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件小事》中的“人”《一件小事》开头第一段是这样写的: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 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甚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 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看不起人”的“人”,是泛指所有的人,还是专指反动统治者,“人”在这里是个关键词,直接影响到对人物“我”和作品主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一件小事》是一篇不到一千字的小说,它发表以后曾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评价。在一九二四年《创造季刊》第二卷第二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呐喊>的评论》的文章,它的作者认为《一件小事》这篇作品是“不能说是小说的,并且即称为随笔都很拙劣”。以后,在三十年代,又有人把《一件小事》列为鲁迅小说中“写得特别坏,坏到不可原谅的地步”的作品。他们对《一件小事》都是持否定态度的。但是茅盾在一九二八年发表的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在1920年写过一篇短篇小说《一件小事》,收在小说集《呐喊》中,它虽然不是鲁迅小说中最重要的,但却是非常有影响,教人深思的作品,也是极能反映鲁迅先生人格力量的作品。七十多年来人们从中不断受着教育,它是一旦读过之后使人终生不能忘情的那种作品。《一件小事》用难以再短的文字,写了一件也真不算大的事情:在一个刮着北风的冬晨,“我”乘坐的一辆人力车的车夫在无意间兜倒一位衣衫破烂,花白头发的老妇人之后,抛开车上的“我”去主动照看她,而“我”怎样从无动于衷到心灵受到震撼的故事。杨绿女士在1984年写过一篇“忆…  相似文献   

4.
鲁迅小说创作,分别收入《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集子里。《故事新编》收集的八篇小说,都是历史题材,而且都是第三人称手法,短篇中没有涉及到“我”这个人物,兹不议。《呐喊》里有小说十四篇,《彷徨》里有短篇小说十一篇。在这总共二十五篇小说中,有十一篇是用第一人称来写的,在作品里有“我”这个人物。这十一篇小说是:《孔乙己》、《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故乡》、《兔  相似文献   

5.
《一件小事》写于1919年7月,发表于该年12月1日的《〈晨报〉创刊纪念增刊》。后收入《呐喊》。作品虽小如珠玑,但对它的认识却聚讼纷纭,各种看法相距很远,甚至相反。以下想择其要点,谈点自己的意见。 一、关于小说的主人公 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车夫,有人则认为是“我”。前者如李何林,他认为小说的主要内容“首先是歌颂劳动人民伟大崇高的精神,其次才是写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车夫崇高无私的精神感动之下,进行自我解剖。表现出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对一般知识分子的影响”。(《十五篇鲁迅作品的问题试答》)陈根生亦认为主人公为车夫。因其“处于情节的中心,  相似文献   

6.
鲁迅在随感录《四十三》中说:“近来看见上海什么报的增刊《泼克》上,有几张讽刺画。他的画法,倒也模仿西洋;可是我很疑惑,何以思想如此顽固,人格如此卑劣,竟同没有教育的孩子只会在好好的白粉墙上写几个‘某某是我而子’一样。”接着,他又在随感录《四十六》、《五十三》中,对增刊《泼克》及另一种单行的《泼克》上的一些讽刺画,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可是,鲁迅所批评的两种《泼克》究竟是什么样的画刊?其增刊一种又刊行在什么报纸上?这些问题人们虽然早有结论,但实际上并未弄清。关于后一个问题,鲁迅当初可能出于批评的需要,只说《泼克》是“上海什么报的增刊”,或“上海一种什么报的星期增刊”,而将  相似文献   

7.
美丽的妈妈     
写人不要面面俱到,只要能通过一两件事表现人物特点就行了。如:《美丽的妈妈》是通过外貌及爱劳动的描写,表达了母亲外表美及勤劳的内在美。《母爱》则是通过写母鸡护小鸡的描写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爱,这是一种比喻的手法。《真心爱我的妈妈》、《"小气"的妈妈》、《多变的妈妈》、《关心孩子的妈妈》四篇文章通过正反两方面对比。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送礼》从一件生活小事,写出自己害羞胆小的性格特点。《我发现了妈妈的秘密》从发现"洁面乳"来写妈妈爱美的性格特点。5月8日是母亲节,别忘了祝妈妈节日快乐哟。  相似文献   

8.
《北方人》2006,(8)
名人与普通人之间并没有什么绝对的距离。因为每个名人都曾经是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日后都可能成为一个名人。普通人与名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影响人生的一件小事。那么,名人与我们之间究竟有怎样不同的成长经历呢?是什么样的小事能让一个孩子日后成为名人?《影响名人一生的一件小事》告诉我们,要成为有所作为的人,有时候只需要一件小事、一个小小的契机。  相似文献   

9.
鲁迅在随感录《四十三》中说:“进来看见上海什么报的增刊《泼克》上,有几张讽刺画。他的画法,倒也模仿西洋;可是我很疑惑,何以思想如此顽固,人格如此卑劣,竟同没有教育的孩子只会在好好的白粉墙上写几个”  相似文献   

