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文章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等场域交织而成的生态系统中梳理壮族嘹歌文化的重构规律,认为嘹歌文化重构呈现出"传承—创新—再融入"的模式特点,其中,以传承干预为起点,形成了多元共生的传承干预群体和相持互制的传承干预格局;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推动了传承群体从"单一我者"到"我他融合"、文化形态从"生活方式"到"区域品牌"、社区功能从"乡村秩序"到"城市纽带"的发展与转变;以乡土融合为导向,既注重文化持有者主体意识的树立和强化,也回应了文化承载地的社会关切和发展诉求."固本""汇源""跨界"是嘹歌文化重构模式中的鲜明特质,对当下民族传统文化重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等场域交织而成的生态系统中梳理壮族嘹歌文化的重构规律,认为嘹歌文化重构呈现出"传承—创新—再融入"的模式特点,其中,以传承干预为起点,形成了多元共生的传承干预群体和相持互制的传承干预格局;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推动了传承群体从"单一我者"到"我他融合"、文化形态从"生活方式"到"区域品牌"、社区功能从"乡村秩序"到"城市纽带"的发展与转变;以乡土融合为导向,既注重文化持有者主体意识的树立和强化,也回应了文化承载地的社会关切和发展诉求."固本""汇源""跨界"是嘹歌文化重构模式中的鲜明特质,对当下民族传统文化重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有利于让世界认识更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华文化。文章以“歌者”“乐队”“节庆”“书籍”为线索,分析现代背景下壮族嘹歌文化的传播规律,并以嘹歌为例探讨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问题,提出在传播环境层面理顺“乡土交流”与“世界共享”的关系,在传播机制层面理顺“在地传承”与“跨界传播”的关系,在传播方式层面理顺“文化守正”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对当下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乡贤文化孕育于中国特殊的传统农业社会,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的世代延续和发展。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需要挖掘并传承创新乡贤文化,以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因此,我们要通过营造"三治"相结合的新乡贤文化建设环境、构建新乡贤文化建设的多元主体、搭建新乡贤文化建设的多样载体、完善新乡贤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这四方面举措积极推进新乡贤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乡村人才培育是保证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更是新时代国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议题。韩国新村指导者的培养呈现了以新村指导者为中介而引发的村庄内生活力萌发的基本过程,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由于中韩在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农业特征、历史文化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韩国乡村振兴的这一经验路径可作为一种难能可贵的研究样本。中国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伴随着乡村空心化难题,本地人才缺乏,致使外部援助难以内化。以韩国新村指导者培养的生发过程为研究素材,对在地乡贤作为现代与传统的冲击与弥合点、乡贤内外双重合法性权威的来源,以及基层党组织与在地乡贤的职能分工等方面进行考察,提出化解乡村空心化难题的各项措施,能够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人才培养提供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乡村文化振兴,就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繁荣农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梅州客家山歌是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同时也是梅州客家人的精神文化载体,其思想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是客家精神之所在.在梅州地区开展了以客家山歌为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调查研究,从而更深入全面地... 相似文献
7.
8.
9.
乡贤文化的地域性、 崇善性、 亲缘性和政治性特质并未随时代变迁而发生改变,奠定了其在当代乡村振兴中的伦理道德基础和社会心理基础.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有必要通过充分挖掘地方乡贤文化资源、 赋予乡贤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创新乡贤文化宣传载体、 大力培育新乡贤群体以及完善新乡贤参与机制等途径来传承和创新乡贤文化,进而发挥其在重构乡村文明秩序和凝聚乡村振兴力量中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0.
传统节日,作为传承民族精神,维持民族文化的基本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民族习俗;因而如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便成为当前我国文化发展繁荣的重中之重.本文籍此,首先阐述了传统节日文化建设的意义,解决了为什么要保护传统节日的问题;其次分析了以四大传统节日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析了传统节日发展的阻碍;最后提出了保护、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丧葬仪式在当代发生了畸形嬗变,包括仪式的简化和支出的不断攀升,其逻辑在于现代性侵入和农民本体性价值失落导致的农村丧葬仪式功能变迁,即传统的孝道表达、秩序维系等功能逐渐淡化,而挣面子、彰显地位等功利性需求逐渐上升。现代性侵入背景下以孝道为代表的农村传统文化的衰落降低了丧葬仪式表达孝道的需求,“原子化”的农村居民更需要通过丧葬仪式来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地位以获得别人的关注和尊敬。农村丧葬仪式的现实嬗变与乡村文化振兴之间存在较大的张力,亟待移风易俗,重塑农村丧葬文化,倡导新时代农村丧葬文明新风尚。为此,需要激发内生动力,充分发挥村两委以及“红白理事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构建村民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其中,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柱。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农民传统价值观念淡化、乡村文化产业模式单一、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缺失、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日益萎缩等问题。因此,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要从现实问题出发,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建构乡村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激活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动力以及推进乡村文化生存空间的保护,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社会转型背景下,要通过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需要的不仅是经济的配合,同时更应该是城乡文化的共振。本文回顾了城市社会学理论从城乡文化类型化到城市文化差异性的视角变化,总结了中西方城乡文化的内在差异。从我国城乡之间历史文化的内在联系以及当下的转型背景来看,乡村发展应该在尊重城市与乡村差异的基础上,关注乡村实际,打破城乡文化对立,实现乡村振兴。其中,社会参与是城乡文化融合的重要推动力,而数字科技发展为之提供了有利契机。 相似文献
14.
