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股评是一种独立文体.其基本特征有三,即新闻性、实用性和评论性.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特点,如:股评写作的程式性与灵活性,股评语言的亦庄亦谐、雅俗兼顾,等等。我们要研究文化中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2.
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当代股评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评是分析评论股市走势及其成因的议论性文章,是伴随着股市而生的一种实用性文体。作为股市的衍生物,股评身上的“铜臭味”是不言而喻的;股市及其分析理论是西方引入的,股评身上的“洋味”也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如果我们肯穿越印象化的表层,对股评及其写作作一番深层次的、整体性和比较性的考察,我们就会惊奇地看到在中国当代股评及其写作活动里,跳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脉搏,弥漫着古老东方哲学与艺术的芬芳。在文化层面上透视中国当代股评写作和在中国当代股评写作中透视中国的文化传统,这是本文作者力图运用的双重视角。  相似文献   

3.
彭新武 《学术界》2008,(3):93-100
本文首先通过对当今管理界所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和弊端的深入剖析,然后着重从如下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超越文化偏见,积极实现中西方管理思想的互补与融合;自觉进行综合探讨和知识整合;大力推进管理哲学的研究;立足现实环境,探求管理新模式等.  相似文献   

4.
老舍话剧的文化学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开寿 《文史哲》2001,16(1):49-54
对老舍剧作的文化学意义的考察较为薄弱。在老舍的抗战剧作中 ,政治与文化相沟连 ,把笔触探入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 ,把民族痼疾放到抗日战争这个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加以暴露 ,大大增强了批判的深度和力度。老舍解放后的大部分剧作 ,更多地从政治角度去思考 ,文化意识相对薄弱。《茶馆》实现了政治意识与文化意识水乳交融的溶合 ,它把“埋葬三个旧时代”的政治主题同“改造国民性”的文化主题交织在短短的三幕戏里 ,体现了政治意识和文化意识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5.
臧峰宇 《学术月刊》2012,(12):46-51
建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理论形态,使之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语境中拓展深化,日益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文化自觉。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的文化思路具有学术深度和现实力度,这种思路为政治哲学的现实阐释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语境,这种文化语境呈现出中国日常生活的历史事实。离开中国的文化土壤,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现实意义无从谈起;忽视中国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理论展开只能是一厢情愿。深入解读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理论形态及其文化语境,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中寻找思想的力量,在政治哲学的学术阐释中提升中国形象的文化内涵,于公平正义的现实诉求中深化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主题,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是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者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6.
李西建 《江西社会科学》2024,(2):177-183+208
中国文学文化学理论的当代构建,是新时期以来体现中国话语特色和研究范式探索的形态之一,成为与当代社会文化交融互动、吸收借鉴中外理论资源、创构中国本土文学理论的重要代表。新时期文学文化学研究经历了学术观念创立、理论形态构建及研究方法拓展等阶段,多元、丰富和跨文化的研究视野,促进了文学文化学研究观念的确立,产生文化阐释、文化解读、文化分析、文化透视、文化人类学、文学地理学、文化图像学等研究方法,在文学研究领域广泛运用。文学文化学作为一种跨学科理论,特别强调文学是文化系统中的子系统,文学植根于广泛的文化结构中,关联着人类的文化精神、心理和人格,有普遍的文化品格和属性;文学依存于特定的语言形态和美感形式,关联着人类的情感、心智和精神,有独特的审美品格和文化属性。在新时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从构建中华文明新形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目标出发,“文学文化学”理论的未来发展,关键在于努力创建具有中国思想背景、中国文化根基、中国话语体系和特色的理论形态及批评范式。  相似文献   

