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合同效力的扩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革命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使现代社会物质生活关系发生巨大改变。为了协调各种新型社会矛盾和冲突 ,立法者开始注重道德规范的调整作用 ,从而使诚实信用原则在协调当事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方面的作用得到强化。合同效力扩张的“原动力”是诚实信用原则。合同效力扩张不仅表现为合同效力范围的扩张 ,而且表现为合同效力内容的扩张。并结合传统合同法理论和我国现行法律规定 ,对合同效力扩张的各种表现进行了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2.
合同的相对性原则与合同的第三人效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影 《学习与探索》2002,6(1):51-53
合同权利义务仅发生于特定的当事人之间 ,但合同效力又常及于第三人。现行《合同法》并未对此作出明确规定 ,而让债务人为所有“第三人”的行为负责是显失公平的。“第三人”应界定为债务人的履行辅助人和上级机关。我国立法应确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  相似文献   

3.
合同错误效力的比较法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炳生 《浙江学刊》2004,(5):138-143
存在错误的合同应当得到法律的适当救济,然而救济的后果并非取消所有因错误而签订的合同之效力.作为一项原则,单方错误的合同、表示方有过错的合同和一方自愿承担风险的合同,其效力均不应被否定,但这一原则的适用又受制于适当的条件.对于合同错误的处理规则,各国的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并不完全一致,考察两大法系对各类合同错误效力的规定及其救济规则,是比较法合同法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公司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对自己所享有的股权既可以在股东之间相互转让,也可以向股东以外的其他人转让.这使得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行为日趋普遍,转让纠纷日益增多,且大多集中在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的认定上.特殊情况下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的认定包括股权变动与股权转让合同效力、公司资本责任与股权转让合同效力、公司资本责任与股权转让合同效力、隐名投资行为与股权转让合同效力、股东优先购买权与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等问题,同时进一步明晰以上几种特殊情况下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的法律认定.  相似文献   

5.
法定限制条件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法中规定的限制性条件对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的影响一直是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也是审判实践的难点问题。然而新修订的《公司法》对此问题的规定依然不够明确,因此本文以新修订《公司法》为背景,结合公司法理,对学界已有观点进行分析评判,对“未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和“其他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时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的影响作了深入的分析,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6.
7.
《求是学刊》2017,(4):69-76
强制性标准对合同效力的影响,人民法院一般依循违反强制性标准=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无效的路径展开司法续造。强制性标准不具备法律属性,并且从技术、效果上讲,强制性标准不得也不能被拟制为《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因此,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并不能作为判断强制性标准—合同效力关系的媒介。应当将强制性标准归为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范畴,其规范合同效力的应然路径应当是《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四)项社会公共利益。当违反强制性标准且同时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时,合同无效。《民法总则》施行后强制性标准与合同效力的关系,应当通过《民法总则》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效力之是否违背公序良俗条款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8.
国际法的效力依据是国际法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看法。本文拟从国家法的法律渊源这个角度对国际法的效力依据进行讨论,提出国际法效力的依据有形式的依据和内在的依据两个方面。所谓形式的依据就是指各国以明示和默示的形式达成的共识,而内在的依据就是国际社会的秩序要求和人类社会的正义要求。  相似文献   

9.
申建平 《学术交流》2006,(10):55-57
目前各国对于合同权利让与仲裁条款效力问题的处理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规则。以仲裁条款独立性理论来反对自动转让规则,不符合该理论的本意。在没有具体的程序法规则时,一些实体法规则可以由于类推而适用的;目前仲裁协议的人身因素已基本不复存在;仲裁义务的移转对权利人获得履行的可能性并不会有影响。因此,以上关于仲裁条款定性的三方面并不足以构成反对自动转让规则的理由。此规则已基本得到了两大法系各国司法实践的一致认可。我国在立法上也应确立自动转让规则。  相似文献   

10.
钟俊  吴章荣 《社科纵横》2006,21(7):82-83
否认当事人规避本国法的效力在当代各国基本上达成了共识。从理论土讲,当事人规避外国法的行为也应被规定为无效;但如果有关国家的民事法律违背了诚信原则等国际社会共同接受的民法基本精神,当事人对它的规避应该是有效力的。目前中国民法(草案)第61条首次在立法上确立了法律规避制度,具有重大意义,但仍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1.
违法建筑的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的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司法解释对城镇房屋租赁合同效力的认定,完全以是否具有规划许可证为依据,不利于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障房屋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且混淆了建筑行为的违法性与租赁合同违法性的区别,以建筑行为的违法性,代替了对租赁合同违法性的判断,以建筑行为主体的行为违法性来认定租赁合同标的物的违法性,违背了违法只能是对主体行为判断的基本法理。民事审判权直接认定城镇房屋为违法建筑物,也是对行政权的僭越。因此,只要行政权未依法决定对违法建筑物必须限期拆除,那么,即使为违法建筑物,或者限期拆除的房屋,在限期内,也有其存在的价值,以这类建筑物为标的租赁合同,其效力应当予以承认。  相似文献   