10.
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里说:“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它把一百八人的性格都写出来了。”这话虽有点夸张,但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水浒传》的确是一部写人物写得较好的小说。《水浒传》人物为什么写得好?据《七修类稿》说,是施耐庵先把一百八个好汉的象,请人画出来,他每天对着画象揣摹,想象出他们的声音笑貌,据以来写的缘故。这话是不确实的。大概是从周密  相似文献   

11.
误会描写是文学作品中一种常用的艺术手法。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成功地描写了众多人物的误会。用这种手法表现儿女痴情,写得柔肠百转。喜剧性的误会写得谐趣横生,令人解颐开怀;悲剧性的误会写得凄恻悲怆,催人泪下,显示出高超的艺术功力。清代有人认为:“《红楼梦》之  相似文献   

12.
装腔作势 “装腔作势”,又作“做张做势”,见于《古今小说》:“我只做张做势的叫疼,就过去了。” 腔,腔调。势,姿态。装腔作势,故意装出一种腔调,作出一种姿态,想引人注意或者是吓唬人。如:“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一件小事》)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但许多学生为了自己所写的内容“深刻”,人物形象“高大”,喜欢凭空编造,任意拔高,结果出现了内容虚假,矫情横生的局面。此类文章面目可憎,令人生厌。那么,如何写出感情真实、内容深刻的美文呢?选取那些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材料,是写好此类文章的一条捷径。因为小中见大,可见微知著,让小事“出彩”。“小”指生活中的具体可感的小事。因为“小”,就更容易“真”;只有“真”,才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大”,是小事情要反映大道理。事情虽小,但是能够给人以人生的感悟和启示。这正如一句妙语所言“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古往今来的文学大师们都注重这一点,鲁迅的《一件小事》、朱自清的《背影》、王愿坚的《七根火柴》等美文已经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那么,写好此类文章该注重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4.
建国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郭沫若同志写了两部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和《武则天》。《蔡文姬》写成于一九五九年。郭老说:“我写《蔡文姬》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替曹操翻案。曹操对于我们民族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确实是有过贡献的人。在封建时代,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历史人物。”曹操一生奋斗的史实,非常丰富多彩而又惊心动魄。郭老没有做全面的描述,只选择了“文姬归汉”这个事件,从侧面描绘和歌颂曹操的历史业绩。这是因为郭老对蔡文姬其人其事,有着特殊的兴趣和深厚的感情。郭老说《蔡文姬》中“有不少关于我的感情的东西,也有不少关于我的生活的东西。不说,想来读者也一定会觉察到。在我的生活中,同蔡文姬有过类似的经历,相近的感情。”郭老甚至坦率地承认:“蔡文姬就是我!——是照着我写的。”还有,就是郭老热烈地赞赏《胡笳十八拍》,对这首长诗花费很大心  相似文献   

15.
一、鲁迅小说中“我”的写法 鲁迅的《呐喊》、《彷徨》是两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集,共收小说二十五篇。其中用第一人称写的就有十二篇:《狂人日记》《孔乙己》、《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故乡》、《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由此可见,鲁迅是很喜欢用第一人称进行小说创作的。一个作家采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来结构小说,展示情节,突显主题,这是由他的创作观和艺术个性决定的。鲁迅写小说有着非常明确的创作目的,就是“想利用他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通知     
同学们写作文常见的毛病有二:一是选材陈旧,二是缺乏新意。比如写《我的同桌》,许多同学都会选“借笔”,“借伞”之类;写《一件有意义的事》,则用“拾钱包交给失主”来反映人物的“拾金不昧”。这样的材料,总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愚蠢的爸爸     
师范毕业后,我应聘到一所中学,教一年级语文。第一个周末,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文题——《爸爸》。翻阅了几篇,我便发现学生们写得千篇一律。就在这时,我看到了江晓明的作文——《愚蠢的爸爸》:“我的爸爸十分愚蠢,他经常几件事情同时做。前几天,他粉刷家里被我弄脏的墙壁时,又  相似文献   

18.
整理"狗窝"     
一提写作文,同学们就皱眉头,总觉无事可写,有时没法,就胡编滥造,闹出笑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其实,只要留心观察,总会有可写的。《爸爸戒烟》就是家中生活的小事,小作者却写得有声有色,引人下读。下面王思淇同学的《整理"狗窝"》也是一件小事,小作者却能信手拈来,真是不简单。另外其语言也颇有特色。  相似文献   

19.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增刊补白栏目中发表了署名杨勋的《井勿幕之死质疑》一文,对我所撰写的《井勿幕》一传(发表于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民国人物传》第三卷,中华书局1981年8月出版)中井勿幕之死因提出质疑,认为拙稿所言井勿幕系被马凌甫设谋杀害的观点,“考与事实不符”,且谓我引用孙翰青回忆“轻易作定论,未免资料过于孤单而难以服人,有失之于偏颇之嫌”。杨文认定,“井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在其所著《史记》中对于一些历史人物,不仅写得栩栩如生,而且评得实事求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拙文就司马迁评历史人物的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司马迁评历史人物,主要是在写生的前提下,以“太史公曰”或“寓论断于序事”的形式,着力于“亮相”,把历史人物的面目凸现出来,使人们知道这个历史人物在历史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