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傣族村社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世俗化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傣族是一个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也就是小乘佛教的民族,自传入我国傣族地区以来,南传上座部佛教对傣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宗教影响渗入到傣族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建国以后,傣族社会的民主改革改变了封建的政治经济体制,傣族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经历了开始的被压抑后,伴随着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宗教情感得到空前释放,但同时也日益呈现出不断世俗化、实用化的变迁特征。那么,傣族社会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意识形态从近现代到当代社会历史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经历了怎样的世俗化过程,不断世俗化了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傣族村社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如何,本文拟寻找出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2.
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文化经济交流中的作用杨学政南传上座部佛教为巴利语系佛教,俗称“小乘佛教”。因由印度向南传人,故又名“南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在南亚、东南亚各国有深远的影响,现今,仍然是伊斯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家的主...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佛教及其分类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古印度,创始人是释加牟尼。佛教自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内地,至今大约有2000年了,它传入中国后,又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相融合,不断变化、发展,逐渐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中国佛教根据流传情况和经典使用的文字加以分类,可以分为汉语系佛教(又称汉传佛教、汉地佛教)、藏语系佛教(又称藏传佛教、喇嘛教)、巴利语系佛教(又称南传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云南有26种民族,是中国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也是宗教类型最齐全、宗教现象最丰富的一个省,是名符…  相似文献   

4.
<正> 佛教于两汉之际从印度逐渐传入中国内地,经过五个多世纪的传播与发展,于6世纪初经朝鲜传入日本。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法相唯识、华严、律、天台、密、禅、净土相继传入日本。在日本经过六、七个世纪的传播与发展,大约在13世纪以后,佛教与日本的民族信仰和习惯相结合,形成了一些民族化的日本佛教宗派——净土真宗、日莲宗。历史上,日本曾向中国派遣了大量的“学问僧”,也有不少中国名僧去日本。在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史上,佛教占有重要的地位。佛教曾对日本的历史和文化发生过重大的影响。因此,研究佛教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的历史,对于研究日本思想史与中日文化交流史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佛教与岭南     
众所周知,中国佛教是一种外来宗教,它起源于印度,大约在汉代开始传入中国。过去人们通常认为,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多由陆路,是通过西域间接传入中国的。其实,这样论述佛教的传入过于简单,我们认为岭南在中国佛教的传播及发展过程中也曾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一佛教传入中国的史迹,除去种种的传说,较可靠的史实主要有:东汉明帝时(公元一世纪)分封在彭城的楚王英奉佛;东汉后期(二世纪中叶)桓帝词浮屠、老子;同时襄楷在给桓帝的奏  相似文献   

6.
佛教传入中国是中外经济文化交往扩大、加深的结果,采取的是地缘渗透的方式。佛教融入古代中国社会,是因为佛教传入时的中国社会与佛教产生时的古印度社会具有相似性;是因为佛教弥补了儒教和道教的不足,三者实现了互补;是因为佛教主动进行调适,积极适应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7.
佛教自西汉传入中国后,至唐而盛。有唐一代,随着佛经、佛理的大量输入,佛教内部,宗派林立,佛教思想广为流传,对士大夫的精神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日本佛教的本土化历程及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作为日本的外来宗教之一,于公元6世纪中叶从中国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在经过几个世纪的消化吸收、改革创新之后,日本佛教终于在镰仓时代成功地完成了本土化的历程,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佛教--镰仓新佛教.  相似文献   

9.
佛教作为以信仰观念为核心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宗教文化,也是全面包容各种文化形态的综合文化。本文追溯了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考察了佛教传入的时代背景,分析了自佛教在西汉末年、东汉初期传入我国后,以自身的文化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强大渗透力,在其流传过程中对整个中国文化发生的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迄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行程中,佛教大体上经历了如下的几个阶段: 在汉代,佛教初来乍到,人地两生,它既对中国社会很不了解,中国社会对它也颇为陌生。人们把它同当时仍在流行的黄老之学相提并论,所谓“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便是这种情况的历史反映。而在更多的情况下,人们则把它看作是盛行于当时的方术的一种。所以,汉代佛教虽已开始有了佛经的翻译,但它却始终未能摆脱初传  相似文献   

11.
崇尚“空”的中国传统诗学富于东方特色和理论深度,尚空思想的最初建立与佛教的传入密切相关.佛教传入之前,“空”大都作为一般语词使用,词义最初指称“孔”、“洞”等具体物,后来表示该具体物的特有物态意义,佛教传入中国后,“空”与佛教核心范畴ūnya在内涵上相对应,遂成为sūnya的稳定译词,有了范畴意义.苏轼申明佛教之空的诗学地位与价值,使尚空思想在诗学史上首次得到明确而专门的论证.  相似文献   

12.
历史、政治、地理环境等因素决定宗教的地域差异性,导致地域宗教文化的独特性,带来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本文从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特征、现状、信仰人群等方面对比中,分析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陈涌清 《中国学术》2000,(4):335-338
佛教作为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外系资源,自汉代传入中国后,于南北朝大放异彩,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此后中国民众的思想世界。因而,探讨此时期的佛教也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逐渐认识到,社会中的思想存在着不同层面,以此时期的佛教而言,  相似文献   

14.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已近两千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本土的文学、音韵学、哲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等,无不受其影响,均在原有基础上生成了变化发展。佛旨禅理以及佛教地域乐舞的传入,深化了中国舞蹈艺术的创作思想,丰富了舞蹈表演的内容和形式,有助于提高民族的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5.
陈勇 《南方论刊》2007,(2):95-96
本文依据僧传中僧人出生籍贯地,用文献学、历史地理学等方法对佛教传入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的传播发展加以研究。帮助了解佛教早期在中国的传播情况。  相似文献   

16.
郭建衡 《船山学刊》1991,(1):112-119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对中国固有的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错综复杂的影响,并经历了与中国传统的儒教、道教相互排斥、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基督教是世界性宗教,它在中国的流行曾经有过漫长的历史。作为基督教的一个派别聂思脱里派(中国称为景教)最早于公元7世纪传入唐代中国,到武宗会昌灭佛(845年),在中国流行了二百多年。13世纪初,蒙古兴起后景教和天主教又传入中国,流行了一百多年。但唐元二代传入之基督教最后都湮灭了。研究基督教早期传入中国的历史,对于了解唐元二代中西文化交流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历史的发展看,外来文化传入中国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公元一世纪后印度文化的传人,主要是印度佛教的传人,它对中国文化发生了很大影响;第H次是从17世纪明朝中叶以后西方文明的传人,开始主要是西方传教士利玛窦等传人的西方文明;第三次是“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这三次外来文化的传人中国,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时代的差异以及传人的方式和性质的不同,而在中国产生了不同的作用.这里只想就印度佛教传入的历史过程来看看外来文化与原有文化在接触之后所发生的一些现象,并透过这些现象看看我们能否从中得到某些…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同处于亚洲东部,中国隋、初唐和朝鲜半岛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时代后期以及日本的推古天皇、天智天皇朝代①大致处于人类历史的同一时期,当时三个国家都有佛教。佛教之间既存在密切的联系以及相同之处,又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密切的联系和相同之处主要在于佛教的传播和相互间的影响,截然不同的特点则主要表现在佛教在各自国家不同的影响和地位。而在朝鲜半岛和日本,佛教虽然刚刚传入,却形成了政治佛教、国家宗教。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和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联合发起举办的全国生活教育理论研讨会于1989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成都召开。11个省市和9所高校陶学专家、学者,以及生活教育、创业教育试验单位的代表77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陶研会副会长方明、胡晓风等同志主持。 会议主要围绕“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及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