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十六计》集古代兵法策略之大成,是古往今来各种竞争获胜奇术的汇编,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如政治、军事、外交、商贸、企业经营、人际关系、个人生活等各个方面都获得过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李兴国 《公关世界》2008,(10):50-51
每个人看孙子兵法都有不同的理解,在很多的领域里,我们都可以运用孙子兵法的思想。特别是在企业经营方面,孙子兵法的作用也许显得更重要了,我一直认为孙子兵法不是一部简单的兵书,而是一部哲学书,假如你简单的以兵书的观点去理解孙子兵法的话,那么你永远只是停留在兵法哲学的思想层面。  相似文献   

3.
被誉为“兵学圣典”的《孙子》又称《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军事名著,内容极为丰富,它以其基本思想的普遍指导性为现代社会众多领域的决策和研究者提供了思路,军事家、政治家、学者、商界要人无不对其推崇备至。  相似文献   

4.
正被誉为"东方兵学鼻祖"的《孙子兵法》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军事理论著作,"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孙子兵法》作为美国西点军校的教材,其军事价值自不待言,但其中的一些谋略思想应用到奢侈品品牌战略中来,必然会产生新的效应。知己知彼—奢侈品品牌定位的市场前提《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其意思是说,领兵打仗既要了解敌人又要了解自己,要弄清楚敌我情势,不打无把握之仗,只有这样才  相似文献   

5.
《孙子兵法》虽然是一部军事著作,但是里面的许多基本原理不仅适用于军事,同样也适用"教育"。教学与战争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必须研究其规律,按规律办事。将军事思想运用于高职英语教学之中,可使教与学这对矛盾相得益彰,使教学趋于深入,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饮誉中外的《孙子兵法》,不仅历来受到各国军界的推崇,而且正被越来越多的商家所器重,并在实际运用中获得巨大成功!“料敌制胜”:成为“钢铁大王”《孙子兵法》:“料敌制胜,计险厄运近,上将之道也。”意即能正确判断、掌握大事、抓住关键,方能成为大赢家。  相似文献   

7.
《城市》1990,(3)
如何实施城市规划,科学有效地管理城市,是当前值得研究的课题。作者尝试运用《孙子兵法》中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军事谋略思想,来探讨城市规划实施管理问题,古为今用,以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管理科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唐黎标 《老年人》2006,(3):40-40
刘伯承“偷”馒头刘伯承一生治学,孜孜不倦。他不仅翻译、校订了许多外国军事著作,还撰写了大量的军事著作、论文,其中近百万字的《刘伯承军事文选》就是他几十年不倦治学的见证。刘伯承背书是出了名的,这是他从小就养成的习惯。参加护国军后,他依然坚持读书背书。一天休息,刘伯承又捧起《资治通鉴》来读,同事拉他出去喝酒玩乐,他回绝道:“干那些事没意思,不如看书,能学点东西。”这期间,他读完了《二十四史》和《三国演义》等一批名著,《孙子兵法》更不知读了多少遍。直到晚年,这些书的大部分章节他仍能背诵。由于战争年代多次负伤,刘伯承…  相似文献   

9.
近几十年,全球范围内的各种竞争愈演愈烈,不断激发起管理当局对军事思想遗产的兴趣。中国的《孙子兵法》,日本宫本武藏的《五轮书》,德国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英国利德尔·哈特的《战略论》,更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各行各业决策者们的重视。本文集中谈谈孙子的著名命题——“避实而击虚”,看看这个古老的中国智慧对现代竞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职业》2007,(13)
孙子兵法与领导者系统战略思维高峰论坛,近日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办。本次孙子兵法与领导者系统战略思维高峰论坛,意在通过对中华经典的深入把握与阐发,在天道的层面形成系统战略的整体框架,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东方兵家思想精粹,与西方文化经典中的现代战略思想紧密地融为一体,借助《孙子兵法》具体而微的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11.
国外公交企业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希 《交通与港航》2007,21(6):46-48
该文介绍国外公交企业的发展战略,特别是美国一交通咨询公司总裁以《孙子兵法》的策略,中为洋用,提出美国企业应遵循的策略思想,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2.
印度古书《薄伽梵歌》新近变成了哈佛、沃顿等商学院的必修课,并成为欧美大企业总裁及高管必读秘笈。之前,占据这一席位的是中国的《孙子兵法》。《薄伽梵歌》的成功实践者英国一家媒体记者在博客中描述过这样一个场景:美国商界最优秀、最聪明的一群人脱掉鞋子,盘腿坐在一位身形清癯、一袭白色长袍的耄耋老者面前,集中精力牢记智者的每一句话,看着智者在黑板上所写的关于商业成功的言语:集中、持续、合作。这些人中不乏通用电气、摩托罗拉、沃尔玛等公  相似文献   

