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人民和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时刻都与祖国的命运连在一起,把回归祖国视为历史的必然归宿,在维护中华民族独立、反对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对中日两国的历史发展及亚洲与国际关系的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光荣传统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人民团结,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今天只要两岸中国人心向统一,为实现统一不懈努力,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实现.  相似文献   

2.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八一五”光复,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占我国东北达十四年之久。在整个东北沦陷期间,东北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抗日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由于当时东北已沦为日本的独占殖民地,加之敌我力量对比过于悬殊,这便决定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必然是长期的,只能波浪式地向前发展,既有斗争高潮阶段,也会出现暂时的低潮。1941年12月8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伪满傀儡政权被更紧地绑在日本侵略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沦陷区妇女的抗日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册上不可缺少的一页。沦陷区妇女抗日斗争的历史向世人揭示;中国共产党是沦陷区妇女抗日斗争的发动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沦陷区城市的妇女,主要以隐蔽、秘密的形式从事抗日斗争;沦陷区农村的妇女参加抗日工作比较普遍和深入,牺牲也十分惨重;沦陷区妇女抗日救亡,以秘密斗争为主要形式,但在某些地方,妇女也直接参加抗日武装斗争.沦陷区妇女艰苦卓绝的反日斗争,配合了根据地、国统区的抗日战争,打击了日伪统治。  相似文献   

4.
“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是毛泽东同志提出来的一个有着特定内涵的概念.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使用。我们知道,在不同的对抗性的阶级社会中,都存在着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所产生,表现着该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的两个基本阶级。在基本阶级之外,通常还存在着非基本阶级。基本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构成了该社会阶级斗争的主要方面。但是,不同历史时期的阶级斗争,又是非常复杂的,有时几个基本阶级之间的斗争交错在一起,使本来是利益根本对立的两个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服从了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主要矛盾和斗争,使两个以上的基本阶级同属人民的范围。例如,在我国的抗日战争时期,我们不仅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了统一战线,也曾和亲英美派大资产阶级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建立过统一战线。这时,在共同抗日的条件下,抗日的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因他们之间的  相似文献   

5.
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卖国媚敌,威海一战,洋务派多年经营的北洋海军全军复没。过去史书每谈起威海之战,多记清军如何不抵抗,日本侵略者如何步步进逼的事实,殊不知威海人民在外敌入侵时,多能挺身而出,拿起武器,对敌斗争。在实地调查中发现不少这类的史料,威海附近长峰村的抗敌斗争就是一例。长峰人民在敌寇入侵、广大人民遭到烧、杀、抢的情况下,提出对日寇“进村就赶,进家就打”的口号,拿起农具、木棍当武器,组织起来与敌人战斗。一八九五年二月三日就曾给前来侵扰的日寇以迎头痛击,斗争中,也有一些抗日志士壮烈牺牲。威海市档案馆现存长峰人民为悼念抗敌牺牲的十七名村民写的一篇祭文就记载了当时斗争的实况,兹录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抗日战爭的胜利,整整二十年了。二十年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經过长期的英勇奋斗,終于打敗了企图灭亡中国、吞并亚洲的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爭的最后胜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爭,是反对德、日、意法西斯的世界战爭的一个重要組成部分。中国人民得到了全世界人民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中国人民也对世界反法西斯战爭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貢献。  相似文献   

7.
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游击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创建的最具有特色的游击根据地之一,是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充分体现了南满地区抗日军民的高超智慧和灵活的对敌斗争策略,是我党抗日游击根据地理论和实践的首创,为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为此特做此文。  相似文献   

8.
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的最困难阶段,坚决贯彻执行了党中央关于民主民生斗争的指示,放手发动群众,开展了大规模的民主民生斗争,使根据地转危为安,并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在打败侵略者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试就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民主民生斗争的时代背景、基本内容和历史作用,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一) 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二年,是中国人民抗战最困难的时期,也是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最困难的阶段。 一九四○年八月,我八路军为振奋人心,影响时局,打破敌人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囚笼政策”,在华北地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百  相似文献   

9.
李力  曹萌 《社会科学论坛》2011,(11):230-234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是20世纪30年代初兴起的一支抗日武装,它的成立是由多方原因促成的,其中,中国共产党对于抗日同盟军的建立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与冯玉祥再次合作,建立了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抵抗日寇侵略,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0.
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游击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创建的最具有特色的游击根据地之一,是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充分体现了南满地区抗日军民的高超智慧和灵活的对敌斗争策略,是我党抗日游击根据地理论和实践的首创,为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为此特做此文.  相似文献   

