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子语类》中成语与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子语类》中有成语284条.有的成语及其变体在《朱子语类》中出现的次数很多,如“光明正大”出现18次,其变体“正大光明”出现10次,总共出现28次.其他常用的成语也都多次出现.有的成语是上古遗用下来的,如“自相矛盾”(朱87),出自《韩非子·难一》;“自暴自弃”(朱105),出自《孟子·离娄上》;“患得患失”(朱72),出自《论语·阳货》.有的  相似文献   

2.
“道不拾遗”这个成语,197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辞海·语词分册》认为出自《史记·商君传》,并引“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为例。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合订本)及1978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成语词典》则认为出自《战国策·秦策一》,并引“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道不拾  相似文献   

3.
成语浅谈     
我们在阅读书报刊物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用得很恰当的成语。这些成语,用极为简洁的词语,可以形象地说明一个事实或深刻地阐明一个道理,言简意骸,生动有力;但我们也常看到一些用得不恰当的成语,牵强附会、晦涩生僻,甚至把意义弄反。因此,有必要就这一问题做一些探讨。成语是熟语的一种,它是人民口头上或书面上习用的固定词组或短句。组织多样,来源不一。有的可从字面理解,如“万紫千红”、“乘风破浪”,有些要知道来源才能懂,如“青出于蓝”,出自《荀子·劝学》,  相似文献   

4.
“成语是群众集体智慧创造出来的一种语言财富”(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增订本),是汉语中的精华。对于成语的专门论述,已经很多很充分了。本文仅就“一”字开头的成语作些探讨。一、“一”字的构词功能和词义汉语中的成语,丰富多彩,数以万计。在浩如烟海的成语中,数词开头的成语所占比例最大,而在数词开头的成语中,“一”字成语为数又最多。如《汉语成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共收成语3013条,数词开头的成语共有180条,其中“一”字成语就占110条;《成语词典》(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共收成语7800余条,数词开头的成语共有489条,其中“一”字成语就占220条;《中华成语大词典》(吉林文史出  相似文献   

5.
从成语产生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现存出自《战国策》的成语与当时社会文化的关系,通过成语看纵横家的人生观、说辩艺术、战国时代的人文精神及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陈林群 《社区》2012,(23):11-11
《庄子》文字玄奥,意旨飘忽,常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儒生常常以儒解庄,导致出自《庄子》的成语,大多违背原义,误用两千年至今。  相似文献   

7.
《诗》在先秦和《书》、礼、乐配合,《礼记·王制》称为“四术”,也称“四教”.所谓“四术”实际就是西周奴隶主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四种手段;“四教”也即他们教育贵族子弟用以培养人才的四种教育科目.这“四术”或“四教”中,《诗》居首位,可见古人对于《诗》的重视,礼乐结合,称为“礼乐”.演礼之时,乐舞伴奏,配之以诗,在特定的场合中举行,表现为一定的仪式.这种仪式古时称为礼仪,或称仪法;就《诗》而论,可以称为  相似文献   

8.
“日居月诸”一语见于《诗经·邶风》的《柏舟》和《日月》两篇中。《柏舟》中有“日居月诸,胡迭而微”一句,《日月》中有“日居月诸,照临下土”、“日居月诸,下土是冒”、“日居月诸,出自东方”、“日居月诸,东方自出”四句。毛传只在“日居月诸,照临下土”句下说到“日乎月乎,照临之也”。这分明是用“乎”字解释“居”“诸”两个字,是把这两个字看成语气助词的。王引之《经传释词》、杨树达《词诠》、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等书里也都是把“居”和“诸”看成语末助词的。《中国语文》1984年第4期刊登了黄典诚先生的《〈诗经〉中“日居月诸”的连读  相似文献   

9.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他在《论语·为政》中提出教育学生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种思想后被南宋大儒朱熹总结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四书集注》)即“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是孔子根据他的学生的不同的经历、特点、性格、志趣、爱好、才能等等具体情况和需要,实行不同的教育方法,加强个别指导,克服缺点,发扬优点,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发挥各自专长的人才.这是孔子对商周以来传统的死板的教育方式的重大革新,也是他多年教学的重要经验,值得我们珍视.  相似文献   

