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法经济学思想是法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向.马克思既从经济角度看法律,对法律现象进行经济分析,探寻隐藏在法律背后的经济逻辑;又从法律角度看经济,对经济现象进行法律分析,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法律逻辑.法经济学中国化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制度经济分析为标尺,这既是中国法经济学真正的本土化过程,也是法经济学指导中国立法和执法的过程.传承马克思法经济学思想,吸收借鉴西方法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是构建中国法经济学的本体论框架、实现法经济学研究中国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荀子是中国先秦时期的儒家大师,也是先秦诸子文化的集大成者.荀子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有深刻影响,要言之,可分"继往"与"开来"两方面."继往"角度说,荀子在诸子中突出的批判继承了先秦学术;从"开来"角度言,荀子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发展方向,并影响了中国传统儒家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波 《创新》2018,(2):80-86
先秦儒家的乐论思想最为丰富,而作为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荀子音乐批评思想的丰富性则更为显著.荀子对孔子雅郑音乐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完善了礼乐治世的儒家音乐观念,而他对墨子"非乐"思想的针对性批判则进一步凸显了儒家乐教的文化价值与意义.特别是荀子在一定程度上注意从音乐本身的角度对音乐体裁、经典音乐作品和音乐风格以及现实音乐生活进行批评等更显示出了先秦音乐批评的发展.经过后世儒家特别是汉儒的大力推崇,荀子音乐批评思想影响深远,奠定了中国传统音乐批评的基本样态.  相似文献   

4.
郑云 《唐都学刊》2008,24(4):118-121
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经济学本身与时俱进的客观需要,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经济环境和经济任务的迫切要求.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和分析框架对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需要通过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并妥善解决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理论前提与中国实际的差别等措施切实推进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格伦·劳里是美国当代杰出的经济学家,善于用严谨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方法来分析经济和社会问题.他在福利经济学、博弈论、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自然资源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都具有首创性和开拓性.他致力于研究种族收入不平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效促进种族平等、完善平权措施的建议;他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稀缺自然资源问题、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问题;他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合会的经济效益.劳里的研究是理论与现实结合的典范,他以经济学理论服务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极大地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本文通过对劳里的经济学研究成果的梳理和阐述,归纳总结其在种族收入不平等、资源枯竭与贸易中断、产业组织与市场结构、非正式金融机构等方面的研究和思想.  相似文献   

6.
乔榛 《求是学刊》2008,35(3):58-61
本文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为基础,探索在这一基础上的中国经济学创新问题.通过分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功背后蕴藏的巨大经济学资源.发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确是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而且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确实具有发展经济学需要的丰富材料.同时也看到了这种经济学创新具有突出的世界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新平 《创新》2019,13(3):74-82
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基础,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理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具体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文章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理论基本内容出发,遵循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架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进行理论体系构建的可行性、合理性及时代性进行了探究,这对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习近平生态经济思想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荀子的德治体系是以礼为核心,以法律为补充手段的治国方略.在德法关系的理论架构中,荀子吸取了法家之长.使儒家德治思想有了新的发展.文章通过德先法后、明德慎罚、德本法辅、德原法流、德隆法重等几种观点来阐释荀子德主法辅的思想本质.  相似文献   

9.
作为秦地文化的"秦文化"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地域文化之一,秦地也是战国晚期的学术文化中心之一.以荀子为代表的"荀学",作为战国晚期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无疑与此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对<荀子>一书思想与韩非、李斯等人以及与<吕氏春秋>、<尉缭子>、<商君书>等书的思想进行比较,可以确认以荀子为代表的"荀学"的确是先秦战国时期的集大成的思想学术流派.  相似文献   

10.
蒋海曦 《创新》2018,(4):43-49
当代社会的主观与客观条件都表明,新时代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刻不容缓.如何克服现有经济理论体系在方法、内容、逻辑结构等方面的缺陷,仍然是很艰巨的任务.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需要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的主观条件,当代社会迅猛发展的高新技术是其客观条件.要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现代经济学和新时代中国经济学等三大维度上创新,形成新时代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要坚持和加速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传承性创新及加速对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创新,并对中国改革实践的经验进行创新性运用,才能构建完善的新时代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荀子的著作里处处闪烁着和谐的思想,荀子的和谐思想源于和谐音乐的思想,它以和谐政治思想为核心,以和谐经济思想为基础,并深入运用到军事上,最后回归到生态和谐,是先秦诸子百家最有理论体系的和谐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中国经济思想史这门课,学生初学时是感到陌生的,觉得新鲜,但愈学兴趣意浓。是哪些经济思想吸引着学生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呢?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生产方面:管仲的“四民分业定居”的经济结构思想,荀子的大农业观点,孟子的恒产论,范蠡的经济循环思想;  相似文献   

