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六朝时期火灾频繁发生,并具有规模大、破坏性严重、相对集中的特点。火灾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加重了六朝人民的负担,并加剧了六朝生态环境的破坏。六朝时期对火灾的认识尚不科学,但开始注重对火灾的救助和防范。  相似文献   

2.
朝鲜半岛与我国东北地区隔鸭绿江、图们江相望,在长达1300多公里的两江沿岸居住着朝鲜族、满族等许多少数民族。朝鲜半岛局势变化对我国东北边疆地区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对朝鲜族地区的影响更为深刻。本文回顾朝鲜半岛历史、现状及其与我国的关系,叙述我国朝鲜族及其与朝鲜半岛的联系,重点阐述朝鲜半岛局势对我国朝鲜族地区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古朝鲜国和汉四郡在朝鲜半岛的存在,密切了中朝人民之间的接触,加速了朝鲜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加快了朝鲜本地国家政权的形成。朝鲜半岛三国并立及其相互战争,日本对朝鲜半岛的侵略扩张和中朝特殊关系,构成白江口之战的历史背景。中日首次军事交锋的直接导因、经过和基本特点。白江口战役对推动朝鲜半岛由长期分裂走向统一,对促进中日文化交流的繁荣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对朝鲜半岛和平机制问题的基本立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朝鲜半岛由停战机制转变为和平机制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是推动朝鲜半岛和平机制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国家,其基本立场是:发挥中国对韩、朝双方都保持友好关系的特殊作用,积极推动韩、朝关系发展,为朝鲜半岛和平机制的建立奠定基础;发展与朝鲜的传统友谊,帮助和促进朝鲜融入国际社会,为朝鲜半岛和平机制的建立清除障碍;加强与美国协调朝鲜半岛政策,求同存异,为朝鲜半岛和平机制的建立创造必要的外部环境;以解决朝核问题为契机,以六方会谈为推动朝鲜半岛和平机制建立的最佳形式。  相似文献   

5.
六朝语言形式批评研究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朝文学批评中有着极为丰富的语言形式批评思想,这是六朝“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的重要标志之一。六朝语言形式批评为研究六朝文学创作与批评提供了一个的新视点。但长期以来,对六朝语言形式批评的研究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本文分析了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指出研究观念、研究方法方面的问题和一些模糊认识是制约六朝形式批评研究的三大“瓶颈”。  相似文献   

6.
杜甫在中国诗歌史上集大成的地位早为学术界公认 ,这种地位的获得是因为杜甫“转益多师”、“别裁伪体”的胸襟和胆识 ,这在杜甫对六朝文学的态度上体现得最为充分。六朝是中国古代诗歌长足发展的时期 ,六朝诗人对于诗歌形式美的不懈追求直接育成了近体诗。但是 ,六朝诗歌也因其冶华而饱受诋毁。初盛唐诗歌的繁荣 ,离不开对六朝的借鉴 ,但“四杰”、陈子昂 ,甚至是李白却因为变革诗风的主观认识而对六朝文学大加贬斥。真正理性、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六朝文学应该是从杜甫开始的 ,在对六朝文学的一片骂倒声中 ,杜甫对六朝的主要诗人却多所…  相似文献   

7.
朝鲜半岛问题的主题转换、历史根源与民族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素有"冷战的活化石"之称的朝鲜半岛问题,时至今日依然牵动着国际社会的敏感神经。不过,时过境迁,当前朝鲜半岛问题的主题已经有所转换,生存与发展问题、安全与和平问题、和解与统一问题,代替了战争与革命问题。由于朝鲜半岛问题的历史根源十分的交错和盘结,致使相关当事国家在面对当前朝鲜半岛局势变化时,依然是深陷于对这种"历史根源式"的战略分歧的认知困境当中而难以自拔。由此,朝鲜半岛局势一直处于"高烧难退"的危险境地。而朝鲜民族的独特性,意味着朝鲜半岛问题的真正妥善解决,最终离不开对立性和竞争性的民族因素的消除与弥合。  相似文献   

