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圆心 《社会福利》2006,(2):54-54
在印度洋海啸发生后的一年,印度、斯里兰卡,泰国的儿童对未来满怀希望,但印度尼西亚的儿童则不那么乐观。这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对受灾最严重的印度、斯里兰卡、泰国和印度尼西亚1600多名8岁到17岁的儿童进行调查后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当人们徜徉在旖旎海洋风光中,即将敲晌新年钟声的时候,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日上午,就在离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不远处,一场南亚地区40年来最强烈的8.9级地震发生了。大地震后引发了大海啸,10多米高的海浪席卷了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马尔代夫、斯里兰卡、泰国等国家的村庄和海滨度假区。到目前已造成至少16万人死亡,50多万人受伤,100多万人流离失所,近200万人需要食物、洁净水和卫生医疗服务。海啸尽管离我们而去,但其影响是世界性的、长久的。海啸灾难引发人道主义全球化的同时,也引发了地球村公民们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审视。人类置身工业文明的怀抱里,对洪荒早已失忆,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狂热中,大肆挥霍自然资源,使地球生态失去了平衡。海洋怒发冲冠,人类积蓄千年的文明辉煌在灾难面前,摧枯拉朽,不堪一击。在印度洋的狂怒中,人类从工业的灯红酒绿中警醒过来:原来《圣经》描述的灾难就在自己身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人类其实非常渺小,只是沧海一粟,任何人类都不是自然界的对手。印度洋大地震海啸令人类一刻都有不放松自己:抛弃夜郎自大,划清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生存界线,最(?)地追求人类文明与自然文明的共生共存、和谐发展。让我们共同理智地审视,这不仅是你我的私物,而且是全人类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圆心 《社会福利》2006,(4):58-59
少年儿童,成了印度洋地震和海啸灾难中最引人关注的受害群体。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保守估计”,在迄今统计出的16万多名遇难者中,大约三分之一是18岁以下的少年和儿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一份评估报告认为,印度洋地区地震和海啸至少影响到了150万名儿童,他们中的许多人失去了父母,成为了“海啸孤儿”。至于孤儿的具体数字,目前谁也无法进行准确统计。  相似文献   

4.
1983年8月18—26日在北京、西安举行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举办的亚洲地区(中国)考古讨论会。参加讨论会的有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马来西亚、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泰国、中国等10个亚洲国家的代表和英国、美国、瑞典、日本、朝鲜的6名观察员,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居民的健康状况,分析人口的现状和动态是很重要的.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孟加拉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和斯里兰卡人口众多,并在继续增长.其中人口绝对数字增长最多的是印度和印尼.这些国家的领土总面积占全球面积还不到6%,而人口却占世界人口的25%左右.这些国家的突出特点是,平均80%的人居住在农村.孟加拉国和尼泊尔农村人口分别占全国人口的91%和96%,最近几年出现了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论中印关系中的印度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了边界问题和中巴关系外,近年来中印关系中的印度洋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这一问题之所以出现,既与冷战后印度洋地缘战略地位的凸显有关,也与印度和中国对印度洋在各自国家发展中的价值判断有关。中国为了维护在印度洋地区合法的战略利益,采取了"非直接进入"即合作的方式进入印度洋。印度认为中国是一个竞争性的大国,因此,中国进入其视为后院的印度洋被看做是对印度的威胁。从这一认知出发,印度采取了诸多措施制衡中国在印度洋的势力发展,中国的反应则较为谨慎和温和。印度洋问题不应该成为中印关系中的"热点"。我们希望未来的印度洋是合作的印度洋,而不是冲突的印度洋,印度洋问题的妥适解决,能够有益于中印关系。  相似文献   

7.
(一) 古代印度法是指公元10世纪以前这一历史时期内的奴隶制社会和早期封建社会的法。古代印度法在古代印度有着深刻的影响,对东南亚诸国如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暹罗(今泰国)、菲律宾和东亚日本有着广泛的影响,因而形成印度法系,成为古代世界五大法系之一。时至今日,印度法在印度本土和东南亚地区仍有影响。印度法系并没有消亡,特别是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8月1日至6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对接与合作共赢"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日本"和平之船"上召开。会议由日本"和平之船"、北京地缘战略研究与发展协会以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共同承办,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暨战略与和平研究中心主任苏浩教授策划并主持。与会者来自日本、韩国、越南、柬埔寨、文莱、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缅甸、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伊朗等15个国家,  相似文献   

9.
马尔代夫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aldives)为印度洋中一岛国,由二千多个珊瑚岛和岩礁组成,面积298平方公里。其东北距印度南端650公里,距斯里兰卡864公里。其最早的居民为公元前来自南印度之达罗毗荼人(Dravidians)和斯里兰卡之僧伽罗人(Sinhalese)。五世纪后阿拉伯人也来到这里,到十二世纪时传入伊斯兰教后,建立了伊斯兰教国家。有关马尔代夫的古代文献不多,主要是阿拉伯人和印度人的记述。我国史籍中也叙述到这一岛国,这是我们研究马尔代夫古代历史和中马关系史的珍贵资料。现将其中的一些地名试作考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佛塔的演化,是一本展开的佛教史,是一门艺术的类型学,是一道思辩的哲学题。佛教在历史的发展演化中形成了三大文化圈:印度佛教圈(包括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以及中亚一些地区)、藏传佛教圈(包括西藏、喜马拉雅山地区、蒙古及中国内地一些地区)、汉化佛教圈(包括汉地、朝鲜、日本等),各文化圈中的佛教都是印度佛教外传与本土文化结合的产物。对跨文化的审美文化比较来说,理解了艺术的原形态,就更能理解它传播到其它文化以后演变出的新形态的意义。佛塔在汉地,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但汉塔无论在艺术形式和象征意义上都与印度佛塔大不相同,本文主要论述印度佛塔形式和意义,及其在印度佛教圈的南亚和东南亚的演变,这会为理解整个佛教艺术中的塔提供一个基础,也为更深地理解汉塔提供一个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1.
李捷  曹伟 《南亚研究》2013,(4):116-132
自2009年斯里兰卡内战结束以来,印度积极参与了斯里兰卡的重建与和解进程并推动两国的经济一体化。但是印度的对斯里兰卡政策并未能取得预定的效果。除了受自身实力、斯里兰卡外交独立性、泰米尔纳德邦等因素的制约外,地区战略的排他性从根本上也影响了印度对斯里兰卡政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东南亚妇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东南亚妇女黄育馥1997年8月25-27日,亚洲媒体信息与传播中心(AMIC)在新加坡召开了“传播新技术、民主与亚洲妇女”的学术讨论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巴基斯坦、菲律宾、马来西亚、孟加拉、日本、斯里兰卡、泰国、新加坡、印度、印度尼...  相似文献   

