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解读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中的三个区分和八种样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889-1951)作为当代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他的前后哲学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对传统哲学的批判,这种批判最后集中于他对私人语言的驳斥.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的三种区分和八种样式的解读,笔者认为:在对私人语言进行定义的方式中,前提性地蕴含了一种身心二元论的语言观:在这种二元论中,语言的作用就是指称对象,它起了一种奇妙的沟通两个平行世界的中介作用;在这样的框架里,"理解"一词的意思也必定是二元论的--说话人的语言在听者的心灵里引起的意义应当与说话人心里的意义一致;也只有在这种二元论式的"理解"意义上,在语言样式H(即维特根斯坦所定义的那种私人语言)中,由于语言指称对象是私人的内在感受--是严格私人的,而且独自使用该语言,这种语言才逻辑地蕴含了"另一个人不可能理解".  相似文献   

2.
江怡 《文史哲》2004,2(3):125-133
实在观念是西方哲学中的重要思想之一,更是当代英美哲学家讨论的一个核心内容。20世纪英美实在论哲学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强调实在是不依赖于人类认识活动的客观对象,无论是物理的对象还是概念的对象,无论是科学的对象还是常识的对象;对"实在"概念的理解更为宽泛,更看重把实在论理解为一种基本的哲学立场或思想背景,而不是一种统一的哲学主张或理论观点;涉及对语言的使用和理解问题;带有明显的语言分析哲学特征。实在论不是一个简单的哲学立场的标签,它表明了一种对待认识对象和外在世界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实在论具有了贯穿整个当代西方哲学的作用:科学的、理性的精神是整个西方哲学的主线,而科学和理性本身就是对真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实在论解释与语义学解释争论的焦点是 :语言与世界孰先孰后 ?前者的论点是 :世界是先于语言而存在的实在 ,我们依照世界的组成与结构为其制造图象 ;后者则主张 :我们是根据我们实际使用的语言的终极要素及结构而推知世界必然具有的终极要素及结构的。本文力图表明 :由于维特根斯坦不再将哲学看作一种理论 ,而是看作对思想进行逻辑阐明的活动 ,所以他关于语言与世界关系的论述实际上已超越了关于这一问题的传统争论。因此 ,上述的两种解释之争完全可以在一种更大的背景下予以化解  相似文献   

4.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后期语言哲学旨在强调:语言是一种以词语为工具的活动,是一种充满生机和情趣的活动。这种活动就是语言游戏。语言游戏是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的重要发现,它标志着维特根斯坦对语言的看法发生了重大转向。治维特根斯坦者视它为“革命性的概念”,这一点都不过份。坦率地说,语言游戏说对语言哲学的意义决不亚于哥白尼日心说对天文学的意义。语言游戏说实在是20世纪语言哲学的“哥白尼革命”。  相似文献   

5.
任军 《北方论丛》2005,(5):110-113
西方哲学传统中私人语言观是以"内在感觉"为基础的,维特根斯坦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上对私人语言的不可能性问题进行论述,这两个层面分别存在着"遵从规则"与"公共检验"的预设,这两种预设也存在相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维特根斯坦是自康德以来对哲学的性质问题作深入思考的又一位重要的哲学家。他在哲学问题的性质、解决哲学问题的方法、哲学的目标等方面提出了诸多新的观点,并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议。探讨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无论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维特根斯坦本人的思想,还是对我们深化当代哲学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哲学病的主要起因:偏食维特根斯坦认为,日常语言是具有良好的逻辑秩序的。尽管如此,它却导致了哲学问题。这是由于我们在哲学研究中僵化地按照一种思路、一种模式来理解日常语言,而缺乏对日常语言的"全貌概观"(ubersicht)。用维特…  相似文献   

