽归泥”,是说上古没有娘日二纽,只有泥母。据研究,《切韵》时代,泥娘尚为一。中古以后,泥母分化为三:泥、娘、日。娘母问题比较麻烦些。王力先生曾说:“至于娘母虽然拟测为[(?)],使它与[(?)]、[(?)]、[(?)]相配,恐怕实际上只是个[n],与泥母没有分别。字母家要求整齐,就造出一个娘母来配知彻澄。”(《汉语音韵》66页)一九八○年,王力先生在《社会科学战  相似文献   

5.
楚辞,这种文学体裁的内容与形式,均具有浓郁的楚地色彩,其中,楚地的原始宗教对它起着重要的作用。 战国各国皆有宗教,而以楚地为盛。《汉书·地理志》记“楚人信巫鬼,重淫祀。”文物考古则印证了历史记载。湖北江陵战国中期的天星观一号墓出土的竹简中有2700字有关卜筮、祭祀的简文,说明战国时期中原各国儒家等学说的理性精神渐居上风,楚地却巫风盛行,楚人仍沉浸在鬼神的世界之中。  相似文献   

6.
圣母玛利亚的形象在基督教中具有仅次于耶稣的神圣含义,一直以来在宗教作品中被广泛塑造,而在文艺复兴时期,圣母玛利亚形象则相较于之前更加频繁的出现在各种绘画作品中。圣母玛利亚形象变化的过程也印证了整个文艺复兴中整个社会的精神状态,见证了文艺复兴中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圣母的形象被不断赋予新的含义,成为广大民众的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7.
明代北京存在着来源不同、性质各异的多种庙宇,其中有些神灵被纳入官方"祀典",有些则属于民间"私祀",但是否纳入祀典,并非"正祀"和"淫祀"的明确分界。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宗教因素相互交融,成为一种统一的宗教,这就是被社会各阶层共享的民俗宗教。民俗宗教体现在从国家礼仪到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按照时令节日,在家中或到特定的宗教场所进行祭祀、祈祷、进香等活动,是民俗宗教最重要、最直观、最集中的展现。从明代中叶开始,围绕到寺观神庙的祭拜贡献等活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香会,它们的规模日趋庞大、组织日趋复杂。民俗宗教虽为社会各阶层所共享,但其内部并非混融无间,不同阶层和身份之间往往会表现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世界宗教的发展影响着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伴随着人类数千年的宗教,在进入21世纪的新情境后,它将向何处发展呢?主要有六种可能的趋势:即总体上平稳发展,两相背走向——世俗化和原教旨主义,多元化,宗教问冲突和对话增加,宗教加紧和科学的“对话”,多信仰“混合”。  相似文献   

9.
论杨增新的民族与宗教认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增新对新疆民族问题的认识,一方面既受到近代民族平等观念的影响,强调民族平等;一方面又深受政治官僚身份和现实的左右,而以利用为目的。在宗教认识上,他对中国传统的多元化宗教信仰而导致的信仰空泛化持否定态度。主张将“祀天”与“尊孔”相结合,认为这样能达到维系社会道德、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杨增新的民族与宗教思想,是以现实政治为出发点,为统治者服务的。杨增新的“祀天尊孔”论,为当时孔教之争影响范围的一次横向扩展,是民国以来关于孔子是否为宗教之争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推崇圣母玛利亚的东正教是俄国的国教,对俄国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圣母情结在俄国宗教的重要性以及对俄国代表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揭示了达吉亚娜、安娜、丽莎,索尼娅等圣母式女性所蕴含的伟大,牺牲,崇高等美好宗教品质,同时也反映了宗教对于当时女性的压抑和迫害,从而进一步透视了俄国文学作品中的宗教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阎若璩在<四书释地续·邑姜>一文中关于太原晋祠圣母殿之圣母是晋始封君唐叔虞之母邑姜的观点提出质疑.从周代的宗庙制度来看,唐叔虞是晋国的始封君,在晋国属于百年不桃之神主.周代无女子单独立庙之例,唐叔虞之母邑姜不可能在晋立庙,母子又是不可能同祠而祀的,因此晋祠圣母殿之圣母不是晋始封君唐叔虞之母.文章同时论述了晋祠圣母殿之主神圣母演变为唐叔虞之母邑姜的原因和过程,希望能澄清一些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12.
俄乌冲突的根源在于俄美之间的大国博弈。俄乌经济体量虽然不大,但俄乌两国的优势产业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俄乌冲突加上俄美角力,可能引发全球供应链危机蝴蝶效应,形成对全球产业链重塑的多重冲击,导致“去中心化”的进程加速、“权力分岔”的影响加深、“经济脱钩”的范围加大,将改变全球产业链的布局方式、布局路径与布局逻辑。因此,要高度重视俄乌冲突波及下全球产业链发展的隐忧,把握大变局中的全球化演变新趋势,发挥“一带一路”在中国与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中的枢纽作用,积极应对动荡时代的全球产业链重塑。  相似文献   

