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市金山区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主导下聚焦村落自身文化和艺术基因,将其特色的农民绘画艺术创新运用于当代语境,助力乡建事业。通过对近几年金山地区开展的吕巷镇壁画村项目、农民画村文化活动、枫泾物产品牌形象设计等农民画赋能当地乡建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可明确其“内生型”艺术介入乡建的探索理路和实践模式:运用农民画艺术语言打造壁画等公共景观,助力乡村环境美化以及旅游资源的打造;拓展农民画艺术实践的公共性和教化功能,促进乡村美育和文教宣传活动落地;将农民画绘画元素和图式运用于乡村物产包装等视觉设计,打造地域性品牌形象,实现本土艺术的跨界延伸和传承发展。上海市金山区以本土艺术为纽带构建起了生产和生活相互联动融通的特色乡村生态结构,对其艺术乡建“金山经验”的梳理能为当下长三角地区乡村振兴事业以及民俗文化传承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理路。  相似文献   

2.
当今时代,墙绘艺术在改善村容村貌、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塑造新时代的乡村视觉符号既可以美化乡村环境,又能够提升乡村文化自信,进而促进乡村文化品牌的推广,推动乡村振兴。研究围绕目前乡村墙绘存在的缺乏原创性、现实基础、时代性以及系统规划等问题,通过对乡村墙绘案例和文献进行整理剖析,探索墙绘在艺术乡建中的应用路径,以求用艺术为乡村赋能,进一步推动墙绘走进乡村的公共文化生活空间,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一直是主流趋势,但也有一些青年大学生逆流而上,投身乡村建设事业,成为乡建青年。他们的行为不只是出于朴素的情感,而是有着一整套理论体系的支撑。他们反思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带来的负面后果,试图反其道而行之,在农村探索出另类发展模式。乡建青年的理想情怀令人钦佩,但他们的做法往往忽略经济规律而屡屡受挫。从唯物史观来看,分工深化和生产社会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反思市场化造成的生产社会化不能走向美化前现代的个体小生产。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反思传统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也不应该走向否定工业化和城镇化本身。乡村振兴不是要反城镇化,而是要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毛泽东《才溪乡调查》中的8村回访调查,详细描述了85年来这8个村的境域、村域经济结构及农户生计方式的变迁;新时代才溪镇村经济持续发展,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治理独具特色,农民生活富裕,为中国山区长远发展、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新路径:一是基层立足实际,开创基层党委、政府、人大、村民自治组织、村民代表协同共治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二是保障村级组织和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走出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和乡村两级农民集体收益分享的新途径;三是激活现有资源,利用其生态、旅游等优势,助力苏区乡村经济的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这既是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也是对百年乡村建设思想的传承和创新,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确保我国能够基本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可见,及时运用百年乡村建设连续统的视角对乡村建设行动进行系统剖析,具有高度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因而必须重点把握我国从乡村建设运动到乡村建设行动的百年发展脉络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内在逻辑、潜在风险、基本原则、主要路径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3—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可以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且全国市场统一度每增加1单位,乡村振兴指数大约增加0.7423个单位;相较于中西部地区,这种助力作用在东部地区更加显著。乡村振兴分项检验结果显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可以有效促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生活富裕,且对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的促进作用最为突出,但对治理有效的影响尚未显现。机制分析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可以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和农村创业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数字空间是数字技术在推动社会治理数字化过程中产生的全新的虚实共生空间,其互动性、融合性、扩展性、共生性等特质与社会关系的去中心性、目标的可及性、信息传播的高效性、动态演进性等运行机理,改变了乡村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与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形构了依托信息技术推动发展的新型发展格局。数字空间是一把双刃剑,在动力、资源、组织等方面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也会由于信息资源的非均衡扩散、数字身份的符号化、部分主体参与能力的弱表现性等局限,难以为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多元动力系统、构建乡村社会文明秩序、促进乡村治理转型。理念、技术、政策是影响数字空间应用开发的核心要素,要深入实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就要树立以农民为中心的价值目标,建立均衡、包容、共享的数字空间;提高信息技术的普及率及农民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提升信息技术在数字空间的渗透率;优化政策体系,为数字空间发展构建良性运行的生态环境,从而提高数字空间与乡村振兴的适洽性,更好实现数字空间对乡村振兴的赋能效应。  相似文献   

