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城市必须把自身的发展置于所处城市群(带)中,立足于自身的优势,在城市间的合作与竞争中进行产业发展规划。因而以空间视角对城市经济发展进行研究是城市现实发展的理论体现。近年来,内蒙古经济发展速度居全国之首,小城市是内蒙古资源的集中地,因而小城市如何发展影响着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本文从经济空间规划的角度以内蒙古小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等为研究对象,对小城市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2.
小城市产业集群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小城市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在乡镇向城市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总结说明依靠乡镇自身力量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模式。本文还指出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小城市建设与产业集群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西部地区的许多小城市将会得到蓬勃发展。本文以蒙自新天地步行街为案例,对西部小城市步行街的布局设计进行探讨,期望为西部小城市在发展中如何更合理地布局城市居民的商业购物区和休闲娱乐区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研究的回顾和展望——小城镇研究和大城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比较了两种城市发展模式理论一是发展小城镇理论,二是发展大城市理论.分别阐述了这两种理论的内涵,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据,指出应当联系中国的具体国情,遵循城市化的客观规律,科学地选择中国的城市化模式. 相似文献
5.
6.
人力资本在城市群升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城市群发展的四个阶段,尤其是优化升级阶段,人力资本在都市区、城市和城镇的三层次结构中流动和应用,推动内涵式、高端化、生态型的新型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群内部核心城市的规模扩张和功能完善,强化城市群之间的产业联系,使城市群升级的外在形态得到强化.同时,人力资本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完善等传导机制,成为城市群升级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城市群思想及新城市群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贡生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6(3):28-31
“中国的城市化从来都是以城市群和城市为主体推进的。”因此,对改革以来中国的城市群思想加以回顾,并对新的城市群给予描述,有助于理清思路,深化改革。但我们也要注意,并不能因为地缘相近就可以称其为城市群,相反,需要打破行政边界,逐步建立区域经济系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建立立体交通体系;建立开放型的城市经济系统,强化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实行资源节约型的城市群发展战略,力促新城市群形成,带动中国步入现代化行列。 相似文献
8.
我国股票市场"政策市"现象由来已久,但一直缺乏规范的解释."政策市"实质上是相关制度和政策变动引致的市场系统风险的体现,根本上取决于制度改革和政策制定的方式本身.我们将"摸着石头过河"式的制度改革和政策制定方式,描述为代理变量的随机过程,建立了其马尔可夫过程假说;再根据假说构造了股票定价和市盈率决定的随机Gordon模型,推导出我国股市强振荡性的几个命题.研究表明,"摸着石头过河"的政策方式必然引起"政策市",不利于发挥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应逐步采用连贯和平稳的制度改革和政策制定方式,以消除系统性的政策不确定性造成的预期变动和股市的强烈振荡. 相似文献
9.
10.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社会科学》2017,(4)
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既是粤港澳区域经济社会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与动力支撑点,承载着辐射带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的战略功能;同时,也是国家借助港澳国际窗口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探索,是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枢纽、构建"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平台的重要区域支点;此外,也是构建港澳经济长远发展动力,成功实践"一国两制"、达致港澳长远繁荣稳定和凝聚港澳向心力的重要措施。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有合作基础,但要达致建设目标与战略价值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在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个法律体系的异质城市群内,按照湾区经济和城市群的发展规律,实现要素便捷流通、资源高效配置和产业协同效应,这涉及到如何突破跨境行政壁垒和体制束缚,也面临着如何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推动协同有序发展,如何完善营商环境对标国际一流吸引国际高端资源集聚湾区,如何消弭经济融合对多元主体的不同影响,都对三地政府跨境治理带来很大挑战,是中国探索参与全球治理的"试验田"。 相似文献
11.
