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 什么是假言判断?由于客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种联系是有条件的。如果某一事物情况的存在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的条件,那么,这就是假言判断。假言判断主要包括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三种类型。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定义是逻辑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现对此问题略陈浅见,以求行家赐教。  相似文献   

2.
假言判断是断定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的条件的复合判断。目前我国逻辑学界一般认为,根据假言判断的前件对后件的条件关系的性质不同,划分为充分条件的、必要条件的和必充条件的三类。它们的逻辑形式的结构公式相应是“如果P,那么q”、“只有P,才q”和“当,且仅当P,才q”。这些公式是否十分合适,它们的逻辑联项是否十分恰当,笔者觉得有再研究的必要。形式逻辑和数理辑逻不同,不能,也不应完全符号化(用符号语言)而应当在吸收数理逻辑有益营养的同时,保持其自己的特点——力求和自然语言更接  相似文献   

3.
问题的由来假言判断是一种复合判断,它是由两个有依赖关系的直言判断构成的。传统逻辑中常以“如果 p,那么 q”作为它的通式。这种判断形式是用来反映客观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理由与推断的关系、条件关系以及蕴涵关系的思维形式。正确地运用和分析这种思维形式的特点,对于人们在社会实践、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过程中,恰当阐明和精确理解客观事物之间所存在的某种联系是有帮助的。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现象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形式逻  相似文献   

4.
(一) 在日常语言中,一个假言判断,从内容上看,它总是客观事物某种条件联系的断定,从形式上看,它必须是两个命题的有机组合。这两个命题有前后次序的限制,不得随意颠倒,而且前后命题表现为或隐含着一种推导关系。这就是说,在日常语言中,那些称之为假言判断的判断,应是内容和形式都具有某种条件联系的判断。反之,那些不具有上述特征的判断,就不叫假言判断。例如: (1)如果物体受到摩擦,它就会发热。 (2)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  相似文献   

5.
鲁迅作品的巨大魅力,诚然与其渊博的知识、高超的语言表达技能息息相关,但他那明确的判断力和精妙的判断艺术,也是一个毋庸置疑的重要因素。选言判断是断定事物可能情况的复合判断,它在鲁迅作品中不知凡几,其运用之艺术,实有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必要。 相容选言判断是选言判断的一种,它断定若干可能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现代形式  相似文献   

6.
关系判断最终从性质判断中分离出来,这确实是个很大的进步。但迄今为止,对关系判断的理解,逻辑学界还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笔者就此谈点个人看法。 一、关系判断的定义不确切 就笔者所见到的关系判断而言,几乎无一例外地是:“关系判断也是一种简单判断,它是断定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判断。”(《普通逻辑》修订本,第7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以下凡引此书,仅注页码。)该书认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与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的。  相似文献   

7.
人们在实际思维中,总要对客观存在的各种事物情况进行断定,从而肯定或否定它们具有某种属性.这种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就是判断.而判断又总是借助于语句表达出来的,二者有密切联系,但也有明显区别.语句表达判断的情况错综复杂,需要进行认真分析.只有弄清语句与判断之间的关系,并准确把握语句表达判断的各种具体情况,才能有效地避免病句的产生,做到判断恰当,从而使语言准确恰当地表达思想.  相似文献   

8.
判断,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正常人,无论是说话,还是写文章,都要运用思维对客观存在的事物情况进行肯定或否定,即进行断定——判断.例如:①一切检察干部都是国家工作人员.②所有的产品都不是次品.  相似文献   

9.
“你我他”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这个世界所有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如果把“你我他”转化为“ABC”来描述,那么认识事物与世界,则是关于“ABC”言语系统相统一的逻辑判断系统的构建问题。判断是断定事物情形的基本的逻辑思维形态。判断的种类主要有形式逻辑判断和辩证逻辑判断两种。前者的基本理念是对立哲学的思想观点,而后者则是以和谐哲学的观点展开对于事物的认识与判断。判断对象包括事物个体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判断。判断的内容包括对判断对象的存在状态、性质和相互关系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藏传因明的正确论证论式是一个具有充足理由(正因)的论式,要具有充足理由必须要具备充足理由的三项条件,而这三项条件就是三个判断。三项条件中的第二项和第三项条件具有形式逻辑的假言判断性质。本文通过对该两项条件的假言判断性质的分析,旨在说明藏传因明对假言判断范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连续否定复句与假言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否定复句表达哪种假言判断,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它关系到对假言判断的特性认识的理论问题,也关系到应用问题。我们通过大量事实的考证认为,句中的否定词不是判断的联结项,而是判断的内容,连续否定复句大部分都表达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很少一部分可以表达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相似文献   

12.
章韶华同志在《走出哲学的误区》一书中首次提出决定反决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一条重要规律。然而,笔者认为,决定反决定规律是片面的和先验的,其并没有真正揭示出事物之间联系的性质,完全是对事物联系性质的一种歪曲。按照辩证法原则,内因(内部联系)与外因(外部联系)是相互依存、互为存在前提条件的,并不存在单独具有孤立内因或孤立外因的情况。事物只有首先具备内因决定性作用,然后才能表现出对他事物的外因决定性作用;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都是外因决定性关系,并不存在一事物作为内因永远决定另一事物,而另一事物只能对该事物起外因反决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不……不”语句,究竟归属于哪种判断类型,要做具体分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它分别属于三种类型的判断:联言判断、性质判断、假言判断。特别指出它同时属于假言判断中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和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最后指出具体的分类分析过程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没有……就没有……”句式表达何种假言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没有”后面不是一个判断时,它只表达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当“没有”后面是一个判断时,既可表达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又可表达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即如果把“没有”当作前后件的一部分,把“如果……就……”作为联结词的语言表达形式,则该判断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把“没有”后面的判断分别作为前后讲,把“没有……就没有……”当作联结词的语言表达形式,则该判断就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前 ,普通逻辑的对当关系直接推理仍然局限在简单判断之间。本文认为 ,复合判断之间也能进行有效的对当关系直接推理。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以及各自负判断的等值判断之间的相互推演 ,均可构成对当关系直接推理新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6.
在判断中,有两大类形式是需要加以明确认定的:一是由“不……不……”和“没有……没有……”组成的判断句子,不应为。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而只应属于省略了联结词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判断形式;二是由“……不都是……”和“……不是都……”组成的判断句子,不应视为性质判断,而只应属于全称肯定判断的负判断。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及的换位规则是指性质判断(直言判断)换位法的直接推理规则。性质判断换位法直接推理是调换某一个性质判断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推出一个新判断的直接推理。由于原判断和换位后得出的判断对象不同,在这两个判断中反映出来的事物或事物类之间的关系有所变动。换位法直接推理从不同的角度或方面来说明两个对  相似文献   

18.
试论复合判断间的真假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相容选言判断、不相容选言判断、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其相互间真假关系包括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矛盾关系、差等关系.复合判断间的真假关系以同素材为其成立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9.
因果联系作为普遍联系网中的一个“结”构成了假言判断的客观基础.而假言判断之间的等值转换是有规律可循的,依据假言判断的等值转换关系而推出的假言判断变形推理可使假言推理的形式更加易于表述,而现行教材中的假言易位推理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20.
联想,这是人类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心理活动。人们往往由当前感知的事物而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由想起某一事物而联想起另一事物,这就是联想。联想是人脑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客观事物是互相联系的,因此它们被反映到头脑中时也就能相互联系起来。心理学依据所反映的事物间的关系的不同,把联想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等。联想在人类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促进记忆、进行举一反三的推理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