7.
崔平 《河北学刊》2007,27(2):178-182
我们对文化究竟可以形成几种知识?这一问题决定了如何选择文化认识的反思路径。一切人文存在最终都被精神存在的普遍形式所制约,由普遍概念和特殊内容结合而构成,二者要求不同的认识方式,也表现出不同的逻辑特性。而精神的自由本性不允许像在自然认识中那样,在人文认识中对人文存在特殊内容拟制和增设存在普遍性,因而形成的只能是特殊历史知识。相反,关于概念所形成的却是普遍构成知识,是唯一能够满足知识的普遍性要求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在哲学史上,但凡实现了重大理论创造的哲学都无一例外地表现为:一方面,这一哲学所处的时代客观上面临着社会及文化上的重大转折;另一方面,置身于这一时代的哲学家在其所创造的哲学中主观上充分地表达了时代文化的实际情况.就客观方面而言,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一种数千年未有的社会及文化的巨变,这无疑使哲学面临着一种创造的时机;但就主观方面而言,哲学家们似乎尚未把握住时代的文化实情,这就有可能由于人们回避了文化的实情而延误或错失哲学创造的时机.因此,当代中国哲学若欲实现一种理论创新,首要的问题就是必须直面当今中国文化之实情,并在自己的理论创造中将这种实情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结晶 ,它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成的本质性认识 ,从而确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严整而正确的世界观”,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发展的方法论 ,因此 ,它要求中国当代哲学的发展必须批判总结三类文化资源、面对两种社会现实、解决一个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吕方 《江苏社会科学》2002,6(4):155-159
中国古典文化通过对人性的追问,通过语言文化符号所体现的思维逻辑的变换,进而通过文学艺术的感性转化,蹒跚却顽强地推动着自身的创新。宋明、20世纪初和80年代后的文学发展表明,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语境中,中国古典文化成功地完成了自身的“能指革命”,从而为自身现代形态的文化发展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1.
论传统文化观与当代多元文化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制度文化与非制度文化、共同体与现代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广义文化观 ;从梁漱溟文化中性论和梁启超的民族劣根性分析、美国传教士的有色眼镜与中国知识精英的文化批判诸方面评价了狭义文化观 ;从中国文化生态基本面貌、三种文化形态的局限性、多元文化的价值迷失、弘扬主导文化、培育文化合力诸方面探索了价值观的文化困惑与超越  相似文献   

12.
习语是构成语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是一个民族社会生活和文化特征的集中反映。本文主要通过英汉习语来源的分析——这些习语源于神话传说故事、宗教思想、地理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等,从而揭示了文化对英汉习语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部分党员干部腐败现象的滋生既有经济的根源、政治的根源,也有深刻的政治文化根源,如:公民意识不足,臣民色彩过浓;等级观念厚重,平等意识贫乏;公仆意识薄弱,官本位意识根深蒂固;特权思想严重,公平意识缺乏;德治传统历史悠久,法治进程有待加速;政治理想淡漠.政治信仰模糊等等,这些都是滋生腐败的主要的政治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4.
民俗作为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十朝古都的文化积淀和五方杂处的人口历史,使南京人的性格和民俗形成了鲜明的风格特征:崇文重教、朗健率直、豁达包容、重义轻利、质朴敦厚.南京民俗作为乡土史志的资料,城市文化的符号,地域性格的窗口和发展再创的基石而显现其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5.
白蛇传故事的文化渊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从人蛇一体、人蛇恋两方面详细探讨了白娘子形象对蛇神神话、蛇精传说的继承和发展,认为白娘子形象的完善是由其深刻的文化渊源的.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多样性与普世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志江 《河北学刊》2007,27(1):56-59
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期,文化多样性一直被否认,各文化共同体都力图把自己的价值说成是普世价值。但一个多世纪以来,用文化多样性否定普世价值存在的思潮兴盛起来。当今世界已处于全球化的时代,全球文化整合成为新的命题,为此必须钩稽和建构普世的核心价值。历史上诸多寻求普世价值的方法都无法从必然性角度说明价值的普世性,只有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和“需要”概念出发,从价值产生的客观社会需要中才能钩稽出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人和动物有共同的属性,但人的生存和动物的生存不一样,人类有"希望",动物没有"希望"。劳动是生存的手段,人的根本属性应根据劳动的目的来定义。关于生存、尊严、名誉、亲情、合群、自由、发展的人性分析与唯物史观内在一致。人性是习得的,并且是变化的。  相似文献   

18.
“檀君神话”的文化内涵有“熊、虎图腾文化”、“方士文化”、“佛教文化”以及其他的“汉文化”等几个层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对大同江流域的强烈影响。同时,这一神话亦折射出了明显的历史意识,在远古时代,大同江流域就与我国大陆有着人员或信息交流,就神话的固有内容来看,将箕子东来认定为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对人类生活重大问题的根本把握,文化自信涵盖文化内容、文化解释力、文化表达和文化传播等方面。文化自信必须考虑文化中包含的各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含丰富的文化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自信的本质与灵魂。通过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文化认同,应对文化挑战,促成文化交流,引领文化创新,凸显文化解释力,才能逐步增强、实现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