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共事的经验智慧结晶和伟大创举 ,是符合中国国情正确有效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一、我国社会主义正常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证明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和发展不是偶然的 ,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必然性。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 ,都要以本国的政治制度、历史传统、经济基础和文化背景为依据 ,…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它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对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重大发展和宝贵贡献。通过简要介绍我国政党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内容,从而得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中国的国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法治国家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3.
政党是当代国家政治生活中基本的和重要的力量。多党制是资产阶级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形成和发展,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一政党制度有五个方面的内涵:(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一政党制度有四个特点,概括地讲是“一党领导,多党合作;一党执政,多党参政”.(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客观存在.(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优越性.(四)西方的多党制在中国行不通.(五)巩固和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重要内容。这个政党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决定的,也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本文以多党合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和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依据,从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和阶级状况,用“多党议会”和“一党制”的破产,来说明多党合作在我国的必然性,同时以诸多革命活动和经验总结印证了多党合作的成功史实,突出了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实践相结合的创造,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下称《意见》),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搞好多党合作的纲领性文件。它给我们明确地提出了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应遵循的根本政治原则及须注意的问题。一、多党合作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多党合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完善这项制度的根本政治原则。中国近一百多年的革命历史给人们以这样的启示:虽然众多的仁人志士,不怕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高等学校统战工作要在党外知识分子中经常开展中国的政党制度教育,使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充分认识到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并巩固起来的。高等学校党委要积极引导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了解政治协商的途径和渠道,积极参政议政,为学校发展建设献计出力。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它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长期合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制主要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以“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理相照、荣辱与共”为基本方针;(3)中国共产党在多党合作中,必须照顾同盟者的利益;(4)以政治协商制度作为多党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毛泽东对以上这些原则的形成和确立作出了杰出贡献(一)毛泽东总结了我党历史…  相似文献   

10.
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政党体制,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为争取民主革命的胜利共同奋斗。四十多年前,正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多党派的情况和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制度,从1949年10月起,实行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体制,历史表明,它是符合我国国情,深得人心和富有生命力的。所谓多党合作,是指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主同盟、民主建国会、民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历史选择,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的政治目标和思想基础是这一政治制度的基石。作为民主党派领导成员,要尊重历史的选择,对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不仅要有高度的政治认同感和政治把握能力,而且还要在政治实践中不断增强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和决心,不断加强个人修养,努力提高领导能力,做一个合格的民主党派领导成员。  相似文献   

13.
新型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显著优势之一。新型政党制度与生俱来的价值是:领导、合作与协商,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作为基本政治制度的新型政党制度确保了我国政治稳定、社会有序、国家富强,用"中国之治"和"中国奇迹"昭告中国制度的合理性和中国治理的高效性。中国多党合作所展现出来的治理优势,也越来越得到学界的承认。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坚持和完善这项政治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形成的历史进程、多党合作的特点和新形势下坚持完善多党合作,证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点,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体制。本文从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阶级斗争的格局与中国长期革命斗争实践等方面阐述了中国政党制度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都为之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他们关于多党合作的思想和实践既一脉相承,又在各自所处的历史条件下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从而形成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链条,不断推动着多党合作制度与时俱进,使之日趋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近代中国多党制尝试失败及一党独裁破灭后的历史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产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完善当代中国政党制度,需要执政党的领导方式进一步民主化和法治化,逐步根除权力过分集中、以党代政、人治代替法治等现象;需要制度实现机制进一步规范化和程序化,妥善解决参政议政功能不足、政治协商滞后随意、民主监督难以运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历史和现实条件的产物。本文仅从历史的和现实的角度去探视我国政党制度形成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逐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格局。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作为政治制度确立起来。从这时起,这个制度便成为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体现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了解这一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对于在今天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重大发展,他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实践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多党合作思想,解决了新时期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所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一)第一次指出多党合作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的国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出发,第一次把共产党领导多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