9.
数字乡村建设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有机组成,利用技术赋能释放出均等化的市场机会,重新统筹城乡关系,并使得多元化、大众化的主体共同参与乡村振兴,可有效提升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发挥信息惠农的作用。要实现数字乡村有效赋能乡村振兴,应从数字乡村对“乡村经济、乡村生态、乡村文化、乡村政治、乡村主体”五个维度的赋能机理出发,明晰数字乡村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直面影响数字乡村建设的“内源性阻碍、要素支撑不足、发展机制有待完善”等方面的现实困境,构建“产业优先机制、协同联动机制、要素支持机制”等机制并进行优化,构建与数字技术相匹配的高效平台与能有效激发农民主体内生动力的体制机制,高质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实现数字技术对于乡村振兴的精准赋能。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主要探讨全盘西化的代表人物陈序经的乡村建设观。在20世纪30年代乡村运动接近尾声之际,陈序经秉其西化立场对乡建运动展开激烈的、全面否定式的批判,并提出了以工业化为前提、以都市化为起点的正面主张。本文在论述陈序经乡村建设观及其引起的乡建论战的基础上,对陈序经乡建观的得失作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我国乡村建设探索至今已有百年。百年探索中,农民教育始终是助力乡村建设的关键举措,乡村建设也一直以农民教育为重要抓手。百年回眸,农民教育助力乡村建设的演进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助力挽救乡村与拯救民族阶段(1949年以前)、助力恢复与发展乡村生产建设阶段(1949—1977年)、助力乡村全面改革阶段(1978—1999年)、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2000—2011年)、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阶段(2012年至今)。这一历程演进揭示出农民教育的逻辑机理:新时代,农民教育在逻辑机理上要一以贯之,在科教兴农、农民“精神重建”与“理想再造”、农民综合素质素养提升、农民政治认同感增强与主体性激发、农民生态环保意识培育上推进乡村振兴。同时基于已有经验,从思想、理论、制度、体系以及行动上,探索更好的服务乡村振兴大计、民族复兴大局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农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形态,数字经济向农业农村渗透将产生产业发展、生态优化、文化整合、治理规范和增收致富五大效应,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存在乡村数字化转型能力弱、数字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数字化素养偏低、数字化人才匮乏四方面的因素制约,应从加快提升乡村数字经济能级,筑牢乡村振兴产业基础;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推动资源要素下乡聚集;培育乡村数字人才,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打造数字经济平台,拓展乡村数字应用场景等方面,持续推动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比较权威和主流的观点,但反对的声音亦未销声匿迹。近30年来以张国光、石昌渝等为代表学者提出的嘉靖说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并得到不少学人的响应,大有取代元末明初说之势。文章在爬梳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学术史的视角对嘉靖说的学术源流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回顾和反思。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27个省份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组态效应分析入手,探究金融、供应、农机、科技、销售、信息等6类生产性服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组态构型及作用方式。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无法通过单项服务达到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目的,而是以组态形式发挥作用;农机、科技和信息服务是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条件,在不同组态路径中起到主导作用;生产性服务业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可归结为:科技+信息主导型、农机+科技+信息主导型、科技主导型、农机+信息主导型。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农林高校开展“耕读教育”既是深化劳动教育的内涵延伸,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自觉。只有将“耕读教育”置于社会结构中,探讨其赋能乡村振兴的功能发挥,才能避免其陷入“工具理性”凸显、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衔接不足、政策支撑体系不完善、资源流通不畅的泥沼。为此,农林高校“耕读教育”赋能乡村振兴,要探索“五维一体”的新内源性发展模式,激发内生性力量与外部支持系统两股动能,以技术赋能、协同育人、观念重塑、场域变革和秩序重构全方位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与组织振兴。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强国的总抓手。农牧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参与者、受益者和评价者无疑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充分发挥农牧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体性是实现农业强国目标的根本力量保障。当前,激发农牧民振兴乡村的内生动力,要着力破解农牧民在参与乡村振兴中表现出的自主性不够、能动性不足和创造性不佳等问题,需要打破农牧民主体角色降格、主体性体认不足、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自身能力较弱等现实藩篱,进而优化农牧民的主体实践空间,增加农牧民与乡村振兴成果的利益粘度,升级乡村人力资源体系的“造血”系统,以此重塑农牧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体性,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汇聚人民力量。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资源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目前,红色文化资源赋能河南乡村振兴面临诸多难题。一是红色文化资源挖掘深度不够,缺乏协同联动机制。二是红色文化资源转化力度不足,缺乏特色品牌。三是红色文化产业前瞻性谋划不足,产业链条不完整。为使红色文化资源更好地赋能河南乡村振兴,相关各方应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协同开发,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动力;加强红色文化研究平台建设,彰显乡村振兴的红色文化标识;打造红色文化产业“金字招牌”,促进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野调查分析乡村振兴实践对农民生计能力的改善机制。研究发现,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基于乡村既有的旅游资源、生态资源、务工资源、政策资源等不同类型的资源禀赋,以及不同的生计资本,由此型塑出农民不同的生计类型。然而,乡村资源禀赋并不总是直接对农民生计构成正向推动作用,也可能会对农民生计带来潜在性威胁。因而,如果要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禀赋的优势来提升农村生计能力,需要以乡村治理体系创新作为中介机制。通过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规避生计风险,并挖掘利用乡村的优势资源,进而促成农民的生计赋能。由此,研究揭示了生计赋能的内在逻辑在于兼顾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整合内生性资源和外生性资源,融合外源式发展和内源式发展的路径。在具体策略上,要厘清的政策、主体、网络和资源等乡村社会治理要素以助力生计赋能。  相似文献   

20.
乡村建设的政策嵌入、空间重构与技术赋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与乡村发展不充分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借鉴世界乡村复兴的成功经验有着内在的必要性。文章以"嵌入性"为分析视角,基于政策文本分析,从"政策—空间—技术"三大维度重点考察了法国乡村建设的行动逻辑。研究发现,法国乡村建设主要遵循三条规律:在本原性层次上,通过多元化的"政策嵌入"营造积极的乡村复兴环境,进而达到清除弊害政策、破解建设壁垒以及增强乡村复兴内在动力的目的;在实践性维度上,通过产业集中、中小企业转型、地域功能分类的"空间嵌入"策略,推进乡村要素资源的重组与优化,进而增强乡村空间的整体性治理能力;在方法论层次上,通过多类"技术嵌入"乡村空间,以达到再造乡村复兴手段与"主体赋能"的根本目的。因此,营造网络化的乡村政策环境,推进乡村的"分类振兴"与"适度集中",以及强化技术驱动下的数字乡村建设,是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