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基于对流动摊贩的个案研究,对城市的社区治理做了一些初步探讨。摒弃过去单纯研究社区治理的视角,站在流动摊贩这类弱势群体的角度,对其有了新的认识。流动摊贩对城管或物业管理的态度以及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双赢”,关系到城市社区治理的完善,关系到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和谐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良好的城市社区治理,是处理好流动摊贩问题的关键,是维护城市弱势群体合法利益的前提,也是保证整个城市繁荣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4,(12):128-134
明清之际,松江府一带商品经济发展全国领先,开埠以来的上海更一度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贸易城市。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摊贩治理问题逐渐提上日程。清朝末年,上海地方当局借鉴租界西方市政管理经验,开始局部性整顿摊贩,到20世纪20年代已出现比较完备的专门性摊贩治理规章;进入30年代,政府对摊贩组织管理加强,对摊贩活动限制亦趋严格;抗战胜利后,当局对摊贩的干预空前强化,政府厉行取缔摊贩,导致摊贩与政府的矛盾空前激化,终于酿成暴力事件,地方当局对摊贩的治理进入弹性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3.
冲突与平衡:摊贩生存与城管执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管与流动摊贩的冲突本质上是生存权与城市管理秩序权的博弈。以国外治理摊贩的经验为借鉴,中国城管执法首先应保障摊贩的生存权,明确流动摊贩的合法性地位,并赋予城管综合执法权,以顺应行政权的运行规律,在摊贩生存与城管执法中实现平衡。  相似文献   

4.
城市流动摊贩管理:治理模式的转型与实现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流动摊贩管理难的根源在于传统治理结构和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对传统的治理结构及其治理框架进行流程再造,即构建一个包括市民、社团、摊贩、社区、城管、政府6种力量为一体的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模式,以促进摊贩经济、城市市容与百姓生活之间的相容和和谐。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城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城市治理的核心目标是维护空间正义;新时代城市治理以促进空间产品分配正义为基点,在对空间环境和社会关系的治理中建设美好美丽的空间场所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发展正义;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为指导,探索新时代城市治理的过程机制和方式方法,切实推进人民群众的空间分配正义、空间协商正义和空间关系正义.  相似文献   

6.
国家治理现代化命题的提出,意味着我国已经将治理现代化问题纳入到了一个自觉的过程中.那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创造性空间来自哪里?这是一个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总体来看,西方国家治理现代化虽然经历了启蒙运动的伟大设计,但在其行进的过程中,却走上了价值理性失落的方向.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课题是在人类社会全球化、后工业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应当从时代背景和中国国情出发,把正确的价值导向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才能发掘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创造性空间.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出现了多次空间分割,主要包括社会空间与自然空间的分割、城市空间与乡村空间的分割、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分割等。当代社会是空间分割多重化、聚集化的社会,空间分割造成的社会问题甚多,且呈现出一种整体化、体系化、集中化的特征。面对多重空间分割造成的多种社会问题,我国必须大力创新社会治理,切实坚持社会的系统治理,高度重视社会的整合治理,积极引进社会的协同治理,全面推进社会的综合治理,以推进我国的平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王世龙 《理论界》2023,(4):64-69
历史名人资源开发,使得原有空间的边界和疆域不断打破、重组和拓展。本文通过对历史名人资源开发的空间解构和重构,综合运用逻辑演绎法、空间分析法、实例检视法,诠释了从空间生产走向空间治理的逻辑脉络。研究发现,历史名人资源开发,作为空间分割的补位,其本质是一种对物理空间、精神空间、社会空间的空间贯通。研究认为,历史名人资源开发的空间治理,超越着“历史与现实的对抗”,孕育出让资源活起来的新场面。  相似文献   

9.
明确契约关系是企业治理效率得以体现的重要保证,但以股权为核心的单边治理,不仅没有减少经理人的道德风险,相反还引发所有者自身道德风险.研究发现,公司治理中两个层面的剩余空间客观存在,使双向道德风险消解成为可能,委托代理关系在弹性治理的指向下,有望形成新的均衡.  相似文献   

10.
过渡型社区是由传统村落向现代社区的转型样态,具有“亦城亦乡”特征。过渡型社区居民面临着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的空间适应,空间形态重构推动治理模式转变,因此基于“空间—治理网络”分析框架,研究过渡型社区的空间重构与治理转型。一方面,过渡型社区空间重构包涵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和公共空间的转变过程。另一方面,过渡型社区治理转型以“主体-策略-关系”的内在逻辑,一是通过治理主体重组形式,重塑治理权威和整合治理资源;二是运用网格化治理,重视居民服务诉求,提升社区治理效率;三是加深社区治理关系,形成具有居住空间同质性和社会交往需求性为特征的“微共同体”。过渡型社区治理应以提升居民生活满意感为重点,构建新型治理共同体,再造社区治理新秩序。  相似文献   

11.
沈承诚 《学术界》2022,(10):29-37
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中国现代化呈现为“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的结构化空间转型,辅之城市“增长联盟”对城市空间的逐利经营,城市内部空间分化问题日趋严重。如何在空间上消解阶层身份符号,促成话语融合,是国家空间治理的难题之一。传统现代性在空间分化治理上的功能困顿主要表现为:资本贪婪本性带来的积累危机引致空间极度扩张和残酷剥削、现代性对城市空间的形塑会抽空人类意义而带来人的异化,这些相应促成空间政治的兴起。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空间政治运行的核心行动者,以西部大开发、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等为代表的国域空间治理已彰显出巨大效能,而城市内部空间分化治理需要地方政府实现从经济建设向公共服务转型,同时以央地税源配置调整和税种结构优化来逐步减弱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形成良性可续的地方财税体系,并在城乡有机融合、基础性民生公共产品均衡配置和城市科学规划等向度上促成空间分化的消解。  相似文献   