13.
示假与公关     
示假,即示人以谎言、假象,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以此蒙骗他人,导致对方判断和行为的失误。这在两军争战中是常被采用的一种军事谋略。《孙子兵法·虚实篇》及《三十六计》均有精辟的论述。《三国演义》中著名的“草船借箭”、“空城计”都是这一谋略思想的杰作。公关活动追求的是统一效益,而且要有一定的透明度,与示假隐真的谋略似乎相去甚远。但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又  相似文献   

14.
《社会学探索》1989年第4期所载吴晓晶、许祥文《军事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与现实课题》一文,论及军事社会学及其研究领域。作者指出,军事社会学是以广义的“军事”为研究对象的,包括战争、军队、军人,以及与军事有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群体,并把军事本身看作一种社会过程,运用社会学的基本观点加以分析,其主要领域是: (一)关于对战争的社会学分析。战争是国家、民族、阶级、政治集团内部或外部的一  相似文献   

15.
《孙子兵法》一再强调重战、慎战,同时表现出战略层面上的大智慧。按照孙子的思想,现在的战争胜负不会由突然性、偶然性因素来决定,而是由那些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科技等因素决定。国家安全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军事实力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孙子兵法》中有条战略原则是“胜兵先胜而后求战”,意思是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先有了胜利的把握才寻求战机同敌人交战。战前要有准备,要创造必胜的各种条件,清除影响胜利的各种风险,造成未战先胜的局面,然后再战,则战无不胜。这一战略原则,高屋建瓴,也可作为企业战略竞争的最高指导原则。企业制度的战略改革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企业必须进行制度的改革和创新。现代企业制度应能够迅速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就像军队制度是为了适应战争需要而建立的一样。孙子兵法《九地篇》指出:“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  相似文献   

17.
1935年5月上旬,红军攻占会理县城。部队在会理附近休整几天。在此期间,在红军高级领导层中泛起了一股波澜,流传说毛泽东指挥红军不行,要求撤换领导。凯丰甚至指着毛泽东的鼻子嘲讽他:“你懂什么军事?至多读了几遍《孙子兵法》!”林彪也是要求撤换毛泽东领导权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兵法很讲究‘“虚”与“实”的辩证关系。《孙子兵法》十三篇,就有《虚实篇》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兵家要语》中讲‘“善学兵者,通于虚实之变,遂可人于神微之奥。’”也就是说,只有精通于虚实之变的人,才能算是懂得谋略的神妙。其实论辩也是这样,变幻莫测的虚实战术是克敌制胜的有力武器,而虚实战术最常见的方式是“以实击虚”。本文就一些论辩实例来谈谈这种技法的运用。所谓“以实击虚”技法是指在论辩中论敌用一些虚妄的、无法验证的问题来企图难倒辩者时,辩者反其道而行之,以一些具体的、实在的问题来回敬对方,争得主…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也是文明进步的标志。2300多年前孙武写的一部《孙子兵法》便传遍了全世界,100多年前称雄欧洲的拿破仑马上用它去征服他的敌人;今天的美国军校也在用它去培植她未来的战将。这种军事文化的软实力,单从短短6000多宇的小册子上便可见到它无穷的持久的威力。  相似文献   

20.
“无中生有”一词源于《老子》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表现了道家对事物朴素的辩证看法。作为成语,其本意指凭空捏造,栽赃陷害。作为军事谋略《三十六计》之一计,它是指运用虚虚实实的办法,迷惑敌人,造成敌人的错觉,然后杀敌人于措手不及。其中“无”是迷惑敌人的假象。“有”是隐藏于假象背后的真实目的。在以企业经营为代表的经济活动中也存在“无中生有”的道理,但经济活动中的“无中生有”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不同于军事,它不存在诳骗、欺诈及弄虚作假的行为,而是实实在在的经营活动。在企业公关活动中,这一策略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