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给查苏利奇的四篇复信草稿反映了马克思关于俄国公社的思想脉络,本文仔细研究了四篇复信草稿的相互关系,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卷的《初稿》、《二稿》、《三稿》的次序是误编,真正的第一草稿不是《初稿》,而是《三稿》;《初稿》、《二稿》是第二、三稿。如果以此程序来理解这四篇复信草稿的相互关系,就能比较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给查苏利奇复信草稿的思路,更接近于马克思关于俄国公社发展命运的思想真谛。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给查苏利奇四篇“复信草稿”的基本思想是:俄国公社的命运完全不是如民粹派领导人奢望的可以超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而事实上她已经深深地陷入了水村资本化的进程,要缩短它痛苦的路程,先决条件是俄国和欧洲革命的爆发,并能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这一思想,实际上指出了“刚刚进入资本主义”的“落后国家”应如何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把握自己命运的问题.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这一重要思想进行了相当精辟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给查苏里奇的复信共写了四稿,前三稿为草稿,最后一稿为定稿,是正式的复信.关于俄国农村公社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的设想是在第一稿中提出来的,而在正式的复信中却只字未提,我们研究思想家的观点当然要以最终的定稿为准,决不能把在定稿中已放弃的观点仍看作是作者认可的观点,过去的研究者把马克思已放弃了的观点强加于马克思,把马克思降低到俄国民粹主义者的水平,这是对马克思的大不敬!马克思为什么在初稿中提出的观点却在定稿中放弃了呢?这就是本文想要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给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中提出了俄国公社“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设想,而在正式复信中则舍弃了这一提法。马克思之所以舍弃这一提法,似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这一提法使用了“通过卡夫丁峡谷”这一古罗马典故,容易让人揣测并引发歧义;其二,这一提法容易被人混同于民粹派所主张的关于俄国可以避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其三,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这一提法在理论上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5.
一、马克思跨越理论的内涵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欧洲革命的沉寂,亚洲革命风暴的兴起,马克思把理论研究的兴趣从西方转移到东方。马克思和亚洲革命者一样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在西欧资本主义已经充分暴露其固有矛盾与弊病的情况下,东方国家能否避开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需要什么条件?通过对俄国社会的考察,马克思认为俄国存在着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这些思想具体体现在给《祖国纪事编辑部的信》、《给查苏里奇的信》以及信的三篇草稿中。其基本思想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不是社会…  相似文献   

6.
对“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的商榷意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十多年来,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关于俄国公社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存在不少误解。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这种误解做了分析,并谈了作者自己的看法。一、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要挽救俄国公社,就必须有俄国革命”?二、马克思晚年关于俄国公社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是否与他早年的思想相矛盾?三、能否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是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作者认为,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这一思想的关键,在于要用他们自己的逻辑去理解他们的思想,而不要把后来列宁的思想加在他们头上,也不要用原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去注解他们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许多学者都承认西周曾经存在过公社,至于是什么性质的公社,则众说不一,有的曰“农村公社”,有的甚或更具体地指为印度的村社和日尔曼人中的“马尔克”。然而,仔细研究马克思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中所论列的农村公社的主要特征,便会发现,它与中国西周公社的情况完全大相径庭。马克思说:“‘农业公社’是最早的没有血统关系的自由人的社会联合。”这同按血缘宗法关系组织在一起的西周公社毫无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跨越说”不属于马克思——与曾盛林同志商榷甘建民不知是由于马克思在给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中所使用的“卡夫丁峡谷”这一古罗马典故包含有什么特别的微言大义呢,还是由于我们东方人所具有的特别偏爱和擅长形象思维的思维习惯,近年来不少论者都对马克思关于“卡夫丁峡...  相似文献   

