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学生态学批评是后现代批评,因此从后现代视野出发就应重新理解该批评的本质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学生态学批评应该具备的形态,即文学生态学批评的关键在于把握存在于“生态性、文学性、宗教性与政治性”四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2004年由聂珍钊教授针对当下文学批评浮现的诸多问题提出的极具原创性的文学批评方法论,至今已在国内外学界产生广泛影响。文学伦理学批评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具备理论的创新性与统一性,“文学文本论”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基础理论之一。在对文学本质的研究中“文学文本论”将文学定义为“文本艺术”,创造性地提出了“脑文本”等文本概念来解决文学形态等基本理论问题。但文学伦理学批评中的“文本”主要指狭义上的“文字文本”,忽视了发生学意义上以语言为基础的“口头文本”,限制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同时文学伦理学批评将“脑文本”看作口头文学的文本,一定程度上不完全符合口头文本的产生、传播、接受规律,不能科学全面地描述文学现象、揭示文学本质。利用跨学科方法与视角,运用“口头诗学”等理论分析“文学文本论”对“文学形态”“文本类型”“文学本质”等问题的理解,或许可以弥合文学伦理学批评“文本”和“语言”的断裂,促进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文本论”理论完善,为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人类学、民俗学等领域进行跨学科研究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3.
文学伦理学批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就是从伦理的角度批评具体的文学作品;如果只重伦理问题的发现与探寻,则不符合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本义;文学伦理学批评不能离开批评家的审美过程、审美发现与审美判断;要注重对伦理与艺术表达之间的关系讨论。  相似文献   

4.
《二十四诗品》是一部探讨诗歌创作,特别是诗歌美学风格问题的理论著作,意象批评是它的基本批评方法,其中的意象包括人物意象和自然意象,自然意象中又有壮美意象和优美意象之分。通过生态学的视野,可以发现《二十四诗品》意象批评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了自然和谐的意境美,反映了中国古人的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5.
当下的文坛,充满了浮躁喧哗与骚动,对现实关注热切的减少,那么多的问题需要作家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责任感,本来是作家们义不容辞的道义所在。作为精英的他们几乎是集体无意识的放弃了所应担负的使命,批评的声音几乎成为了绝响!人民不禁要询问,文学究竟家在何处呢?  相似文献   

6.
中国法制文学批评是法制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制文学的批评标准仍然要坚持政治第一、艺术第二的标准,而政治第一指的是法制的精神、思想、原则与道德,而不是口号。艺术标准要体现法制文学特有的完整性、规范性与实践性。科学的批评与评论才能更好地繁荣法制文学创作,推动法制和法的进程。对文学界的法制文学创作更要通过批评,以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7.
绿色的呼喊--20世纪生态文学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已进入了环境世纪,关心和爱护自然生态环境已成为世界的共识.进入20世纪后,人类对自然表现出一种傲慢的、随心所欲的掠夺态度,造成了全球自然环境的恶化.新出现的生态文学,以鲜明的忧患意识与批判性,反对"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不是自然的主人而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宣扬崇生、惜生和护生.在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净化人对自然的感情、呼唤绿色等方面,生态文学无疑是一支科学与文学相结合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8.
文学修辞批评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学术品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修辞批评承诺对文本意义与效果产生的过程进行揭秘,它是批评家对文本进行意义阐释与价值评判的基础。作为一种批评方法,文学修辞批评与其批评对象之间有天然的亲和性,对文学的修辞性的忽视,实际上是对文学的本质的忽视。  相似文献   

