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志愿者组织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促进志愿服务全民化、社会化、规范化,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志愿者组织的发展状况、发展模式,分析志愿者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着重探讨志愿者组织发展机制的构建,即完善政府对志愿者组织宏观管理的促进机制;强化志愿者组织自身管理的内部治理机制;培育民间和社会公众对志愿者组织发展的社会协同管理机制,从而形成志愿者组织发展的三方"合力"机制,推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志愿服务是人们践行高尚道德的重要实践路径之一,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力量,对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新时代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中实现了人生价值,更服务着社会发展。为了给大学生志愿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应当发挥家庭在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培育中的始发站优势、强化高校在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中的主体责任、营造良好的社会志愿服务氛围,构建家庭、高校以及社会协同的发展路径,真正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志愿服务保障机制是指为保障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有序进行而采取的一系列手段、措施和方法。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可以归结为管理机制、注册机制、招募机制、培训机制、评估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经费保障机制、激励机制、责任机制九类。随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和法治社会构建进程的推进,我国的志愿服务的法治化体系也正在形成之中。  相似文献   

4.
伴随社会改革的深入、社会变迁的加剧,志愿服务发展现状与社会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矛盾的化解,需要对志愿服务进行有效的政策规范。基于社会政策的视角,分析志愿服务领域保障机制的形成及现状,提出从政策倡导层面和政策主体层面以及政策制定、执行、反馈层面,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保障机制,以促进社会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支持。广大医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重要群体,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活动之中,为促进我国志愿服务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文就新时代背景下医学生志愿服务意义、志愿服务发展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6.
黄晓星 《学术月刊》2022,(4):131-143
在党建引领、健全志愿服务体系的背景下,志愿服务是党和国家、社会的制度联结方式。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体系是一个多重系统,科层、专业、社区是志愿服务的三种典型制度联结逻辑,志愿服务分别对应于科层化延伸、专业化发展和社会化普及三种机制。科层逻辑强调治理转变,专业逻辑强调服务效率与个人/群体专长,社区逻辑强调社会认同归属,三种逻辑促成不同的联结。以国内不同典型志愿服务类型为基础,对制度复杂性下的志愿服务发展进行讨论,分析志愿服务制度联结的稳定性和动态性,发现三种逻辑和机制并非完全独立,不同层次的制度逻辑也相互影响、相互约束,最终影响志愿行为。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事业的推进,志愿服务因能有助于人们休闲、担负公共责任、扩大交往、建立社会信任等,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参加志愿服务正逐步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作为文化时尚的志愿服务具有超前性、独特性、便捷性、符号性、大众性等特点.当前,还存在制约志愿服务成为时尚和持续发展的因素.为了使志愿服务能在我国持续、深入发展,必须使其更加时尚化、人性化,形成有力的组织机制和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借鉴域外经验推进国家志愿服务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已有部分省市出台了志愿服务地方性法规.为规范和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国家立法.本文试从学习借鉴域外立法经验的角度,对国家志愿服务立法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及重点难点等进行初步的探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首都大学生奥运志愿服务参与意愿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立红 《兰州学刊》2009,(3):143-146
文章采用文献研究、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首都高校大学生奥运志愿服务参与意愿进行调查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先前的志愿服务经历对未来的志愿服务意愿有积极的影响;大学生参与奥运志愿服务的动机模式复合多元,并对奥运志愿者管理组织有较高的感情承诺;奥运志愿服务将会大力促进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深化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为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辟了广阔的空间。然而,目前我国在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的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志愿服务的社会化运行相对不足。深化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应从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建立健全统筹协调、管理保障的体制机制,发挥优势增创特色等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志愿服务转型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发展和兴旺的志愿服务事业,对社会文明进步和人们生活改善作出了贡献。然而,伴随现代化的变迁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志愿服务的结构转型成为必然趋势。结构转型的内容包括政府倡导、社会整合、管理分层、团体独立、竞争选择、激励机制等。只有顺利实现志愿服务的结构转型,才可能产生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2.
志愿失灵是志愿组织在提供志愿服务、满足社会需求等方面所产生的功能缺陷和效率困境.本文立足于国情,以北京市志愿服务情况为例,重点从政府责任视角分析了志愿失灵的生成原因.无论是在志愿服务制度供给方面,还是在具体管理职能定位和管理机构设计方面,政府在我国志愿失灵中都承担着不可回避的责任.政府在这些方面的不足加剧了我国志愿失灵的表现,并使之凸显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3.
志愿服务是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和志愿服务行动的蓬勃开展,我国亟需一部完善的志愿服务法律法规,以保障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志愿服务立法涉及志愿者权益保障、志愿服务组织的法律地位、志愿者与志愿服务对象之间的法律关系以及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之间的法律关系等关键问题。为促进志愿服务有序发展,国家应加快立法建设,促进志愿服务法早日出台。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有了巨大发展,西方国家纷纷进行志愿服务立法,我国也正式提出要制定《志愿服务法》。志愿服务立法必须具有宪法渊源,即"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通过宪法解释,旧时的称呼"义务劳动"可合理地理解为当今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公民的一项权利,而非义务;国家的职责是"提倡"志愿服务,对此不得怠为。发展宪法不应仅局限于制宪、修宪等传统方法,还要注意运用宪法解释等方法,这样可更好地促进立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青年志愿组织、社区志愿组织和各种自发的草根性的志愿组织蓬勃发展,志愿服务正在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志愿精神成为被许多人认同的一种价值取向。本文在分析我国志愿服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建议政府应在社会政策和法律环境方面加强支持力度;培育公民文化,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建立和完善自愿服务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推进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既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又有益于大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而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是志愿服务得以正常、长期、高质量开展的基本保证,也是志愿事业得以不断发展的基本保证。大学生志愿者培训模式可从培训准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几个角度来构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广东省惠州市志愿服务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全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通病——市民参与率相对不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定量分析方法,运用计划行为理论模型探究惠州市民志愿服务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行为态度、主体规范和感知到的行为控制三个因素对惠州市民志愿服务行为都存在影响,其中贡献最大的是市民对志愿服务的知晓因素。  相似文献   

18.
我国《法律援助条例》颁布实施后,明确了法律援助的政府责任,同时规定律师应当依法履行法律援助义务,正确处理法律援助中政府责任与律师义务的关系,并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我国法律援助事业制度化、规范化发展,使之更好地服务社会、保障公民权利,推动我国法律制度的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9.
近代学前教育制度化理念在民国时期开始兴起,主要体现在对学前教育共同价值观念的确立与对学前教育事业的规范化;学前教育师资培训机构的具体制度建构;学前教育实行机构的组织制度化及课程设计制度等方面,为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志愿服务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可以有效弥补政府公共福利的不平衡不充分供给缺陷。随着公众志愿服务伦理的转变,志愿服务形式与内容日益多元化,但在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呈现供给过剩与不足的双重困境。尽管有较完善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但志愿服务供给低效和失效问题始终存在,如何通过制度、组织和利益吸纳,运用文化和技术在不同组织结构体系中嵌入志愿服务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吸纳治理机制、多元嵌入机制与合作共生机制通过志愿服务的集体行动,实现价值耦合与理性供给志愿服务,从而达成志愿服务吸纳增效之目的,提升供给有效性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