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就生命的终极价值而言,人生就是一个从非本真的“向死而在”到本真的“先行到死”的过程。 此在唯有真正地清醒死亡,避免陷入惧死、避死的“沉沦”,才能以扫尽尘嚣的泰然姿态直面无法回避的死亡,实现超越生存本身的“向死的自由”。 从海德格尔生存本体论下的“存在”视角思考小说《凡人》中的存在与死亡问题并得出结论:作为灵性存在的人的一个伟大之处就是能够通过对“死”的洞悉,使自己成为在世的神;人既是向死而在的凡夫俗子,更可以依藉先行到死的方式超脱凡俗的肉身,凸显此在“存在”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2.
海德格尔死亡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德格尔认为 ,人的存在乃是走向死亡的存在 ,即“向死而在”。死亡是此在的终点。然而 ,作为此在的终点的死亡 ,不间断地贯穿于人的存在中。死亡是人的存在的最固有、最根本、最亲自、最本已的可能性 ,因为没有人可以代替别人去死 ,也没有人可以剥夺别人的死亡。直面死亡应成为此在由非本真状态向本真状态过渡的桥梁。承受死亡 ,体验死亡 ,“先行到死亡中去” ,勇敢地承担起责任与自由 ,这才是人的存在的本真性。只有“直面死亡” ,才能懂得生存的意义 ,才能更有意义的生存  相似文献   

3.
《钟形罩》一书中埃斯特的生死抉择与灵肉博弈契合了海德格尔关于“向死而在”的哲学思想,埃斯特力图以生命的完结和选取他人此在去理解此在的完整性,最终得以向死而在,意识到此在是自我存在的唯一选择。埃斯特的向死而在给处于社会这个无形的钟形罩下的美国女性带来希望,也赋予女性关于生命意义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此在和本有是海德格尔前后期哲学的两个关键性概念.从此在到本有的转变体现了海德格尔思想本身的发展脉络,即从生存论到存在论的转变.前期海德格尔的存在的含义是“是”,这是一个形而上学概念的残留.他从生存论出发,试图通过此在的向死存在获得本真自我,通过良知和先行的决心把握存在的意义,但最终未能成功.后期海德格尔抛弃了以此在领会存在意义的思路,提出了“本有”这一概念,实际上替代了存在概念.他用本有的时间—游戏—空间、本有之道说分别代替此在的时间性、话语性.作为源初的给予性,本有聚集了天、地、神、人,表达了人与世界的共属一体,具有超越性和主体间性,使存在的意义显现.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通过此在的日常生活沉思人的存在方式,认为沉沦是人的命运,人在沉沦中丧失了本真的自我而迷失于公众的统治之中,是一种不承担责任的存在方式。但此在能在这种迷失中唤回自我,其方式是:在畏、向死存在和在良知中回到存在的展开状态,自己对自己的存在负责任。海德格尔的沉沦与共在理论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6.
《威尼斯之死》是德国作家托马斯·曼较有影响的一部作品,它叙述了作家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在威尼斯旅行中偶遇一位美少年,深深被其吸引,着魔般地追随少年的踪迹,最后死于霍乱的经历。纵观阿申巴赫的心路历程,和海德格尔的此在、存在、大道的思想相契合。阿申巴赫的威尼斯之旅就是从沉沦的"此在"中醒悟,在美的感召下飞升入去蔽的本真的"存在",最终经由从容赴死升华到"大道"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运思如征途上,海德格尔以揭示“此在”的本身意义为出发点,直接指向:“存在为什么存在”这一令人思虑而又“遗忘”的问题。区别了“存在”与“存在者”自古希腊柏拉图哲学以来,在整个西方哲学中一直就混淆的概念。在对“烦”、“畏”、“死”这些“存在”的状态中,澄明着“此在”追寻的价值和目的,展现着“向死而在”这一思想对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海德格尔一生孜孜不倦所探求的问题就是“存在”的意义。在他看来只有“亲在”即人,才是存在的意义这一问题的提出者和承担者。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海德格尔“亲在”概念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列子·杨朱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理论建构而言,《杨朱篇》从名实入手;提出了去名任心命题。而这一命题得以成立的内在逻辑依据,是死的必然性和虚无性。正是对死在生存论意义上的深刻追问,使《杨朱篇》确立了“从性”这一个体存在的享乐主义原则。而“从性”又同时把享乐主义和纵欲主义,在精神和实践两个层面上,严格界分开来。  相似文献   

