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今日南国》2010,(5):47-47
盘王节是瑶族人民纪念祖先的盛大传统节日。新中国成立前,各地瑶族过盘王节的时间不一致,一般在秋收后至春节前的农闲时间举行,分定期和不定期两种。1984年8月,“盘王节”被议定为瑶族统一节日,并将过节的时间定为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得到了国内各地瑶族同胞的认同。至此,各地盘王节的时间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2.
以生活于桂北地区华江瑶族乡的过山瑶婚礼彩话为调研对象,分析其传承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认为华江过山瑶婚礼彩话的活态传承与民间礼俗紧密相关,它建立在渲染仪式氛围、抒发人民群众情感和强化族源记忆等现实功用的基础之上,有赖于传承人的延传、创新以及多元媒体的传播。华江过山瑶婚礼彩话活态传承机制是契合过山瑶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重要支点,也是协调社会关系与保护文化多样性可供选择的模式。对华江过山瑶婚礼彩话活态传承的拓展研究,有利于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3.
以青岛地方小剧种“柳腔”为例,从文化认同角度关注地方小剧种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文化认同与地方小剧种活态传承的重要关系,并提出以尊重地方文化属性为前提,打造戏剧精品力作,彰显自身特色,利用新的媒体形式吸引年轻观众群体,使地方小剧种充满新的活力,大力开展地方小剧种的跨界传播,为地方小剧种开辟出一条新的传播道路,为地方小剧种的活态传承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高速现代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存续面临着多重困境,谋求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成为备受社会和学界密切关注的问题。作为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情的传统戏曲形式,黔剧在二百多年的发展中曾数次遭遇生存危机,但是,黔剧从业者在面对危机时采取了积极适应变化了的文化生态环境的自我更新中,于困境里重获新生。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活态传承的典型案例,深刻地揭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急剧变迁的社会时,应该以积极主动的自我调适和自我革新,才能获得持续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以胶州市三个有代表性的秧歌发源地的调查,可发现胶州秧歌基本处于活态传承状态中,但其活态传承过程中也还存在社团建设不足、传承队伍断链、缺乏必要的基层文化工作者等问题。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介入的秧歌社团经营管理模式,完善胶州秧歌传统的"安锅"传承方式,营造适宜胶州秧歌活态传承的社会人文环境,加强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的建设,是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完善胶州秧歌活态传承机制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优秀民间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因,它虽具有“根”文化的特质,但却并非强势文化,尤其在青岛这样现代时尚的滨海城市,由于种种原因制约与影响,一些传承了数百年的优秀民间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只有拥有成体系的民间文化传承人队伍,才能使该项民间文化遗产保持“活态传承”的状态。当前迫切需要为现有的优秀民间文化遗产建立活态传承机制。  相似文献   

7.
泰山石敢当文化是山东省泰山地区独有的文化资源,它是由泰山石敢当风景区中石敢当元素文物、传说和民俗组合而成。泰山石敢当文化凭借独特的意义和象征价值成为泰山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活态传承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探讨泰山石敢当文化的价值、传承阻碍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传承对策。  相似文献   

8.
大运河沿线分布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实现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利用,不仅是当代非遗保护的目标指向,也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关键要素.位于京杭大运河南端终点的杭州拱墅段,在探索大运河非遗活态传承利用的路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有效地盘活了与非遗相关的地方经济发展业态,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并带动了区域百姓就业,其经验对于运河沿线其他地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施的背景下,一些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与保护,并在新环境下得以再生产。受到当地政府资助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首届五冲瑶盘王节,展示了当地瑶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还盘王愿。盘王节过程包括展示性庆典、还盘王愿、民众活动3个方面,未变要素与已变要素两个方面反映了还盘王愿仪式在盘王节中的再生产过程,显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背景下民族文化再生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构建生活空间与社会网络是我国广大乡土社会的基本形貌。仪式庆典对传统村落以及区域社会、文化整合起着重要作用,其中,社区参与模式和村落整合程度密切相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水滨村平地瑶盘王节采取政府引导、瑶学会指导、村民主导三位一体的模式,产生了持续而广泛的影响。三排六姓村落成员自觉、有效、充分的社区参与,不断传续、再造村落社区关于族群迁徙和盘王崇拜的集体记忆,增强了村落共同体的凝聚力,促进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目的在于存续"活态传承",这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准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不同,保护其活态传承的方式也不一样.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生产"、"表演".打着文化遗产"原生态"旗号进行商业性炒作是个误区.  相似文献   

12.
云南瑶族传统婚姻的缔结、婚礼以及婚姻伦理等方面均受到了其主要宗教信仰道教的严重影响 ,宗教因素是其传统婚姻中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行的人民调解制度,是继承和发扬中国民间调解的历史传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的法律制度。2008年4月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在一起相邻排水纠纷调解过程中,借鉴瑶族传统的纠纷处理习惯法,吸纳瑶族固有习惯法的现代价值,圆满地解决村民之间的冲突,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这表明瑶族习惯法在当代中国纠纷解决中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大瑶山瑶族在解放初期大面积开荒种地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当地政府在改革开放之后及时采取措施帮扶瑶族发展经济林,瑶族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本文以下古陈村为个案,详细论述大瑶山半个多世纪的经济变迁历程.  相似文献   

15.
教育大众化 ,使职业技术教育功能凸显 ,法国瑶族是从刀耕火种中走出来的一个族群 ,在迷茫中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族群生存的法宝 ,进而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族群发展的充电器 ,从而进化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族群 ,这个例子给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棕包脑”作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瑶族文化的多样性与价值认同。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湘西南瑶族“棕包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棕包脑”融入了梅山武术的动作形式和蚩尤文化神韵,原始、神秘的舞蹈动作,孔武有力。当前,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城市文明的扩张,瑶...  相似文献   

17.
文章引入生态博物馆保护更新理念,以黄山市休宁县木梨硔山地传统村落为例,从地理特征、村落各层级空间、原生态资源、山村旅游业态发展四个方面分析木梨硔村生态博物馆营建的适宜性,归纳营建问题和困境,提出培养原住民自下而上的文化自觉意识、创建乡村记忆中心、挖掘适应现代需求的山村地域产业、完善法律法规、展开村落空间保护性设计更新实践等对策,以期为我国山地传统村落发展迈入良性循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引入"生态博物馆"保护更新理念,以黄山市休宁县木梨硔山地传统村落为例,从地理特征、村落各层级空间、原生态资源、山村旅游业态发展四个方面分析木梨硔村"生态博物馆"营建的适宜性,归纳营建问题和困境,提出培养原住民"自下而上"的文化自觉意识、创建乡村"记忆中心"、挖掘适应现代需求的山村地域产业、完善法律法规、展开村落空间保护性设计更新实践等对策,以期为我国山地传统村落发展迈入良性循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瑶族是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居住在我国南方的民族。本文通过对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瑶族村规民约的分析,指出受到瑶族固有习惯法影响的六巷瑶族村规民约与国家制定法基本一致,瑶族村规民约与国家制定法也存在冲突和矛盾方面,需要加强瑶族村规民约与国家制定法的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