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娼妓制度的存废是衡量妇女解放程度和社会文明水平的标志之一.近代意义上的废娼思想产生于20世纪初.至五四时期,这一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形成了颇有影响的社会思潮.在这一思想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太平天国时期的废娼运动,起到了除旧布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日本明治政府迫于国际压力于1872年颁布了名不符实的“娼妓解放令”,此后日本的“废娼派”与“存娼派”展开了近一个世纪的论战,而近代日本的卖淫业却依旧存在.尽管1956年日本政府出台《卖春防止法》,正式在日本废除了公娼制,但由于种种社会原因娼妓仍在日本得以存续.  相似文献   

3.
1922年8月,北京女权运动同盟会成立,随后浙江、上海、天津、南京、山东、湖北等地相继成立,其主要活动为女权宣传、女权请愿、于民权运动中争女权,如参加取消治安警察法运动、裁兵运动、声援工人罢工、支持学生运动等,同时还致力于女工保护、争取男女教育平等、参加国民会议运动等,其斗争锋芒直指封建伦理道德和军阀统治。女权运动同盟会是中国共产党妇女运动统一战线的初步尝试,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指导和影响贯穿女权运动同盟会发起、成立、发展的全过程。女权运动同盟会在唤起妇女觉醒,影响社会舆论、引导妇女群众贯彻民主政治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建国初期四川娼妓改造运动为研究对象,分别就建国前后四川娼妓问题概况、建国初娼妓改造过程及特点等方面加以分析,将四川娼妓改造与北京、天津比较,得出四川方式的特点和经验.文章主旨是展现共和国建设者们在处理社会问题时表现出的国家控制力,亦希望为解决当今社会严重的卖淫嫖娼问题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5.
宿娼作为戕害女体的传统陋俗在民初社会遭到严厉批判。章锡琛担任《妇女杂志》主编时期积极接续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废娼宣传,从人道和民主的角度力行废娼,并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期刊运作,在新文化思想与市民认知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使现代废娼思想得到大范围和力度的传播,成功使现代废娼思想内化为普通市民的日常共识,推动了现代中国陋俗革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以及列强企图侵占东北等因素,引发并加剧了东北地区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诸如烟毒、赌博、娼妓等。烟、赌、娼的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东北市民的正常生活。地方政府虽采取措施进行整治,但最终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7.
与西方近代女权主义相比较,近代中国女权思想有着两个鲜明的中国特色:一是政治化,即"女性解放"被视为实现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的工具和手段;二是男性化,即女权思想和运动是由一批先进男性思想家发起、策划和领导的,女性自身在其中充当了追随者的角色。这两大特色的形成,并非偶然,它是植根于中西特殊的社会文化土壤和历史背景,对近代中国妇女运动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天津的中下层社会特别是一部分贫民,在彻底背弃封建贞操观念的同时,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性行为失范和异化因而成为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社会现象。主要表现在妇女自愿为娼或丈夫逼妻为娼、共妻或租妻、婚外情等方面。这一局面与当时向近代转型时期的特殊社会背景紧密相关,但归根结底贫穷与生存的艰难才是造成这一切的最根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将娼妓问题的治理与社会改造相联系,成功治理了娼妓问题。学术界从党和政府的角度研究娼妓改造问题的较多,而从娼妓改造运动的被改造者角度研究较少。本文主要从改造者和被改造者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指出了被改造者娼妓并非是一个被动接受的群体,娼妓的改造过程充满了改造与反改造的艰难博弈。对于娼妓改造与反改造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娼妓问题治理的艰难性和复杂性,而且能够为当今卖淫嫖娼问题的解决提供分析思路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由于就业形势的严重恶化,中国相继爆发了两次高校毕业生的求职请愿运动。这两次求职请愿运动,与同一时期的爱国政治运动不同,主要是学生为了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而发起的。高校毕业生求职请愿运动的爆发,引起了社会对学生就业问题的广泛关注,政府也被迫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的贫富分化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贫富分化趋势。贫富分化既抑制效率 ,又损害公平 ,是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隐患。只要我们始终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加强宏观调控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就能够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消费者的信息追溯标签信任度对购买农产品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390份辽宁省消费者购买可追溯鸡蛋行为的调研数据,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和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其影响因素,并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法,验证消费信心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信息追溯标签有较高信任度,其对可追溯鸡蛋的消费信心也相应提高,进而更...  相似文献   

18.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19.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