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了社区矫正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与精神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社区矫正青少年在客观社会支持、主观社会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方面显著弱于同龄常态青少年群体;在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中,社会支持利用度是直接影响社区矫正青少年精神健康的重要因素,同时它还是客观社会支持和主观社会支持影响精神健康状况的中介变量.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若干完善社区矫正青少年的社会支持体系及提升其精神健康状况的政策和服务建议.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社区矫正是通过社区组织对青少年罪犯进行社会化教育,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使其适应并顺利回归社会的过程。社区矫正的过程、社区矫正的效果取得都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青少年自我因素、家庭因素、同辈群体因素和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风险社会背景下,人工智能分别在价值层面与制度层面给传统刑法带来巨大挑战。在价值层面,人工智能的应用动摇了刑法谦抑立场的社会根基,削弱了刑法谦抑立场的功能。在制度层面,刑法在人工智能的不同发展阶段各有挑战。弱人工智能阶段中的刑法在罪名设置、量刑幅度、责任分配方面面临挑战;强人工智能阶段中的刑法在犯罪主体、责任判断、刑罚设置方面受到冲击。对此,刑法需要做出回应。在立场问题上,刑法有限谦抑的立场选择既可以保持刑法自身特质,又能适应时代发展。在制度问题上,刑法在人工智能发展的两个阶段,针对相应问题可通过增设新罪名、细化量刑幅度、加入严格责任、构建三元犯罪主体格局、探索新的责任判断方式及设计人工智能刑罚体系等措施以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4.
高速发展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变革力量,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还对社会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伦理挑战.在人工智能伦理的研究和教育中,不仅要关注学理性和应用性,更要关注人工智能作为进步科技所具有的政治性、历史性、社会性和价值性.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出发,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时代前沿问题的引领性,将人工智能伦理教育精准切入到课堂教学中,正本清源、明辨是非,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领人工智能伦理构建,形成中国特色的人工智能伦理教育体系,进一步强化大学生人工智能伦理意识,实现人、人工智能、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体现了刑罚的人道主义思想,是一种更人性化的监管方式,是通过关注青少年的犯罪人群,改善其处境,使其重新融入社会的一种措施。目前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发展比较缓慢,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论述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意义,分析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体现了刑罚的人道主义思想,是一种更人性化的监管方式,是通过关注青少年的犯罪人群,改善其处境,使其重新融入社会的一种措施。目前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发展比较缓慢,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论述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意义,分析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7.
正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现公民人格转型、提高民族素质方面负有极其重要的历史责任。面对未来的挑战,实施教育现代化,就是将人的现代化作为其终极追求,肩负起"教育照料人心魄"的使命,使受教育者"学会生活学会如何去学习,学会在创造过程中并通过创造性的工作促进发展。"现代化学校,在实现人的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8.
工读学校自成立以来在教育和挽救问题学生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等方面的不良影响,也出现了新的青少年犯罪和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和品德等问题,这对工读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J市青少年社区矫正为个案,对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支持网进行研究,在基于“人在情境中”的社会工作核心理念的基础上,认为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支持网应该涵盖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只有在这三个层面上同时着手,才能够帮助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地完成矫正任务,实现其重返社会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0.
社区矫正作为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运用的可行性方向正逐步为人关注,而人工智能在社区矫正中是否可以具备主体资格,能否承担相应责任,是这一技术应用时所产生的法律问题。通过对社区矫正人工智能运行现状及主体特征进行考察,借助主体责任价值、民法代理规则、侵权归责、刑事责任范畴四个方面辨析人工智能主体责任,合理界定人工智能的责任属性,并且注意人工智能在社区矫正中的主体责任监管、伦理道德和责任豁免三个问题,可以为将人工智能引入社区矫正奠定法律主体基础。  相似文献   

11.
偏差青少年同伴圈的形成研究及对社会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深入访谈,对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边缘化初期的生活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同伴圈是其街头生活的基本形态.偏差青少年同伴圈由玩、结成玩伴、因利益形成同伴圈、建立认同感等阶段逐步形成.同伴圈的形成反映了青少年自主性发展的内在需求,且其自主性发展具有很强的群体性、相互影响和制约性特征.以上发现,对社会工作者开展青少年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有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12.
鉴于青少年社区矫正的复杂性与艰巨性,随着青少年社区矫正的全面推广,其多元主体协同创新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多元主体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需要在社会治理理念引导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社区多元主体的协调共同参与.具体而言,以社区矫正立法为核心,建立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建立立足社区的青少年社区矫正个人负责机制;建立政府购买的矫正工作服务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范围内青少年犯罪案例的增多,采取严厉刑罚已经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类似问题。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已经在我国部分省市开始实施,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并没有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社区矫正体系,这也导致矫正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只有深入研究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并找出相应对策,才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脱离犯罪氛围,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道德教育个体适应性在本质上是一个如何提高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问题,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青少年道德教育必须遵循青少年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必须适应青少年生理心理及其道德品德发展的特点;必须通过教育引导,培养青少年的道德生活能力。同时,要完整深刻地理解其内涵,还必须注意两点:适应与引导是辩证统一的;个体适应性与社会适应性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受到来自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其违法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发达地区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比较严重,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育,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广东省部分县市为例,分析和研究了青少年的违法犯罪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教育方法,以期对违法犯罪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是全球性、竞争性、战略性技术,为经济发展、国际政治格局、社会进步等带来重大变革。伴随着基础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突破和商业应用落地,人工智能的研究已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涵盖复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设计/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中人工智能相关研究文献,首先梳理了人工智能的概念及重要发展节点,再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系统介绍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中应用及影响的国外研究成果,最后评述了该领域的研究局限与展望。结论/发现经济方面围绕劳动力、企业、产业展开,政治方面涉及政府管理、政治稳定、国际竞争,社会方面聚焦人类生活、伦理、法律、监管与可持续发展。这对于我国加快社会科学研究同技术研发应用整体推进,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现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网络媒体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有着不可估量的深刻影响,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素质教育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从培养青少年区分媒介再现与社会真实的能力等方面,加强青少年网络素养的自我内化.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技术在促进教育变革的过程中,也给教育带来不可预知的伦理风险.作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重要产物,教育人工智能系统备受推崇,但必须遵循相关的伦理原则.首先,从宏观层面探讨教育人工智能系统的一般伦理原则,即通过对世界各地相关政策文件的分析解读,明确人工智能伦理原则和教育人工智能伦理原则.其次,从微观层面探讨教育人工智能系统的具体伦理原则,即通过相关国际标准和规范的学习借鉴,明确教育人工智能系统开发与应用的伦理原则.最后,针对未来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和可能遇到的伦理挑战进行预测,并结合国情,提出我国教育人工智能系统未来发展的策略建议,即培养具备合格人工智能素养的社会公民、制定更加科学的教育人工智能系统伦理原则、构建教育人工智能系统应用过程的监管机制、重视人文关怀的情感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19.
转型期的青少年失足与犯罪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问题成因是内在心理特点和外在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化、人性化、柔性化的介入手法,可以通过个案服务、社区矫正服务和倡导性社会工作等方法有效预防和矫正青少年失足与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数理结合应用理念尚未成熟、话语主体性和权威性弱化、单向灌输教育存在数字鸿沟等三方面的现实挑战。本着技术为育人所用的理念,文章认为应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数理融合,强化价值引领,提高技术支持,使人工智能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人工智能的作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