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铁塔般的身材,如炬的双目,篮坛的猛将,与姚明共同组成了中国队的双塔。他是谁?读罢本文,你就知晓。“英雄”诞生这一天是1975年11月20日,内蒙古的鄂尔多斯草原,一个婴儿出世了。嘹亮的啼器声惊得草原上空的鹰远远飞去,也几乎惊散了吃草的羊群。这是什么样的新生儿啊,足有别人家孩子两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信息时代,医院营销对于县级妇幼保健院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医院营销对县级妇幼保健院发展的作用和在县级妇幼保健院中存在的模糊认识,提出了应对县级妇幼保健院正确定位、差异化服务等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3.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在继创建成为徐州医学院附属妇幼保健院后,又被省卫生厅确认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这是医院全体员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结晶。  相似文献   

4.
基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内容,对妇幼保健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对应的管理建议。结果显示,妇幼保健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以下问题:人才紧缺现象严重、保健职能有待加强、人事制度改革缓慢、薪酬制度不合理等。基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结合存在的问题,可通过加速制度改革、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手段、注重临床和保健并重、构建合理的薪酬体系等方式促进现代妇幼保健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说“好哭”     
哭,是人的本能。婴儿初来人世便号啕不止,好像受到了极大的委曲似的,做母亲的总怕孩子哭,孩子若哭便忙用奶头堵住其嘴;孩子因尝到一次哭闹的甜头后,就变得“好哭”了,动不动就干嚎几声,且一次凶于一次。孩子好哭的目的不过为了多吃几口奶,但成年人一旦掌握了“好哭”的要诀后,其用意和目的就绝非于此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江苏省各市级妇幼保健院的发展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全省市级妇幼保健机构今后的发展规划和卫生行政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江苏省妇幼保健中心监测直报系统,对江苏省各市级妇幼保健机构2014年的基本情况?经济运行?医疗费用?服务提供和利用等信息进行描述?结果:各市妇幼保健院发展不平衡;人员编制不足;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医疗费用有待加强控制;部分市妇幼保健院病床使用率偏高?结论:各市级妇幼保健院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新修订人员编制,合理引进人才;增加政府对妇幼保健院的财政投入;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水平?  相似文献   

7.
余力 《社区》2010,(6):36-36
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但他是个老寿星却未必妇幼皆知。在我国25史中的230多位皇帝里,长寿的前三名为:南北朝时的梁武帝萧衍,活了86岁;女皇帝武则天,享年82岁;而乾隆则寿高89岁,是中国封建皇帝中的长寿之最。他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享受了数代同堂的天伦之乐。  相似文献   

8.
2005年8月13日晚上6点左右、南京某大学教师宿舍楼前突然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妈妈,快救我……”正在楼底下纳凉的居民还没有反应过来,只听见“咚”的一声,一个小女孩已重重地坠落到地上,顿时血肉模糊,被送往医院后因伤势过重死亡。死者是该校辞职青年教师林青的宝贝女儿林可沁,年仅13岁,正读小学五年级。也许没有人想到,这幕惨绝人寰的悲剧制造者,竟然是小女孩的母亲、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女教师刘薇……  相似文献   

9.
亚新: 15岁的时候,我开始频繁地和母亲发生争吵,每次吵架后,我就会去一个要好的同学家里借宿。那天是个雨天,晚饭的时候母亲又唠叨起来了,我推开饭碗,抓起书包就冲进了雨中。我在同学的怀里哭哭啼啼说活着真没意思,等我安静下来才发现沙发的另一头正有一位三十来岁的男子以看戏的表情看着我,我又羞又恼。同学介绍说那是她的表哥,他友好地向我点头,我从鼻子里哼了一声。  相似文献   

10.
爱的永恒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烈士的遗孀,弥留之际,手一直指向一只抽屉。儿女们忙拉开抽屉———这个母亲从不准他们碰的禁地,只见里面躺着一块陈旧的表,表针还在滴滴答答地走着。他们疑惑地看着母亲,母亲非常吃力地做了一个捻动的手势。儿女们明白了:———该上弦了。当他们庄重地给表上紧了弦,把表放在母亲耳边,让她听表的走动声时,母亲满足而安详地微笑着,闭上了双眼。儿女们细看这块表时,都被惊呆了———这块表是他们的父亲留给母亲的纪念。五十年来,母亲一直没有让这块表停止走动。给表上弦,这件事太简单太平凡了。但是,对一位…  相似文献   

11.
50年代初,共和国百废待举亟需能源,毛泽东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朱德说: 500万吨钢铁500万吨石油我们就能打败任何侵略战争。石油,是年轻共和国经济发展的命脉。 准噶尔盆地,狂风乱舞,飞沙走石,孤雁哀鸣,满目荒凉,一群带着时代重托的找油人挺进了荒原。 1955年 10月 29日,一个永载史册的日子。"黑油山1号井"成功喷油,党的八大上石油工业部部长李聚奎宣布:克拉玛依油田面积达万平方公里。 这是一群平凡的石油工人,这是一群创始奇迹的英雄。他们像热爱母亲崇拜父亲一样,热爱、崇拜着这块土地。历经半个世纪的拼搏,他们在百里戈壁建起一座英雄的城市。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一位母亲在圣诞节前夕带着5岁的儿子去买礼物。大街上回响着圣诞节的赞歌,橱窗里装饰着枞树彩灯,乔装的可爱小精灵载歌载舞,商店里五光十色的玩具应有尽有。"一个5岁的男孩将会以多么兴奋的目光观赏这绚丽的世界啊!"母亲毫不怀疑地想。然而,她没有想到,儿子却紧拽着她的大衣角,呜呜地哭出声来。"怎么了?要是总哭个没完,圣诞精灵可就不到咱们这儿来啦!"母亲有些生气,语气  相似文献   