13.
治戏曲史的人都会碰到一个唐代歌舞戏的评价问题,其中以《踏谣娘》较复杂,聚讼尤多。今所见最早记载《踏谣娘》的,是崔令钦《教坊记》: 北齐有人姓苏,(鼻包)鼻,实不仕,而自号为郎中,嗜饮酗酒,每醉辄殴其妻。妻衔悲,诉于邻里。时人弄之。丈夫著妇人衣,徐行入场。行歌,每一叠,傍人齐声和之云:“踏谣和来,踏谣娘苦和来!”以其且步且歌,故谓之“踏谣”;以其称冤,故言苦。及其夫至,则作殴斗之状,以为笑乐。今则妇人为之,遂不呼郎中,但云“阿叔子”。调弄又加典库,全失旧旨。或呼为“谈容娘”,又非。①  相似文献   

14.
《新约》福音书描绘的玛利亚是一位纯洁善良的女性和慈爱忍耐的圣母,并未被赋予神性。从基督教早期延续至今的“圣母子”题材艺术作品,刻画出不同的玛利亚形象,经历了从神圣、人性、世俗乃至地方化的演变。圣母艺术形象的演变折射出基督教产生以来西方社会政治思潮的演变,反映了宗教与艺术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5.
治戏曲史的人都会碰到一个唐代歌舞戏的评价问题,其中以《踏谣娘》较复杂,聚讼尤多。今所见最早记载《踏谣娘》的,是崔令钦《教坊记》: 北齐有人姓苏,(?)鼻,实不仕,而自号为郎中,嗜饮酗酒,每醉辄殴其妻。妻衔悲,诉于邻里。时人弄之。丈夫著妇人衣,徐行入场。行歌,每一叠,傍人齐声和之云:“踏谣和来,踏谣娘苦和来!”以其且步且歌,故谓之“踏谣”;以其称冤,故言苦。及其夫至,则作殴斗之状,以为笑乐。今则妇人为之,遂不呼郎中,但云“阿叔子”。调弄又加典库,全失旧旨。或呼为“谈容娘”,又非。①  相似文献   

16.
每一种特定的宗教,每一种特定的信仰,都同时是一种思维方式,都遵从一定的理性,即依据一定原则为人们提供一个可理解的世界图示和行为准则。宗教理性不同于科学理性或哲学(世俗)理性。所谓“信仰”与“理性”冲突,只是特定时期、特定文化之间相互冲突和交汇所产生的现象.只有在宗教固有的文本中,遵循它的内在逻辑去解读宗教,才能把握它的真义。  相似文献   

17.
乌马儿系咸阳王赛典赤·赡思丁之孙,延安王纳速刺丁之子,高官显宦,但《元史》无传,仅在赛典赤传后附识“乌马儿,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是见其简陋之至。元人文集却有这方面的碑传资料。翁独健先生当年为陆峻岭编《元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作《前言》时就曾指出:“《元史》卷125《赛典赤赡思丁传》对他的孙子乌马儿,只提了官江浙行省平章政事,而任士林《松乡先生文集》中的《平章政事赛典赤荣禄公世美之碑》(卷一)和《江浙行省春运海粮记》(卷二),对乌马儿的事迹有比较详细的记述,这可以补充《元史》的漏略”①。现《碑》与《记…  相似文献   

18.
爱屋不及乌     
宋周敦颐有诗说:“怒移水中蟹,爱及屋上乌”;唐诗圣杜甫也道:“丈人屋上乌,人好乌亦好”。既然是诗人,喜怒之间,移情于物,很是正常。但若世人凡事都要学着“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那就难免会吃亏。道理很简单:不管你怎么爱,乌鸦还是乌鸦,它变不成喜鹊。何况,感情用事会让人丧失原则。而没了原则,什么坏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想那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不可谓不凄美。但身为人君却非要将国事与爱情混为一谈。因爱其妃,而宠其弟,终落得江山如锦裂,大唐从此衰。还有一个叫东施的丑女,不懂得西施的美貌与她得的心绞痛根本是两码事,不在整容上下功夫,却要“爱屋及乌”剑走偏锋,结果也闹出了大笑话。而周武王却听了召公的  相似文献   

19.
<正> 杨掌生在《梦华琐簿》中说:“伶人所祀之神,笠翁十种曲《比目鱼》传奇但称为二郎神而不知其名。纪文达公《滦阳消夏录》曰:伶人祀唐明皇以梨园子弟也。余案:灌口二郎神为天帝贵戚,元人作《西游记》,盛称二郎灵异,非伶人所祀也;伶人所祀乃老郎神。安次香曰:伶人所祀神乃后唐庄宗,非明皇也。次香盖闻之宋碧筠;然也但以《新五代史》有《伶官传》,故臆度当然,实也未有确据。余每入伶人家,谛视其所祀老郎神像皆高仅  相似文献   

20.
乌鸦这种鸟,因为经常给人“报忧不报喜”而不受欢迎。但乌鸦又因为不忘亲恩,知道反哺而得到人的赞誉。据《本草纲目·禽部》云“,慈乌:此乌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古诗也“有嗷嗷林乌,受哺于子”的描述。可见“,反哺”一词是借乌鸦的行为教育人们知道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