7.
在《哲学研究》最后的部分才出现的“深层语法”这个概念对于理解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谈到了深层语法和表层语法的比较,在了解了深层语法的大略所指之后,进一步区分了语法命题和经验命题,并说明语法命题是深层语法的执行者,但也指出语法命题和经验命题不是截然分开的.接下来又谈到了他的著名的私人语言,对私人语言的批评催生出了深藏在表层语法之下的深层语法.从而得出结论:维特根斯坦的深层语法倚靠语法命题得以实现,并尽力解决私人语言所昭示的问题,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认识方式.  相似文献   

8.
“体验”概念在詹姆斯和维特根斯坦思想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詹姆斯遵循经验主义心理学研究的路径,肯定“体验”概念的主观特性,认为语词的意义是一种特殊的体验。维特根斯坦的心理学哲学以反心理主义为语境,企图超越内在私人领域,私人体验和主观情感并不能赋予语言以意义。“体验”概念在维特根斯坦的心理学哲学中被赋予一种独特的、全新的含义和性质,凸显出它的客观特性。体验本质上是一种能力、技能和经验,这种能力依托于后天的训练、教育和不断积累,旨在达到主体间的共同理解和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9.
在早期语言哲学中,意义与指称是密切相关的:意义问题就是指称问题。弗雷格是从语言出发考虑指称问题的,他讨论句子的意谓完全是为了讨论句子的意义,这也是他区分意义和意谓的主要目的。在罗素和维特根斯坦那里,名称的指称并非外在对象,而是经过逻辑构造的命题记号。当代语言哲学家在讨论指称问题时,更多地是在语言与世界的关系上做文章,这在塞斯伯利和克里普克的论述中都得到了明显的证明。无论是在传统的意义上还是在现代的意义上,语言哲学家们讨论的指称概念并不包含任何形而上学指称的含义。形而上学指称应当是指按照概念分析的方法对我们使用的语言所作的语言学上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
维特根斯坦对于唯我论问题处理在前后期经历了从同情到温和批判再到彻底批判的转变.前期维特根斯坦认为唯我论的命意是正确的,只是不可说,而是显示出来,对唯我论持一种同情加理解的态度;中期维特根斯坦开始从感觉经验层面上考察唯我论,将唯我论放在第一人称代词“我”的直接经验范围内加以分析,主张唯我论在区分语法陈述和事实陈述方面是有贡献的,但本身断言却是荒谬的.后期维特根斯坦对唯我论持坚决批判态度,他通过提出“语言游戏”概念,强调语言的可交流性与公共性,特别是通过私人语言和私人定义不可能的论证,彻底取消了唯我论者的“自我”的观念,宣告了唯我论的破产,实现了哲学观上的革新.  相似文献   

11.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及其语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游戏论"(Sparachspiel)是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这一理论注重"自然描述",关注人们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实际使用的语言,因而成为他后期哲学思想的灵魂."语言游戏论"与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生活形式"、"遵守规则"、"家族相似性"等密切相关.研究语言游戏论,不仅对于深刻把握维特根斯坦哲学的真实内涵与实践价值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为应用语言学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在语言和心理现象的关系问题上 ,自近代以来 ,以洛克为典型代表的许多哲学家认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经验 ,每个人对事物的感觉是有特殊性的 ,字词的意思是由说话的人赋予的 ,或者说 ,字词的意思是指称内在的感觉经验的 ,每个人的特殊的感觉经验是不可知的。这种“私人语言”观实际上是怀疑论、唯我论和经验论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思想基础。维特根斯坦对于私人语言的不可能性的分析和说明 ,就是要说明这种观点的错误 ,在一定的意义上批判了怀疑论、唯我论和经验论。  相似文献   

