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涂正革 《中国社会科学》2012,(3):78-94,206,207
在中国现实国情下,如何实现低碳发展事关国家的长远发展战略。研究结果发现:经济规模每增长1个百分点,碳排放量平均增加15百万吨(MT),但是不同行业间经济增长的边际碳排放量差异很大;经济结构重型化加剧碳排放的增加,制造业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碳排放量平均增加56MT;技术进步推动能源强度下降,是减少碳排放的核心动力,能源强度每下降1个百分点,碳排放量平均减少33MT;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碳排放密度居高不下,能源结构变化的减排效应并不显著,但是,综合碳排放密度下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显现出能源结构优化的迹象。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促进节能技术与工艺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中国低碳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
基于1971 ~2012年16个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跨国样本,采用异质性面板模型检验了城镇化和碳排放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和碳排放之间主要呈现正向关系,但同时显现出负向影响的迹象;收入、人口和能源密度对碳排放均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短期效应大于长期效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能源结构、加强低碳考核是实现我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低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能源强度的角度,对浙江省1990年至2010年经济低碳化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通过时间序列模型,结合能源强度的年度数据,预测浙江低碳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最后运用因素分析法,对浙江省能源强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推动浙江省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因此继续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产业能源利用效率,是保证浙江经济未来低碳化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确定积极合理可实现的碳排放峰值目标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有利于倒逼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我国明确提出到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到峰值,并要求低碳试点城市尽快明确碳排放达峰时间,推动一部分城市率先达峰。北京是全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大市,已提出力争2020年实现碳排放达峰的目标。分析和测算结果显示,北京市能源消费总量增速将在"十四五"到"十五五"期间实现明显下降,并有望在2030年达到峰值,境内能源消费结构将得到明显优化,高碳能源逐步由零碳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计入全市碳排放的外调电力碳排放因子也将有所削减,2020年碳排放达峰目标可以实现,碳排放峰值约为1.66亿吨,人均碳排放量7.2吨左右。对比发达国家碳排放达峰先行经验规律和北京市发展总体形势,能耗增量较大是北京市碳排放达峰的首要制约因素,大幅提高非化石能源和外调绿电比重是北京市尽早实现碳排放达峰的主要途径,加快推进政策与技术节能减碳成为北京市实现碳排放达峰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中国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0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西方发达国家已采取多种措施发展低碳经济.中国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严峻,任务繁重.因此,在当前"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战略下,中国必须积极实施节能减排、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基于国情,当前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重点是降低能源强度,实现节能减排.最优路径是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还需要有积极的战略规划和对策措施,特别是要在政策上、法律上予以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认清低碳经济的特有属性,即特性,必须先探究其概念起源,这包括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根基两个方面,并与生态经济等相关概念作比较分析,厘清区别、联系及包容从属关系。低碳经济的本质是通过各类方式和手段,主要基于经济和市场的手段,来协调碳排放(或温室气体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关系,从而在不影响经济增长及福利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乃至文化系统的低碳转型;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应首先基于全球视角,应该由发达国家率先实现低碳转型,并带动发展中国家共同实现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7.
以1978-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湖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经济效率因子是第一大因素,其中能源强度和经济发展为人均碳排放正向驱动因素,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为人均碳排放负向驱动因素;人口水平因子是次要影响因素,人口规模和城镇化水平均为人均碳排放正向驱动因素,国际贸易和能源价格对碳排放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重视,通过对国际组织和学术界对碳排放的界定、分类等方面的研究,提出我国减少碳排放、低碳发展应明确科学计算碳排放的方法,采用有效的激励型的政策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实现低碳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与我国区域能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济发展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的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但减缓二氧化碳排放不能通过减缓经济增长来实现,应将重点放在降低能源强度、增加低碳能源消费上。我国将合理利用资源、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十一五"规划也提出了"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的总体目标。因此,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地区差距较大,各地能源利用水平、能源消费结构明显不同的特点,从地区差异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区域特征进行分析,实现不同地区相应的能源强度改善和能源结构低碳化目标,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不仅对我国实现"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虽然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角度都应该实施低碳经济,但其提出的背景和目的却值得深思.即使碳排放与温室效应之间有直接关系,人类碳排放所占比例很小也难以成为主因.相比于气温上升,人类更应该警惕气温的下降.当前碳排放巨大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所以降低温室效应的前提是它们改变生活方式而不是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碳排放的计算应是产品的最终消费(地)而不是生产(地)为依据,以体现利益与责任的平衡.在当前,低碳经济并不是一种环保和高效的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