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方陵生 《东西南北》2011,(22):20-22
《蒙娜丽莎》是16世纪画家达芬奇的一幅画作,世界上最著名的油画作品之一,这幅被直接画在白杨上的半身肖像油画面积不大,长77厘米,宽53厘米,是达芬奇的代表作,据说达芬奇用了四年时间才完成其创作。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所反映的真、善、美,揭蔽见本,去假归真,它以其深刻的思想意蕴,诉诸典型环境中的艺术形象,传达出最伟大的人文关怀.林黛玉身上所高扬的本真之美,是组成作品内在精神的重要部分,成就作品经久不息的生命力.林黛玉的诗至真至善至美,她的思想、性格、精神通过一系列诗词传达出来,黛玉诗词是其人格之美、人性之美、生命之美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3.
鉴赏·印象     
印象派给人的第一感觉往往是“模糊”,这也恰恰印证了“印象”二字的来历和准确无误.那么如何欣赏印象派作品就成了一个大问题.试问:这样模糊、潦草、粗糙甚至失去平衡感的作品,究竟美在哪里呢?其实,只要理解了印象派之所以具备这样或那样“缺点”的根源,就可以了解印象派之美了.  相似文献   

4.
李寅生  李杰玲 《唐都学刊》2008,24(2):109-111
庄子畸人篇透射出这样一个文艺观:残缺也有美,残缺也可以完美,艺术的完美并不依赖于形式的完整.这一观点与庄子的"言不尽(达)意"观息息相关.20世纪荣格格式塔心理学所折射出来的文艺观又与之遥相呼应.今天,庄子的这一观点仍富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如果要评选欧洲美术史上最著名的女子肖像作品,《蒙娜丽莎》大概会毫无悬念地荣封桂冠,那么第二名呢?相信《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一定是个强有力的竞争者。无论在欧洲还是世界其他地区,这件作品的出镜率都非常高。画中少女气质恬淡、感情充沛,惊鸿一瞥的回眸如蒙娜丽莎的微笑般神秘而动人。它的创作者是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约翰内斯·维米尔。  相似文献   

6.
《李娃传》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篇宣扬封建意识的消极之作。但若摒弃单一的批评模式,我们会发现这是一篇富有浪漫色彩的作品。它不是批判现实之作,而是一支青春与爱情的赞歌。它的特点是以写实的风格营构了浪漫的主旨。它的价值取向与封建观念相违背,因而其思想意义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作品中封建意识的流露并不占据主导地位,是瑕不掩瑜。  相似文献   

7.
王学谦  陈秋丽 《求是学刊》2014,41(6):112-119
作为当代杰出的小说家,王小波对小说文体的游戏元素有着异乎寻常的迷恋,并在他创造的文本中穷尽可能追求虚构之美。可以从"变形记:早期作品中的变形游戏"、"想入非非:无趣世界里的发明游戏"、"茫茫黑夜漫游:作者与文本的对话游戏"三个层面解读王小波小说的这一特质:在茫茫黑夜中用讲故事的方式排遣现实的无奈酸涩,他传递出的是一种对生命自由和写作自由的坚守。在这份坚守中,他发现了虚构之美并以此为写作的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8.
对作家作品的阅读和研究称之为接受,对作家作品的阅读和研究之阅读和研究,称之为接受史研究.而对接受史研究的阅读研究了,则是作家作品之阅读研究之阅读研究之阅读研究了.戏仿柏拉图之语,日: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了三层.当然,就解释学的观点看,真理是不隔的.  相似文献   

9.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语道出人们对美的需求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由于美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种沉醉.真正的美应当是纯洁的,真实的,善良的.他能使人的内心产生无比的喜悦和兴奋,在欣喜中受到启迪,领悟生活的真谛,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陶冶自己的情操.《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语文课本所选编的教材都是有代表性的经典美文,作为语文教师,要责无旁贷地引领学生从多度去感受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10.
日本人的美意识与无常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人感受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的视角或逻辑常常与我们所习惯的审美经验颇不吻合,并且,日本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美意识又常常与佛教的无常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了解日本人的美意识,直接涉及日本人的价值观及其文化背景,对我们理解现代日本人的精神结构、行为准则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从"'飞花落叶'之美"、"不圆满的美"、"'侘'与'寂'之美"三个方面讨论了日本人的美意识与无常思想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