11.
日俄战争期间东北人民的抗俄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十七世纪中叶沙俄开始侵略中国以来,东北一直是中国人民反抗沙俄侵略的重要前哨阵地之一。站在斗争前哨的东北各族人民,坚持不懈、英勇顽强地抗击着沙俄扩张主义者一次又一次的野蛮入侵,用生命和鲜血写下了抗俄斗争的壮丽史篇。日俄战争期间的抗俄斗争,是东北人民继十七世纪的早期抗俄斗争、瑷珲和北京条约前后的抗俄斗争、义和团运动前后  相似文献   

12.
抗日斗争时期,由于党内"左"倾错误的危害,东满地区的党团组织和人民革命军内部发生了"民生团事件",这一肃反扩大化的错误给东满地区的抗日斗争造成巨大的损失.在满洲省委的领导下,东满特委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纠正了这一错误.  相似文献   

13.
1919年五月四日爆发的五四运动,是全国性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运动。上海人民热烈响应北京学生示威运动的号召,和全国人民在一起,坚持了五四运动的革命斗争。五四运动发展到六三,在上海首先实现了罢工罢市罢课的三罢斗争,上海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参加了这次斗争,迅速地发展了全国各地的群众性政治斗争,迫使北洋军阀政府不得不在人民的压力下罢免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并迫使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拒绝签订对德和约。因此,上海人民参加五四运动的斗争历史,是上海人民革命历史的光荣传统之一。现将上海人民参加五四运动的  相似文献   

14.
东北抗日联军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中,利用一切可能性,全力收集党中央的文件和毛泽东等主要领导人的著作,结合东北抗日斗争的实际情况予以认真学习和贯彻。对毛泽东以及其他中共中央领导人著作的学习和贯彻的重要意义在于,为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开展对敌斗争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战略战术的指导,为我国东北地区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坚定了信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自1905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辽宁省(时称奉天,下同)发生的抗捐抗粮斗争、饥民抢米风潮,以及革命党人进行的反清斗争,前后不下数十次。这些斗争是当时全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辽宁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光辉的一页;在推翻清王朝腐朽统治,结束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的斗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一辛亥革命前夕,辽宁各地反帝反封建斗争不断发生的直接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猖獗,给辽宁人民带来空前深重的灾难。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帝国主义攫取了沙俄在辽宁境内的一切特权。大连地区成为日本直接统治的殖民地。1906年5月,日本设立“南满铁道株式会社”于大连;同年七月,改旅大“租借地”为关东州,置“关东都督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广泛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进行抗日斗争、开展游击战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抵抗了日寇百分之六十的兵力和伪军百分之九十五的兵力,为大反攻和夺取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因此,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没有中国共产党组织和发动解放区军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要取得全面胜利是不可想象的。邓小平同志在抗日战争期间发表的论著,共有九篇收入《邓小平文选》。其中论述抗日根据,地建设的主要有三篇:《党与抗日民主政权人《根据地建设…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地区的抗日斗争,为粉碎日本侵略者“西进北犯”的侵略计划作出了巨大贡献,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和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歼灭和牵制了日伪军太量的有生力量,是全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救国时报》是我党在海外创办的主要从事抗日宣传和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刊物,它直接由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领导。在争取国际舆论对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同情和支持;宣传我党全民团结、抗日救国的主张和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过程中,《救国时报》发挥了宣传、鼓动的积极作用。作为曾经担任《救国时报》负责人的吴玉章,对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与蒋介石集团的斗争贯穿于整个抗战时期 ,体现在抗日统一战线内部。蒋介石集团兼有抗日与反共两面性 ,他们既把中共当作抗日同盟者 ,又把中共看成是真正的敌人。他们始终坚持反共 ,不断制造反共磨擦 ,发动了三次反共高潮。面对抗日统一战线内异常复杂的斗争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既反右又反“左” ,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在斗争实践中形成和完善了一整套斗争策略原则。由于中共高超的斗争策略 ,迫使蒋介石集团一直留在了抗日阵营 ,巩固和扩大了抗日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20.
强者的歌吟──东北抗日爱国文学铁峰抗日爱国文学是日本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一种反帝爱国文学.它是中国人民长期抗日救国斗争的历史见证,亦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抗日到底的艺术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浓郁的民族意识,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和战斗精神,既有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