网络直播电商行业作为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新业态,近年来在培育新消费群体、提升消费水平、创造多样化的自主就业机会等诸多方面表现得十分亮眼,不仅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新平台,为我国乡村创业领域提供了众多创业与就业机会,更为打造我国经济全新增长点做出了贡献.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起步阶段,我国要主动适应互联网经济发...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对既有研究传统中功能视角的延续,基于对鄂中地区H村老年人协会的考察,立足于村庄,结合当地老年人群体的生活处境,来分析老年人协会对老年人社会性福利的增进。本文认为,老年人协会对老年人社会性福利的增进主要体现在空间福利上。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村落中的公共空间趋向解体以及既存公共空间的性质发生变化的情形下,老年人处于一种空间性的边缘位置。老年人协会则是一种以组织化的方式,将老年人聚集在一个固定的空间之内,为老年人提供了一种空间上的保护机制,从而促进了老年人主体感和价值感的提升。老年人协会的文化建设等功能作为空间福利的溢出效应,丰富和充实着老年人协会的意义和功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一个基督徒较为集中的村庄的田野研究, 探讨了乡村中学生基督徒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化过程中,由于同时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基督教文化和科学文化而经历的文化冲突和由此引发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发现,宗教风俗的冲突给中学生基督徒带来的文化冲突较为普遍,不过,中国人集体主义取向的应对模式,“人情”大于“神情”的宗教观,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解这些冲突;对中学生基督徒来说,初中时期是一个转折期,学校主导的科学知识得到更多的认可,对宗教知识产生了疑问,随之信仰产生了分化。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衔接实践经验,探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中产业兴旺之路,对西部极端自然条件下的其他地区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皖西南K镇的实证分析,发现小镇青年退城入乡的现象较为普遍,他们身上的就业创业、 技术创新、 良好教育、 环境意识与后备力量等群体特质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愿景高度契合.但在参与乡村建设的过程中,繁杂的角色期待、浅层的社会融入、 脆弱的社会支持体系与生活世界的殖民化等因素,造成了小镇青年无我化吊诡、风险化区隔、孤独化表征与内卷化倾向等理想偏差.最后从青年群体本身、 政策供给和社会支持等角度提出了小镇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9.
广大乡村是推进清廉建设的主阵地之一,做好乡村清廉文化宣传工作,打造干部清正、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清廉乡村,能为高水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保证。文章基于拉斯韦尔“5W模式”,对广西乡村清廉文化宣传现状进行研究,发现目前广西乡村清廉文化宣传有较好的基础,但仍然存在宣传主体能力不足、对宣传内容的整体重视程度不够、宣传方式相对单一、宣传对象意识水平和参与程度有待提高、宣传收效未达预期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多元化建构宣传主体格局、聚焦清廉乡风和清廉家风宣传、创新清廉文化宣传方式、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度、增加投入强化宣传效果等建议,为加强乡村清廉文化建设、助力清廉广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以空间来建构社会的,世俗秩序是生命空间的仿制,是"天上人间"的同构。中国古代的空间观念源于对天地运行和物理形态的感知与思索,以"北极星"为中心的组织严密的天体秩序和四方隔绝的地理位置启迪了中国人,"天圆地方"、"天尊地卑"成为对生命空间的抽象概括。空间秩序成为社会结构的模板,"天人合一"成为社会建构的"元叙事"。空间的垂直度体现为天、人、地的排列,"天"成为掌管"人"和"地"的至上权威,反映在社会设置上就是等级制度的建立:皇帝、官僚、百姓形成了垂直的社会等级结构。空间的水平度体现为"尚中"观念的确立———皇权为最高权威,"中国"成为华夏乃至世界的中心。以"尚中"与"差序"为核心理念,中国人建构了从物质空间到理念空间、从政治空间到文化空间、从私人空间到社会空间高度一体化的空间秩序,实现了社会的高度整合。中华文明的孕育、产生与发展都与中国古代的空间观密不可分,对空间观与社会秩序二者关系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厘清中国社会的原初形态,从而借助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元素来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