13.
今天是党的生日,我们少年儿童和祖国亿万人民一同欢呼歌唱。欢呼伟大母亲的节日,歌唱伟大中国共产党走过81个不平常的年华。啊,我们生长在阳光下。虽然未见过母亲走过幼年、童年和少年,可如今却亲眼看见她率领亿万中国人民从苦难走向光明,建设起新世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个时期,英国出现了多起通过“人工受卵”生育的“设计婴儿”(designer babies),这在社会上引起了激烈的道德争论。 “设计婴儿”是新闻界“炒”出来的名字。此类事件中的首件是一位59岁的英国妇女于1993年12月25日,即圣诞节时生下的一对双胞胎。这位妇女要求在英国生育中心接受人工授精,但因其过了绝经年龄而遭拒绝。后来在意大利罗马的一家私人诊所里,医生将一位20岁左右的意大利女青年的卵子与这位夫人丈夫的精子结合,受精卵便植入了这位老夫人的子宫里。之后,她便生下了这对双胞胎。此事不胫而走,社会反响极大。赞成者有之,疑异者不少。一些人尽管对这位妇人盼做母亲的心情表示理解,但却认为有悖常理。也有些人认为,不管年龄大小,每个妇女都有做母亲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太行山南端,平顺县城西部,有一个山环岭锁的村庄叫苗庄村。村里一个和睦相处的五世同堂之家在当地被传为佳话。家庭的老主人名叫张年喜,是一位93岁高龄的老太太。年轻时,家境贫困丈夫早逝,但她很顽强,不仅含辛茹苦拉扯大两个儿子,而且送他们到学堂念书。为了让孩子们能学点文化,她用瘦小的身子支撑这个贫穷的家庭,经常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白天到地里去参加劳动,打猪草,夜里还要帮助人家做鞋缝衣。往往,孩子们在母亲吱吱呀呀的纺车声中入睡,又在母亲吱吱呀呀的纺车声中醒来。家贫的孩子们知道母亲的艰辛,读书识字都非常认真。  相似文献   

16.
1994年,河南省商城县73岁的刘远海和64岁的李光珍结了婚;5年后,他俩将邻乡一位非亲非故、年逾九旬的孤寡老人,认作母亲接进家中;过了两年,这个家又将另一位同样非亲非故的老人融入进来……  相似文献   

17.
每一个个体降临人世后,在母乳和母亲的照料、保护之下养育成长。在这一时期,母亲对于婴儿的饥饿、冷暖、疼痛、不愉快等生理性需求的解决与消除,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母子之间的这种接触和联系,还具有重要的心理意义:母亲是儿童所遇到的、深刻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初对象,她对儿童的心理成长具有直接的影响力。 精神分析理论把十八个月以前的婴儿时期称为口唇期。在这期间,婴儿常常衔着母亲的乳头,刺激着口腔粘膜而获得快感,如果授乳期间经常不能及时满足婴儿的欲求或授乳期太短,婴儿则会产生不满情绪,称“口腔不满”。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埃里森(Erikson,E.H.)认为,这个时期的母子关系,基于婴儿生理性需要的满足与否,可产生婴儿的基本信赖或基本不信赖的心理倾向。此时婴儿的无助感最为强烈,如果母亲给这个时期的婴儿以有规律、及时的照料和爱抚也象婴儿的脸一样一日三变的话,他们就会产生不信赖的情感。更有可能与基本信赖相伴随的心理品质是希望,他们将来更不怕挫折和失败;与基本不信赖更可能相伴随的心理品质是恐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新组建第四临床医学院。现其构成为“六院一所”:附属脑科医院、附属南京儿童医院、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附属眼科医院、附属友谊整形外科医院、附属明基医院及儿科医学研究所。其中有三所三级甲等医院,  相似文献   

19.
施羽尧  李菁 《社区》2008,(14):38-38
1935年11月13日,佛堂里一声枪响,30岁的施剑翘近距离刺杀孙传芳,以报10年前的杀父之仇,而她也被冠以“侠女”、“烈女”头衔,在此后几十载中,不断成为民国时期多种演义故事的女主角。而在女儿施羽尧眼里,她就是一位普普通通、慈爱的母亲。  相似文献   

20.
发生在小人物身上的事迹有时蕴藏着巨大力量。比如陈玉蓉,她是一位母亲。像中国大多数母亲一样,她的个人信息乏善可陈。一家媒体描绘了她的生活:居住在武汉一个堤坝底下的农村,家境普通,丈夫在做杂工;55岁,身材不高,脸上已有了皱纹和生活所赐的忧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