12.
电子合同若干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万青 《浙江学刊》2001,(3):186-189
电子合同所面临的法律问题是传统合同法所难以解决的.这些问题主要是电子合同主体资格问题、电子合同主体身份确认问题、电子代理问题、电子合同的意思表示问题、网上格式合同问题.对于以上问题的解决,应结合我国现行民商法规范,借鉴美国、欧盟等地的相关电子商务立法,尽快填补法律空白.  相似文献   

13.
《合同法》在合同形式方面做出了许多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规定 ,但由于对法定形式的法律性质和效力缺乏明确规定 ,引起法学理论和审判实践上的诸多不同理解和做法。借鉴国外的有关规定 ,补充规定“缺少法定书面形式的合同无效” ,修改第三十六条的“合同成立”为“合同有效” ,删除第四十四条关于批准、登记生效的规定 ,使我国合同形式的法律趋于完善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4.
贺泉江 《社科纵横》2006,21(8):89-89
通过对宪法效力实现方式的研究,解决中国宪法在未完成司法化之前宪法效力实现的各种方式,并分析其实现的可能性和根据,旨在对今后的宪法适用和宪法修改提供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因违约解除合同并不影响非违约方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但对于因违约解除提出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性质和范围,合同法并无明确规定.对此,无论学理上还是比较法上均存在着可得利益范围和信赖利益范围的分歧.根据违约解除溯及力的规定及其理论,继续性合同解除原则只向将来发生效力,合同解除损害赔偿范围也应根据合同的性质和种类确定,非继续性合同解除有溯及力,其损害赔偿的范围为信赖利益的损失;继续性合同解除原则上无溯及力,对解除前已经履行的部分,其损害赔偿的范围为履行利益的损失;对未履行的部分,其损害赔偿的范围为信赖利益.  相似文献   

16.
我国《合同法》第44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的规定是有缺陷的。合同有效和生效作为两种不同的合同效力形态,至少存在两点区别:(1)在构成要件上,合同生效不仅包括合同有效要件,而且还应包括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生效条件或期限成就这一要件。(2)在具体内容上,合同有效,只产生保护效力和救济效力,不产生履行效力,其效力是不完整的;而合同生效,不仅产生保护效力和救济效力,而且产生履行效力,其效力是完整的。当然,合同有效和合同生效也有一定的关联,因为只有合同有效成立后才谈得上合同生效。合同生效对应于合同的未生效,合同生效是合同有效的下位概念。  相似文献   

17.
界定期待权的财产权利性质,对期待权效力学说进行了观察与述评,期待权既不同于债权,也不同于物权,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财产权利,一般民事权利的属性期待权都拥有,期待权益之所以能够得到法律的承认与保护就在于权利人基于期待之地位而享有对未来完整权利实现的特定利益,期待权具有处分效力、对抗效力、担保效力、排除妨害与损害赔偿效力,期待权可以成为交易的客体,可视作为买受人和出卖人的一种物质担保形式,排除相对人或第三人的侵害,受到侵害之后,可就损失要求损害赔偿,具有现存的财产的价值及可转让性和可继承性,也可以善意取得、出质或设定质押,既可以成立法定权利质权,也可以在期待权上设定用益权.实现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唐丽英 《社科纵横》2007,22(1):51-53
诚实信用是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它要求经济活动中的每个参与者都能以诚信为本。本文结合三个典型案例来分析诚实信用在合同中的作用,以及违背诚实信用所应承担的责任,以此告诫每个市场参与者应把诚信贯彻到每一起商事活动的始终。  相似文献   

19.
沈建峰  梁颖 《求是学刊》2005,32(6):84-89
文章探讨了英美法上的约因和大陆法上的原因的具体含义与功能,指出约因和原因在内容、适用范围、操作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它们均为合同效力的控制器.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其成因,并对意思自治和法律继受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英国、美国对提单并入仲裁条款效力的认定及其相关制度的发展,比较我国在其效力认定上的相关规定并由此对我国提单并入条款争议管辖权的影响以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