小城镇还是大城市--论中国城市化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80年代城镇化是乡镇企业推动小城镇快速发展,90年代中期以来,大中城市发展迅速,都市带、城市群勃起,农民进城形成庞大的民工潮,原来的乡镇企业也开始向城市和工业区集中.工业的聚集效益、公用设施的共同使用、产业的分工协作、资金周转的加速、土地的节约、第三产业和信息化的发展,都要求加快大中城市和城市群、都市带的发展.遍地开花地建设小城镇对我国来说是不经济的,世界各国城市化的经验也证明大中城市的发展优先于小城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市(县级市,下同)、县政府承担着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经济社会事务的繁重任务,处在我国政府工作第一线,是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重要执行者。在实际工作中,直接涉及人民群众具体利益的行政行为大多数由市县政府做出,各种社会矛盾大多数发生在基层并需要市县政府处理。市县政府的依法行政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依法治国方针的落实进程。深入研究实现政府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对于推进我国依法治国方针的落实,是不可或缺的工作,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治理内蒙古生态环境就是建设中国北方的生态屏障 ,并从改进领导方式、努力实行生态建设产业化和产业发展生态化等方面提出加快生态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商品经济的影响下,宋代镇市经济迅速崛起,其职能也从军事职能转变为经济职能,由此导致了镇市管理模式的巨大转变。镇官的设置及其权限的界定均以镇市经济职能的实现为目的,其中以征收商税为主的经济管理手段上升到主要地位,并在镇市的经济生活中发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村经济的非农化进程 ,促进乡村经济迅速发展和乡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 ,势必导致城乡地域空间结构的调整。村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非农化 ,是大城市近郊推进城市化的主线。成都以现代化为目标的新一轮发展 ,将给高碑村和簇桥乡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高碑村加快从郊区向市区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的进程 ,从目前的“准城市化”阶段转入初步城市化阶段 ,建设和管理的目标是 :( 1 )基础设施一体化 ;( 2 )土地利用集约化 ;( 3)居民住房社区化 ;( 4 )社区管理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伴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和老城的改造,传统的城市街坊和市井生活面临着消逝的危险。城市化的进程表面上看是经济的增长,城市的繁荣,但实际上忽略的代价是城市历史脉络的中断和人的价值的丧失。本文透过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有城无市"现象,提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对此种现象进行社会学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化不是一种自生成长的城市化,而是在外部力量主导下的“粗放型城市化”.通过研究发现,在我国三大城市群,传统的城市化水平“虚高”,很大程度上只是人口的“被城市化”;综合城市化指数衡量的城市化水平更具内涵,反映了城市化的真实程度.通过对综合城市化效率的研究,我国三大城市群地区综合城市化效率总体有效性不足,尤其是大城市效率水平较低,而中小城市效率水平较高.通过对三大城市群比较发现,京津冀城市群综合效率水平最高,珠三角城市群综合效率水平最低;在效率变化上,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效率改善均优于珠三角城市群. 相似文献
18.
大庆市于2015年将"市校深度融合"作为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予以实施,截至2016年年底,经历了调研决策、落实部署、制度保障和全面推进四个阶段,宏观来看,整个实施进程具有制度完善、组织规范,目标明确、推进有序,路径准确、措施得力,成效明显、后劲强劲等特征.为促进该战略实施的深化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提出如下建议:以积蓄新动能为目标,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以政、校、企共建共享为契机,支持高校发展;以培育新兴市场主体为导向,调动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以"互联网+"理念为指导,畅通信息传递渠道.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意义的城市化其实是大城市化,而非小城镇化。大城市化既是市场化条件下城市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城市化路径的一种政策选择。我国长期以来的现代化实践则是工业化与城市化脱节,市场化与城市化不相匹配。长期抑制大城市发展,小城镇虽然得到鼓励发展,但不过是乡村的延伸。而今,工业化、市场化与城市化三者真正融合的大城市化时机已经到来。启动大城市化进程,应是中国现代化的理性抉择与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0.
城市与城市之间能否聚集成为城市群,不仅是空间点的简单连接和空间面的简单扩大,还是点线共同满足的问题。城市群的聚集,起决定作用的是单元内的城市是否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城市群的聚集和形成,必须以单元城市之间的共同满足为原则。城市群只是实现城市发展和城市化的一个中间过渡,而不可能是城市和区域发展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