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拓荒 《中华魂》2014,(4):46-47
正《方志敏全集》2012年6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共计收录赣东北及闽浙(皖)赣根据地和工农红军第十军的主要创建者方志敏同志生前文稿67份,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为方志敏同志狱中文稿,下编主要是方志敏同志关于农民运动和创建革命根据地斗争及其苏区建设的著述、文稿,讲述方志敏同志在领导赣东、闽浙赣苏区人民为反抗压迫、追求民主自由而浴血奋战  相似文献   

2.
闽浙赣省苏区是土地革命时期的全国六大苏区之一,这一块根据地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项建设上搞得生气勃勃,蒸蒸日上,而且在党风廉政建设上也是独树一帜,因此被毛泽东誉为"苏维埃模范省"。  相似文献   

3.
黄国成 《老友》2013,(4):9-9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后,一直面临着国民党反动派疯狂的军事"围剿"和残酷的经济封锁。苏区军民积极响应闽浙赣省委、省苏政府提出的"一切为了革命战争"的口号,节衣缩食,浴血奋战。然而在这场殊死的战斗中,有少数人却置革命利益于不顾,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贪污浪费、中饱私囊,  相似文献   

4.
左进亮  龚奇龙 《老友》2012,(12):9-9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创建至今,已经走过了85年的光辉历程。促进人民军队发展的一个重要制度保证就是军人的优抚制度。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苏区的优抚工作就对发展红军、巩固根据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赣东北(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创建于1927年,后来发展成为同中央革命  相似文献   

5.
方志敏(1899—1935年),江西弋阳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农民运动领袖。是众口称赞的杰出人才。他在创建赣东北、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中,重视人才的开发和利用,这是方志敏对苏区和红军发展的一大贡献。(一)遍求人才  相似文献   

6.
发展湘鄂赣苏区的教育事业,大力提高苏区军民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知识水平,是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重要任务和奋斗目标之一。可以说,在较短的时间里,苏区的红军教育、干部教育、儿童教育和群众教育均取得了重大成就,这是中国以往的历届政府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7.
因为政治、经济等动因,从元开始,特别是明代以后,畲民从闽粤赣交界地陆续迁往了闽浙赣交界地。在六个世纪的长时段(longue dur啨e)里,闽浙赣交界地逐渐成了畲民的大本营。以历史地理的视角,回顾畲民的迁徙史,分析畲的谱系学,进而探讨清政府的畲民政策和畲汉之间的相对和谐的互动如何造就了畲民的诸多文化要素,可以认为,必须通过空间、时间和权力(power)的互动,才能更好地理解畲民族共同体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邵式平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江西省人民政府第一任省长。他还是最早到江西省资溪县从事革命活动的老一辈革命家之一。从1927年4月初受赣东北五县党委的委派,以省农协特派员的身份来到资溪传播红色火种,从事革命活动,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坚持反"围剿"斗争,历时七八年,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壮大,为赣闽边县苏区土地革命的开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相似文献   

9.
赤都悲歌     
《老友》2005,(11)
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失败1934年7月,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接连失利,苏区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瑞金作出决定: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团组成抗日先遣队,北上闽浙赣皖边区,以吸引蒋介石的部分兵力,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配合中央红军主力,粉碎敌  相似文献   

10.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六大块革命根据地之一,它是从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发展而来的。本文就三个问题作了探讨: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靠近中央革命根据地,又地处闽浙皖赣四省交界点,牵制着敌人,直接援助了中央革命根据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有着显著的三大特色,成为现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共产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同时还有许多必须搞清楚的史实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党性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上,一部信史才能发挥其战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赣文化的辉煌与再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1)赣文化源远流长,历史辉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赣文化鼎盛时期在宋代。宋代的赣文化对中华文化在宋时出现一个飞跃发展的高峰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对江西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表现在:文学的成就、史学的兴盛、理学的崛起、宗教文化的昌盛、教育的发达等方面;(3)两宋时期赣文化形成辉煌局面主要有交通、人口、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4)研讨赣文化辉煌的过去是为了在今天抓住历史机遇、迎接时代挑战,再创更加辉煌的跨世纪的现代赣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东固及赣西南苏区在开展土地革命过程中,积极开展各项文化建设事业,在兴办各类学校、进行文化普及,开展文艺活动、丰富群众生活,加强政治宣传、提高群众觉悟,推进移风易俗、弘扬优良风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中央苏区的文化建设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康家林 《老友》2013,(5):6-8
邹琦2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闽浙赣省苏区创建人之一,也是黄埔军校第4期的毕业生,30岁时便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届八旬的新华社高级编辑、资深翻译家邹国昌,一直铭记他父亲邹琦及其战友们英勇顽强的事迹和革命精神。(一)邹琦于1905年12月20日在江西省弋阳县烈桥乡窖头村出生,家里世代务农,生活贫穷,但他自幼天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党史学会于6月1日至7日在九江市举行学术年会,到会代表一百零六人,提供论文四十四篇。这次年会,交流了对中央苏区、赣东北苏区以及湘赣、湘鄂赣等苏区  相似文献   

15.
湘鄂赣苏区的土地革命政策及其指导下的运动,过去历史工作者很少论及,现行党史教材中也未完整列入。笔者近年翻阅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文献,发现湘鄂赣苏区党们领导者们在土地革命的理论,政策和组织运动方面,认真贯彻六大精神,总结历史经验。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作出了独特的创造和贡献。因而觉得需要加以整理,予以发表,以补过去之不足。但限于水平和时间,现只就湘鄂赣苏区前期土地革命政策问题作一些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鼓楼区文化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和谐文化建设为重点.以建设“文化强区”为目标.紧密结合实际.不断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区、省群众文化先进区、省级文化示范区等。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7.
方志敏烈士(1899—1935),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缔造者。他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一生。毛泽东同志称赞他是以身殉志,不亦伟乎的人民英  相似文献   

18.
论赣文化特征的模糊与凸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次兴起的赣文化讨论中,有关赣文化的特征问题业已成为一个学术难题。本文对赣文化特征的历史与现代制约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力求梳理赣文化特征模糊的多重原因。同时,指出凸现文化特征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以及文化描述的重要意义,作者认为:一种文化特征的形成同文化描述的强化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在我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被誉为“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模范省”。方志敏关于苏维埃政权建设的思想和实践,如“有计划地建设政权”、苏维埃的五种精神和造就培养大批苏维埃干部等,为把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建成“苏维埃模范省”作出了伟大的历史功绩,并对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理论的形成、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又被称为“方志敏式根据地”,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赣东北人民,经过艰难困苦、坎坷曲折的斗争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闽浙赣的党组织对革命新道路进行了勇敢探索,并开辟出了一种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精神内核高度一致的根据地发展模式,其党组织和军队建设也是成功贯彻古田会议决议精神和原则的典范,为今天新形势下党组织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