10.
“出生入死”这个成语出自《老子》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指人处在生死之间,生存有十分之三的可能,死亡也有十分之三的可能。《韩非子·喻老》:“人始于生而卒于死。始谓之出,卒谓之入,故曰:‘出生入死’”。指人的生命开始于出生,而结束于死亡。“出生入死。的意义已有发展。后来又增加了新义,用它形容冒着生命危险,随时有死亡的可能。宋·孙光宪《北梦琐言逸文》卷二:“我与尔累年战斗,出生入死。”用的就是这个成语的常用义。鲁迅先生使用这个成语时不囿于旧义,创造性地把“出生入死”中的“生”与“死”互换一下位置,便成了“出死入生”。《花边文学·看书琐记》:“巴比塞有篇很有意思的短篇小说,叫做  相似文献   

11.
《成才与就业》2011,(9):10-11
“以圆木为警枕,小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成语‘圆木警枕’用来形容刻苦自勉,出自宋代范祖禹的《司马温公布衾铭记》。”日前在江苏省无锡市江海文化中心的“国学驿站”里,退休教师为社区居民和青少年学生们讲起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成语故事,来自靖海小学五十名学生和社区里十多位老年人参加了活动。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要求“要寓思想品德教育与化学教学之中。可以结合我国在化学、化工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2003年3月制订、颁发的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育大纲》(试验修订版),特别强调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提出在历史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在新大纲的最后,附有“研究性课题参考题目”,列出了与学习中外历史相关的22个研究性课题,作为在教学实际中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选题的参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课程“成语”部分虽然不是词汇理论教学的重点所在,但是因其内容浅显易懂、学生容易掌握、蕴含文化丰富的特点,成为学生通过自学锻炼其语言实践能力的绝好材料。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搜集成语。进一步掌握古代汉语语言知识,对以深入研读中国文学著作、了解中国文化、甚至针砭时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了语文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其中指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于此我们可以看出,语文教学与美育的关系极大.我们在语文教学的同时,必须兼顾到美育,并努力取得显著的成效. 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以及文化艺术作品的美的  相似文献   

16.
实施“理论教学、社会实践、业余生活”三大课堂有机结合的马列教学新体系改革方案后,在“教书育人”方面收到了初步效果。 为了实施“新体系”,该部制定了《社会实践课教学细则》和《深入学生业余生活做思想政治工作细则》,确立了这两个课堂的教育原则、形式和方法。 现在大部分教师都担任了兼职副班主任,他们与系党总支、系主任,辅导员和班主任等配合,参加学生的某些活动,如教师节师生畅谈会、评优、班会、文体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带有倾向性和普遍性的思想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担任90级新生《中国革命史》课的教师,为了摸清学生的思想状  相似文献   

17.
“耳提”解     
“耳提面命”乃是沿用了两千几百年的一句成语,它出自《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其意在于形容教诲他人时的殷切态度,这显然为世人所公认。然而,有些辞书在具体解释其词义时,似乎并不十分确切,甚或曲解了它的意思。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所编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9年)解释“耳提面命”道: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亚当.斯密在《国富论》有关教育观点的理解,揭示了弗里德曼“教育券”计划在理论上的缺陷。文章指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并没有提出公立教育机构与私立教育机构孰优孰劣倾向性的观点,而教育券制度在实施中不必然地废弃公立教育机构、支持私立教育机构;学生个人和家庭对教育实施学校的选择并不能够因为教育券制度的实施得到明显提高,而只是使他们的境遇没有变坏;教育券制度的具体实施需要诸多相配套的政策与环境。  相似文献   

19.
新颁《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了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为中学语文教学规定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对美的知觉和感觉,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在美的世界里》)的确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中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执着和热爱是热切而实在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美、美感和艺术美常识的教育,使学生对美的观念有所了  相似文献   

20.
《庄子》对汉语成语有伟大贡献。它满足了人生需求,其著作广为传诵,是形成成语的大前提;《庄子》语言有典型的汉语精神———具象思维,又蕴含着“对待”的哲学观点,故留下众多成语;《庄子》成语和儒学的关系:补、通、转,共同丰富了汉语语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