9.
最近,甘建民同志发表系列文章,中心围绕马克思晚年俄国农村公社的观点,认为恩格斯所说的马克思在七十年代对俄国土地所有制进行“全新的专门的研究”看来主要指的就是——“马克思摆脱了西欧经验的框框,由一元的历史观转向多元的历史观”,马克思给俄国《祖国纪事》杂志的一封答辩信没有寄出,也是因为“马克思晚年的历史观和俄国公社观所发生根本性转变”“马克思表述于其中的新的历史发展观点和俄国公社的观点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公开发表的程度”,还认为,马克思没有实现《资本论》“地祖篇”原先的写作计划,不是恩格斯解释的“健康状况恶化”,而是“因为马克思的历史发展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对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1882年俄文版所作序言的研究共分三个部分:一、《序言》的写作缘起、经过与发表,较全面地探索了《序言》的写作背景:二、《序言》与马克思的俄国文献研究,把《序言》与《给〈祖国纪事〉编辑部的信》和《致查苏利奇信》及其草稿联系起来研究;三、《序言》的历史地位和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他疾病缠身的晚年,暂时放下了《资本论》的写作,而把他相当一部分极可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对俄国公社的研究上面。这一现象引起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兴趣——苏联学者尼基福罗夫说:“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资本主义以前各社会形态方面的探索,是在俄国革命运动新高涨的背景下进行的。巴黎公社失败以及第一国际停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的国情,如何推动中国这样一个基础较薄弱的东方大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之初的重任.马克思在回复俄国女革命家查苏利奇的疑问而写的复信及其四个草稿中,提出了著名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这一理论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信中反对俄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希望农村公社成为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事实上,俄国自1861年改革以后,正在走向资本主义。要阻止这一进程,就必须推翻沙皇专制制度。马克思把希望寄托于1877爆发的俄土战争,希望俄国在这次战争中失败,从而引发国内革命。但战争以土耳其的失败而告终,马克思的希望未能实现。这种情况使得马克思《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的发各已不可能。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理论界掀起了一股研究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热潮。马克思晚年对俄国农村公社,俄国革命等俄国社会问题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关于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构想与《资本论》蕴含的理论是一致、还是对立的问题,是关系到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历程前后是否一致的问题。对其研究和解决,是澄清在马克思晚年思想研究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模糊看法和错误观点的关键。本文是作者为解决这一问题所做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希望能为马克思晚年思想的深入研究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马克思给俄国革命家查苏利奇的回信及3份草稿等历史文献的考察,探讨马克思跨越理论的内在逻辑,并从理论主题、内在要求、实践途径等方面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这一理论自身逻辑的提升,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进一步延伸这一逻辑,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立足当时的历史环境,思考并回答了“德国革命往何处去”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马克思明确提出像德国这样经济落后的国家,应当而且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历史发展阶段,直接实行以实现普遍的人的解放为目标的无产阶级革命。这些思想与马克思晚年关于“俄国革命往何处去”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有内在的一致性。深入挖掘马克思早年关于落后国家革命发展思想,对于全面认识马克思关于落后国家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思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马克思曾对巴黎公社给予高度评价,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结果,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冶形式。”恩格斯在巴黎公被二十周年纪念日为就《法兰西内战》再版作序时,进一步点明上述观点说:“先生们,你们想知道无产阶级专政是什么样子吗?请看巴黎公社,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两段话明确地指出巴黎公社的性质是无产阶级专政。对照《法兰西内战》初稿、二稿和马恩的其他文章,可以看出这个思想是一贯的,这个结论是马恩强调指出的。试问: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都谈到社会主义社会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资本主义“痕迹”的问题。但是,在林彪、“四人帮”猖獗时,一直把这种“痕迹”作为资本主义的“残余”、“复辟温床”加以讨伐,给人们的思想造成了极大混乱,给社会主义发展带来了灾难性的危害。“痕迹”和“残余”是有区别的。据我们所查:所谓“痕迹”,按照俄文是:或。这两个词译成中文是:“脚印”、“足迹”、“遗迹”。所谓“残余”,  相似文献   

19.
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中,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回答巩固、发展东方社会农村社会主义因素的问题,但是在论述俄国村社的二重性特点和相应的发展趋势中已经提及了相关思想,具体表现为:解放农民,实现人的独立自由性;革命胜利后,立即逐步进行;限制私人财富的逐步增长和积累;实现土地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开展大规模机器生产和实行劳动组合关系;国家资金支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中,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回答巩固、发展东方社会农村社会主义因素的问题,但是在论述俄国村社的二重性特点和相应的发展趋势中已经提及了相关思想,具体表现为:解放农民,实现人的独立自由性;革命胜利后,立即逐步进行;限制私人财富的逐步增长和积累;实现土地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开展大规模机器生产和实行劳动组合关系;国家资金支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