13.
演化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富有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新学科,与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均衡分析相比,它注重对"变化"的研究,强调时间与历史在经济演化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制度变迁.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对演化经济学的发展予以高度的重视.马克思是现代演化经济学的思想前驱,此后广义的演化经济学源于凡勃伦;狭义的现代演化经济学源于熊彼特和西蒙.熊彼特对创新过程的研究使演化经济学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理论分支,西蒙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提出了"有限理性"概念.演化经济学借此概念批判新古典经济学,并将其视为自身理论框架的重要基点之一.演化经济学旨在了解经济组织的内部结构,以便更好地了解技术进步以及行业和产品的变迁,理解创新发展的过程,从而更好地把握经济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彭岁枫 《求是学刊》2008,35(2):25-29
荀子创造性地提出了礼法结合的思想,它是儒法两家礼法之争的思想结晶,也为儒家思想增加了现实的活力,其精髓在于克服单纯礼仪和单纯法律的局限性.荀子礼法结合思想不仅有其确凿的理论依据和实施方式,对目前我国的法制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中国经济学研究出现了新趋势、新方向。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并实现包容性发展?这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和实践经验的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无论是理论来源,还是理论体系的构建与世界意义,无不体现了其包容性发展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应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本,充分吸收、借鉴西方主流经济学和异端经济学的优秀成果,融合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思想精华,立足于中国经济改革实践道路,构建一个以现实问题为导向,能够反映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运动规律的经济学说体系。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20年来 ,中国经济学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然而 ,中国经济学的成就主要仍然表现在引进、吸收西方经济学理论方面 ,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研究路径依赖 ,创新不足。在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上 ,中国经济学显然是缺乏原创力 ,形成不了具有足够自身价值观念与理论基底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文章认为 ,任何一种经济理论都是有其相应的制度背景与历史文化环境作为其创作的基础的 ,都包含有与其相适应的激励系统与制衡系统。脱离文化、脱离历史、脱离国民心理背景的理论移接 ,可能会产生较大的效率损失。因此 ,作者提出了建立以人本主义为思想核心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设想 ,并提出了一个初步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7.
文化经济学在其发展进程中,实际上形成了边界清晰的两种学科方向--以文化艺术产业、文化商品和文化市场为研究对象的"狭义文化经济学"和以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研究时象的"广义文化经济学",这两种不同演进路径的文化经济学在方法论和理论体系上有着明显的区别.狭义的文化经济学实际上是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和文化市场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仍然是其突出特征.广义的文化经济学则探讨文化对经济思想、经济行为以及经济绩效的影响模式、影响渠道和影响效应,文化因素被当作影响经济系统运行的重要变量.狭义文化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已从原来的理论研究、经验研究转向政策研究,而广义文化经济学则出现了在理论框架上与新制度经济学相互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由笛  姜阿平 《学术交流》2007,(9):125-128
马克.格兰诺维特的新经济社会学理论是对经济学与社会学之间宿怨与隔膜的一种回应,更是对经济社会学这一领域的新拓展。他不但从理论上建构起网络结构分析框架,而且论述了网络结构实证的研究方法;他对嵌入性理论的进一步阐述与发展是其思想中最有魅力的一部分,为后来学者所重点关注与援引;他强调,所有制度都是社会地建构的,而并不是环境的外在的、客观存在的方面,这不同于经济学的观点。关于新经济社会学的中国化问题,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学界面临着双重任务——寻找中国社会的问题意识与理论提升。  相似文献   

19.
希腊古典古代思想家色诺芬,是最早使用“经济”一词的人,他的著述《经济论——关于财产管理的讨论》中蕴藏着富有学术价值的经营管理美学思想。本文作者用哲学、经济学、美学相结合的方法,论述了色诺芬的经营管理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础,认为其主要特点是:把美学观点和经济学观点融合在一起,并用经营管理的方式阐述了经济思想对“美”的解释以及财富观和美学观的统一性。作者概述了色诺芬经营管理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对其中积极意义较大的四个方面的内容作了详细的评论,在分析的基础上,肯定了色诺芬经营管理美学思想中的科学成分,以及对建立经营管理美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爆发后,新古典经济学产生危机,凯恩斯掀起了现代经济思想史上的"革命".五六十年代,"凯恩斯经济学"的实施,导致了新的危机--通货膨胀危机,70年代后凯恩斯经济学悄然退场,各色"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一度回潮.80年代末、90年代初,高失业率和生产停滞重新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主要经济问题,"新凯恩斯主义"--"现代主流经济学新综合派"应运而生.经济学上的危机、革命和综合,是西方现代经济运行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