8.
作为东北亚地区国家、朝鲜半岛的近邻,中国与朝鲜半岛有着"唇亡齿寒"的特殊关系。朝鲜半岛一直作为中国的战略缓冲地带对中国的安全构成一个战略屏障,这既是东北亚地区乃至整个欧亚大陆的现实,也是数千年以来东亚历史演变的结果。当前朝鲜半岛形势相对严峻,分析中国朝鲜半岛政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中国周边外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历史分析法,在梳理古朝鲜史料的基础上,对朝鲜半岛的岁时体育风俗进行考察,研究表明:朝鲜半岛岁时体育风俗集中在上元、重三、端午、重阳、除夕等节日,以上元和端午为盛,是朝鲜半岛岁时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朝鲜半岛岁时体育风俗具有中国色彩浓厚、尚武气息浓郁和农耕文化性格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百济作为朝鲜半岛三个时代的一个国家,其奉行的对外政策对朝鲜半岛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百济对外政策进行梳理,来阐述百济在朝鲜半岛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1.
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具备低成本、高质量与高速度。精益生产能快速提升流程速度、降低成本,而六西格玛管理能有效识别并消除变异、提高质量、持续改进。精益六西格玛有效地结合了"精益的速度"与"六西格玛的质量",是企业增强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管理的本质,提出建立企业文化与质量文化是精益六西格玛成功实施的保证,进而指出了精益六西格玛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建议。上述研究将有助于我国企业管理层科学地认识精益六西格玛,同时也有助于该方法在我国企业的推广。  相似文献   

12.
关注企业六西格玛项目的实施,发现项目管理对六西格玛项目的成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都可以运用到六西格玛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并在项目的产生、评估与选择、实施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六西格玛项目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国内六西格玛管理的实践大致经历了萌芽、尝试和推广三个阶段,初步形成了服务部门与制造部门齐头并进、服务部门相对超前的格局,其中,具有一定规模和管理基础的组织构成了六西格玛管理实施的主体.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的总体思路为:六西格玛管理的实施目标是创建六西格玛组织,创建六西格玛组织的必要条件是建设六西格玛文化,六西格玛文化建设的途径是六西格玛管理知识的传播、项目活动的开展和激励体系的建设,组织所拥有的管理基础与资源条件则构成了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在回顾精益六西格玛理论与实施阶段的基础上,根据国外学者关于影响精益六西格玛的因素分析,利用SERVQUAL方法,建立服务业精益六西格玛质量管理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用模糊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各指标权重分析影响服务业实施精益六西格玛水平的因素,从而为服务业实施精益六西格玛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5.
六西格玛的应用从生产转移到服务,同时也产生了影响六西格玛成功应用于服务流程管理的问题。对现有的关于该问题的文献进行综述,明确六西格玛在服务业中应用的关键性问题及其出现的阶段,评估并调查六西格玛循环的各阶段相对应的结构性问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六艺论是马一浮的主要学术思想.本文指出,六艺论展现出一个本源而本真的意义机制.这个意义机制所以得以兴发流行,其根据则在于“六艺之为全体”、“六艺之为大用”、“六艺之为工夫”三个性质之相互涵摄.同时,此三性质之相涵相摄,根据则在于“不易”、“变易”、“简易”之本然互构.  相似文献   

17.
邱敏先生的新著《六朝史学》,以史学为载体,系统地论述了六朝时期的史学成就,是一本具有鲜明特点的力作。该书在充分利用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探究六朝史学的来龙去脉及兴盛原因,填补了六朝史学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8.
才学化是六朝赋创作中的一种普遍追求,南朝赋有着较为典型的才学化倾向。"人的觉醒"与"赋兼才学"是南朝赋形成才学化倾向的根本原因。六朝时期新兴的社会思潮"人的觉醒"与传统的赋学观念"赋兼才学"叠加在一起,使六朝赋的才学化特征比汉赋突出;"人的觉醒"促使六朝士人努力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才情,促使赋家在赋的创作中运用种种艺术手段来表现出超人(包括前人)一等的才学,故南朝赋的才学化倾向比魏晋赋典型。  相似文献   

19.
杨慎的六朝诗学,从诗歌创作与诗学批评层面,通过考察六朝诗歌艺术为唐律之源,及为唐代诗人所借鉴,申明六朝诗歌对唐诗的开启意义。将文学批评运用于六朝诗歌的文献梳理中,拓展了六朝诗学批评的领域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现代六书学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研究成果丰硕;第二,对六书性质的研究更深入、更科学;第三,运用系统观点阐发六书与《说文解字》的条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