9.
生态批评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美国学者所确立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流派。以这种批评方法,重新诠释大江健三郎作品中的生存危机主题、存在主义人物形象、自然生态的力量,以及边缘人物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学的修辞批评之中西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修辞学都发端于对口语交际的研究,但中国修辞学对文学的关注要比西方修辞学早得多。在对文学的修辞批评方面,西方多强调"说服",而中国更注重"表现";西方重在接受,而中国重在表达;西方侧重作品,而中国还兼及作者;西方突出程序,而中国还考虑过程。在方法上,西方长于论理,中国长于感悟。然而,中国的修辞批评失之零散与玄虚,而西方的修辞批评失之宽泛与偏激。因此,未来文学的修辞批评,必须对中西修辞学及修辞批评理论进行合理取舍,建立全新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生态批评理论框架下,借助它的三个维度: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精神生态对《恋爱中的女人》进行解读;旨在挖掘小说中的自然、社会、精神生态蕴含,以期更好地帮助读者深刻理解这部作品和劳伦斯的生态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从界定生产力的定义切入,认为生产力的科学含义应当涵盖人与自然既相互对立、相互作用,又相互联系、和谐相处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自然生产力是自然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无偿的生产力的观点。文章通过分析生产活动,阐释了自然生产力的自然基础,自然生产力提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可能性,而发挥自然生产力的作用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生产力各因素相互联系、互为影响,坚持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相统一的观点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名誉本性论     
人无不具有极为深重的名誉心,因为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人的一切利益都是社会和他人给予的名誉攸关每个人最为根本的利害。这样一来,名誉便具有使每个人遵守道德的巨大作用当一个人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便会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荣誉及其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他的极为深重的名誉心便会得到满足而体验到巨大的快乐,从而极有成效地推动他遵守道德;反之,如果他的行为违背道德,那么,他便会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坏名誉、遭受耻辱和舆论谴责及其所造成的巨大利益损失,他的极为深重的名誉心便得不到满足而体验到巨大的痛苦,从而极有成效地阻止他违背道德。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需要进一步创新与发展,但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时,首先必须要弄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本质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质的研究应牢牢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更为科学的概念、范畴和体系,或者说更为具体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5.
语言符号论     
与其他符号相比,语言符号具有以语音形式为能指、线条性、多义性、历史承传性和层级性5个特点;任意性是一切符号的基础,也是语言符号的最高原则,决定了语言符号的系统性、社会性、强制性、可变性、不变性;理据性是语言符号命名与理解的依据,其外部依据是事物之间的联系,内部依据是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体现了语言符号系统性对任意性的制约,但承认理据性并不能否定任意性这一符号的根本属性。最后,语言是个共时态的价值系统,语言符号的系统性最突出的表现是语言符号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相似文献   

16.
当前学界关于著作人身权性质的认识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著作人身权与民法意义上的人身权并无二致,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著作人身权实为财产权。事实上,著作人身权与民法意义上的人身权并非同源,但著作人身权中的发表权和修改权与著作财产权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从而使其体现出一定的财产性。面对著作人身权保护的诸种新模式,重新界定著作人身权的性质成为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目前探讨提存的法律性质有两个视角:一是从广义上探讨提存是属于公法或私法,二是从狭义上探讨提存属于债之消灭或债之担保.本文从狭义上探讨了提存的法律性质.在传统法上,提存仅仅作为债之消灭原因之一而存在.在我国立法中,对于提存法律性质的定位并不统一.本文认同合同法将提存的法律性质定位于债之消灭,认为提存没有必要也不宜作为独立的担保形式.这不仅有助于债法体系的完整统一,而且有助于同国际社会规范接轨.  相似文献   

18.
当前学界关于著作人身权性质的认识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著作人身权与民法意义上的人身权并无二致,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著作人身权实为财产权.事实上,著作人身权与民法意义上的人身权并非同源,但著作人身权中的发表权和修改权与著作财产权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从而使其体现出一定的财产性.面对著作人身权保护的诸种新模式,重新界定著作人身权的性质成为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9.
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命题以及历史上哲学家们对人性问题的探讨都表达了人性由后天习得的思想。这一哲学思想和现实中存在的伦理缺失现象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至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任务,即建立关于人本身——人性的科学,创立一门科学的人性学,以指导人们自觉地按照合乎人性的方向塑造自己,使人人都尽可能地成为完善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