13.
张洁 《太平洋学报》2011,19(11):32-39
本文主要讨论灾难外交对于一国国内民族冲突进程的影响。针对以往研究仅仅将灾难外交视为解决地区冲突的契机之论点,本文认为,当自然灾害达到一定严重程度,灾难外交可能成为解决冲突的关键变量。通过对2004年印度洋海啸后印尼和斯里兰卡民族冲突的经验对比研究,我们发现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由于自然灾害对两国民族冲突双方力量对比影响的差异性,导致了各方解决冲突的政治意愿、谈判中的政治立场等决定冲突走势的根本性因素发生不同的变化,最终两国的民族冲突选择了不同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一、会议的一般情况1990年8月13日—15日,我受中国社会科学院派遣,出席了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的“亚太地区社科情报网络第二次地区顾问小组会议”。这次会议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体会议第25次例会通过的1990—1991年年度计划和预算召开的。“亚太地区社科情报网络”(英文缩写为APINESS,以下简称“亚太网络”)现有15个成员国,其中12个国家各派一名代表出席这次会议。另外三个成员国新西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越南因故未派代表赴会。与会的12个成员国是:澳大利亚、孟加拉国、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南朝鲜、西萨摩亚、斯里兰卡、泰国和苏联。其中,南朝鲜和苏联是新近加入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派观察员出席了会议,并宣布:年内将正式参加“亚太网络”。  相似文献   

15.
印度的印度洋战略与中印关系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陶亮 《南亚研究》2011,(3):53-65
未来中国在印度洋的利益能否得到实现和保障,关键在于能否与把印度洋视作其国家安全要害的印度在印度洋事务上进行有效合作。中印两国间广泛的合作基础和合作内容将消解两国间所谓的"安全困境",增进互信。中印在印度洋事务上的合作前景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16.
泰米尔语是达罗毗茶语系中最古老、最丰富和结构严密的语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至今它不仅在南印度的泰米尔纳杜邦通用,也为居住在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印度尼西亚、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斐济、南非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泰米尔人所使用。泰米尔语是斯里兰卡和马来西亚的民族语言之一,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之一。捷克斯洛伐克一位研究达罗毗荼文化的著名学者卡米尔·兹维勒皮尔(Kamil Zvelebil)说过,我们把泰米尔语称为“世界性语言”,也许并不夸张。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护在印度洋的利益,中国不得不进入并逐渐扩大在印度洋的活动。而这却引起了印度的猜忌和怀疑。尽管认为中国目前在印度洋的远距离投送能力尚不强,然而印度仍对中国在印度洋的意图、与印度洋岛国不断发展的关系以及中国海军赴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的行为充满了担忧,认为所有这些活动都有针对印度的一面。为了防范和反制中国,印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海军;加强与印度洋岛国的关系;提升与美国的关系;实施"东向"政策;不断进入西太平洋特别是南中国海。由于对中国在印度洋真正的意图和能力缺乏了解,印度这些单方面的认知和举措不仅未能解决其"安全困境",反而使中印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8.
受"中国威胁论"及所谓的"珍珠链"战略影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以及印度洋沿岸包括印度在内的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疑惧与防范心态正在不断弥漫,中国经略印度洋将面临巨大挑战。为了充分利用中国在印度洋的优势与机会,应对中国在印度洋面临的劣势和威胁,应以"构建共同价值观、寻找共同利益、促进共同发展"为原则,努力塑造和主动经营一个"和谐、合作、共赢"的印度洋,以化解中美印未来在印度洋可能出现的冲突与中国面临的"安全困境"。  相似文献   

19.
英国伦敦的一个慈善团体最近发出警告。“性视光”目前正由泰国和印度向外扩展,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正在成为新兴的儿童卖淫集中地。虽然难以估计在发展中国家里究竟有多少儿童在从事卖淫,但这一“行业”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据信,大约有20万尼泊尔女孩被卖到印度的妓院而成为性奴隶。在菲律宾,大约有6万儿童正在从事卖淫。在泰国,这一数字已经达到20万。巴西也存在着同样严重的问题,目前巴西全国约有50万儿童参与卖淫,仅首都地区,今年来就已发生了218起针对青少年的性侵犯事件,真中31%的受害者年龄在8~12岁之间。在这些…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南亚的近邻,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都与中国接壤;南中国海又直通印度洋,海路把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和中国连结在一起。两千多年来,中国人民和南亚各国人民就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深厚的友谊。在浩繁的中国史籍中保存了很多有关这方面史实的美好篇章。现在,仅就使臣互访、僧侣往来以及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这三方面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