10.
嵇康生逢魏晋乱世,在“越名教而任自然”、“行不违乎道”的形上追求中,渴望达到“任逍遥”的精神境界;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却提出主体应在“畏死”的设定下拯救自身于俗世的“沉沦”之域,人只有“诗意地栖居”于“共在”的现实世界,才可在“返乡”之终途走向“主体澄明”之境。二人的形上追求与栖居选择异同共具。嵇康直面死亡的从容与海德格尔畏死而生的超越使“向死而生”被证明为哲学的永恒。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与审美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概念本身是一个悖论式的概念,它包含了内在的张力和矛盾,它可简单地分为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本文旨在对审美现代性进行粗略的概叙,以基督教时间历史观为基础,清点其在现代性结构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
"生活形式"与"生活世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概念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相比较 ,分析和评论这两位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观点的异同 ,考察维特根斯坦对现象学的态度 ,以及他在何种意义上接受马赫和博尔茨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从小说《周渔的喊叫》到电影《周渔的火车》,我们应从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化的不同受众,以及文字和图象媒介产生的不同艺术形式来阐释两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社会语言学将理想的语言模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作为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以R.Brown和A.Gilman的著名理论为出发点,以话剧对白及调查问卷为依据,对现代汉语中第二人称单数的使用规律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蒲松龄自称异史氏,是在著述目的、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诸方面与《史记》高度认同的一个标识。《聊斋志异》对于《史记》从体裁、题材、创作思想、价值观、艺术观到表现手法甚至作品编排形式的追寻是全方位的,都是以社会教化为己任追求立一家之言,都为后世留下了一道多采的人物画廊,都在文章取材与体式上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特点,都具有通过编排形式传达创作主旨的良苦用心。而最为本质的特征是都通过艺术形象表达了内心深广的忧愤。  相似文献   

17.
关于“存在”和“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 being(希腊文 estin, to on),原来没有统一的译法,五十年代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译词“存在”,近来有学者主张改译为“是”。这个西方的词原有“有”、“在”、“是”的在合一的意义,但在中文中,“存在”和“是”的意义是不同的。只有用“是”和“不是”构成的肯定和否定命题,可用以辨别“真”和“假”。巴门尼德正是由此提出认识的两条路线,亚里十多德由此制定逻辑学,牛一再分析“是”和“真”的关系。所以我们以为只有将它译为“是”,才可以正确理解西方哲学重视逻辑和科学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18.
"是"与"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语言表达"命题"或判断时,无论使用系词与否,无论使用何种起系词作用的句式,都摆脱不了先验的x=/()γ思维结构.无论在何种语言中,系词本身都没有独立的语义,只起连接主词和谓词的符号作用;而"在"或"存在"却具有独立的语义,甚至能单独构成句子的谓语.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即便在印欧语中,"是"与"在"在语义上也没有必然联系.希腊语ousia一词的语义与其说是从einai一词抽象得来的,毋宁说是借着einai从x=/()γ实验思维结构中抽象得来的.einai并没有为这种抽象提供确切的语义,而仅提供了一个方便的符号.人类语言发展趋势是清晰化和准确化,故而汉语不应像某些学者所主张的那样逆势而行,把"存在"、"在"和"有"等语义移植到一个本无这些词义的"是"字里.  相似文献   

19.
德国或法国在某个历史时间段会更加现代一点,但从整体上讲,正是这种相互交替发展的进步才使得两国相互学习互补,使两国间没有一边倒的倾斜现象.这就形成了德法两国巨大优势和两国关系紧密的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20.
自宋代朱熹以来,许多人把"百夫之特"的"特"解释为"杰出的".本文从本诗、他诗和方言等三个方面提供证据,证明"特"应训为"匹",并分析错误训释的来源和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