13.
维特根斯坦是世界上第一个从语言视角来观察世界和理解世界的人,其提出的语言哲学观主要分为前期的语言逻辑图像论和后期的语言游戏学说。"语言游戏"这个概念是维特根斯坦后期的核心思想,其思想是基于语言逻辑主义为基础的批判,其注重语言和生活整体的关联以及语言的多样性。维特根斯坦深受莱布尼茨思想的影响,曾试图通过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之间的对比说明逻辑真理的独特性质。本文基于对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的哲学逻辑、哲学思想的语用蕴涵以及对传统西方语言哲学的继承与超越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当代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路德维希·维持根斯坦(1889-1951)的后期思想同他的早期思想有重大的差别。虽然如此,他的前后期哲学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对传统哲学的批判。这种批判最后集中于他对私人语言存在的可能性问题的论述上。而维特根斯坦对私人语言是这样规定的:“别人不理解而只有我‘好像理解’的声音可以称之为一种‘私人语言’”。维氏驳斥了这种语言的存在。维持根斯坦对私人语言之不可能性的论证,其前提是他后期关于语言归根结蒂是一种人类生活现象,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观点,脱离特定的生活形式、特定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3,(10):95-99
"否定"是一种颠覆常规的方法,根本目的是激发人们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意识,进而审视当下的生存状态。阿多诺主张文学应采用"否定"的语言和形式反抗外在的异化和媚俗。现代派文学是他赞赏并讨论最多的对象。后现代主义文学延续了反异化这一脉络并采取了更激进的"否定"方式。从叙述者的位置和语言游戏两个角度探讨阿多诺的文学思想,不仅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文学与其一脉相承的轨迹,而且能挖掘出这种传承背后深层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6.
林克庆  崔林  卫东海 《学术论坛》2007,30(12):26-28
维特根斯坦是现代西方哲学中一位非常重要的哲学家,他前期创立了逻辑原子主义,后期又批判了前期哲学,提出了与之相对立的"语言游戏"理论.并且,他的前后期哲学还分别导致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哲学派别.解读维特根斯坦哲学,我们将看到,这位哲学家的思想历程,正是在矛盾的冲突中得到了深化,在神秘的表象中实现了高明和超越.受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启迪,我们可以对哲学的观念进行一次再思考,对现代西方哲学做一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7.
陈焱 《理论界》2013,(3):122-124
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其开创了日常语言哲学。而更引人注目的是在他后期的主要著作《哲学研究》中,更是对他自己的早期带有逻辑原子主义的思想进行了深刻而又全面的批判。传统上对于《哲学研究》的阐释似乎更偏向于其中反对形而上学,特别是通过私人语言论证反对笛卡尔式的传统形而上学。但从更深的层次来看,维特根斯坦的私人语言论证的主要目的似乎并非批判笛卡尔的形而上学并治疗形而上学带来的哲学病,而另有深意。  相似文献   

18.
"限定摹状词"通常是指由定冠词和名词性短语构成的语言表达式。自罗素提出限定摹状词的"量化解释"之后,斯特劳森、唐纳兰以及克里普克等人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批判、拓展与辩护。借助原创性的"思想实验",深入分析他们的核心观点可以发现:尽管相关学者整体上是在"语言-实在"这一"二元论"框架下研究限定摹状词的,但在研究过程中却严重混淆了限定摹状词的"指称(语言世界)"与"指称对象(实在世界)",诉诸"限定摹状概念"进一步引出"思想世界",既能澄清混淆又能说明两者的密切联系,并在一种"三元论"框架下评价上述四位语言哲学大师的成就与问题。  相似文献   

19.
理论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的重要内容。前期维特根斯坦以图像论思想表达了他的真理符合论,这是一种基于科学语言观的可充分言说的真理,但这种言说却最终陷入了什么也没有说的悖论。后期维特根斯坦反思和批判了前期思想,指出真理应看作语法规则的一种形式,它在语言游戏中呈现自身,是生活形式的意义显示。维特根斯坦两种形态的真理论分别契合于前后期不同的哲学论述,并在后继哲学家中产生了双向效应。  相似文献   

20.
潘华琴 《人文杂志》2007,(3):105-111
文学言语的私有性特征是架构文学与个体生命之关联的桥梁。论文通过在文艺学领域内对维特根斯坦关于私人语言不可能性论证的推演分析指出,个体生命在突破语言规则、习俗、惯例等束缚之后才能实现私人感觉的有效表达,即私人感觉的个人化表达。文学言语是私人感觉个人化表达的范例。这也正是文学言语私有性的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