12.
区域一体化既是全球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中国发展的内在诉求。文章从空间社会学视角审视和反思长三角的协同治理,在“时空压缩”与高频流动背景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存在空间规划与协同化空间实践不相匹配、行政壁垒型塑下社会空间疏离以及文化认同不足导致心理空间分化等空间困境。基于此,文章提出以长三角五大都市圈的协同治理为切入点,倡导在都市圈地理空间一体化的前提下完善多重空间的重构,将空间作为治理工具与治理资源,建构都市圈协同发展的空间治理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虽取得巨大成就,但在空间治理诉求下存在结构性偏差:重点环境要素治理路径下的法律机制难以因应环境污染的多介质传输与空间转移特性,分散保护多个环境要素的制度体系难以保障整体环境质量;特殊区域治理路径下的法律机制存在区域划分交叉重叠且未形成整体性空间结构的不足。环境治理对象从环境要素到环境空间的拓展、环境治理目标从控制不法行为到保障环境质量的转型,使得环境治理的空间转向成为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改革目标。可以从构建场所空间规则和完善领域空间规则两个维度,综合推动环境空间治理的立法创新。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社区空间生产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载体和治理现代化方向。然而,部分社区的治理并未形成社区空间、公共资产和生活权力相互促进的良性结构,导致治理失败。通过建构“资产-空间-权力”三维“空间结构化”的理论框架,解释社区治理中空间生产从“结构性二元”到“结构化二重”的逻辑演变,可以看出其失败原因。成都市Q社区作为社区治理空间生产的成功案例,其空间从生产到再生产的演变体现出资产增殖对空间表象的符号性生产,空间再生对空间实践的赋权性表达和权力共享对表征性空间的能动性反思的“结构化”逻辑。这要求社区治理中的空间生产需要实现资产建设为基础的社区治理,进行以社区服务为核心的空间实践,建构以空间正义为导向的人民权力。  相似文献   

15.
蔡晓梅  何洁 《学术研究》2023,(11):63-69
从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提升乡村居民幸福感成为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为提升居民幸福感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打开乡村基层治理的黑箱提供了新的理论智慧。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的方法,基于基层治理视角,可提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维度以及影响居民幸福感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第一,物理性空间、权力性空间和意义性空间是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3个核心维度,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实践,展演了乡村高质量振兴的成果;第二,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开放程度体现了乡村基层治理水平,是影响治理效能的效应边界;第三,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通过地方依赖和情感认同的双重治理机制而实现。研究强调了乡村振兴的“文化之治”,丰富了基层治理的实践意涵,提供了造福百姓的学理路径与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张富  吴新叶 《兰州学刊》2004,(3):184-187
就农村基层治理而论,村民自治在推行中遇到的困境归根结底是制度化的问题.农村制度化改革的根本是在国家和农民之间寻求一种制度的平衡.文章通过对于农村治理路径的分析,提出村民自治的制度化目标是建立一种保障农村自主性与自治性空间的存在与成长的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17.
在近代中国城市社会,市民日常生活所需为摊贩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摊贩则成为城市的流动风景,装点了城市之声、城市之味和城市之乐.流动摊贩花样百出的叫卖声、招徕生意的器具声宛若城市的交响乐,滋润着五味俱全的城市味觉,形塑着城市品牌与市民品味;流动摊贩售卖货品,又身怀生存绝技,表演街头艺术,丰富了城市大众娱乐,增添了都市的草根色彩与平民精神,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与城市大众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城市治理:空间、正义与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尚建 《学术界》2012,(4):42-48,283,284
在世界范围,城市的扩张、更新与改造带来了空间的再生产。城市治理本身就建立在空间的再生产之上。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批判了资本与权力对于城市居民既有权利的剥夺,也批判了城市对于农村的掠夺,再一次从现代性的层面批判了资本主导下的城市权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城市政府开始获得了相对农村政府的凌越地位,并主导着城市乃至区域性的治理,城市治理必须直面空间理论的批判与反思,并致力于重建社会空间、完善区域性正义供给、减少社会排斥之重任。  相似文献   

19.
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和数字治理三个维度54个指标构建了中国大陆省级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并基于2005—2019年30个省份的数据,探究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差异特征与动态演进。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总体速度较快,其中数字治理增长速度最快,但省际之间发展差异较大,在空间上呈非均衡性分布态势,其中区域间差异是构成数字经济发展总体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平均贡献率达63.2%。随着时间推移,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正逐年减小,但近年来收敛速度有所放缓。此外,各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空间分布上呈高—高集聚、低—低集聚态势,且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相邻能够提高本省份数字经济向更高水平的转移概率。因此,实现地区与省际间数字经济的包容、普惠、协调与互促发展是中国数字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与内容。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上海摊贩人数众多,行业分布广泛。作为一种古老的商品交易形式,摊贩之所以能在号称国际化大都市的近代上海继续存在和发展决非偶然,首先,城市人口的增多和市民消费水平的多层次化为摊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其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不断强化,加速了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和摊贩队伍的扩大。第三,开埠以后"重商主义"价值观念的驱使,也是近代摊贩不断发展的一个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