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尔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辞典,书中存在一些错误的说法."尔雅新证"是指利用甲骨文、金文等出土古文字材料来校读<尔雅>的一种研究方法.这一方法既可以验证<尔雅>中正确的训释,也可以指出讹误之处.<尔雅>中某些训释和郭璞、邢昺注疏存在明显错误.传世古籍的整理工作应该重视考古材料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被黄侃盛赞为"魁儒"的陈汉章,一生治学贯通经史子集,著述宏富而流布有限,多种稿本未整理.其<尔雅学讲义>稿本三卷,上卷论<尔雅>名义、撰人、兴废以及与<说文>的表里关系,中卷、下卷分说<尔雅>自<释诂>至<释畜>各篇,可谓近代研究<尔雅>最早的专著,在雅学研究史上的价值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大致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而编纂的具有百科性质的书目,其采取了以叉类聚的编排方式,重在对词义的实际使用状态进行诠释,是对语义场理论的不自觉的实践与运用.要深入了解<尔雅>全书的价值,必须研究这些义位形成的系统,即<尔雅>全篇的语义场.文章借鉴现代语叉场理论,以<尔雅·释地>为例来分析其语义系统,以探求<尔雅>语义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释名>是一部专门探求事物名源的佳作,与<尔雅>、<说文>堪称我国训诂学史上声训、义训、形训的三大里程碑.<释名>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观:编排上更为细致、系统化、合理化,成为后世类书中词语分类取法的对象;义训上开创了以声训统系全篇的新的训释方式,发展了原有的训释方法,有力地推动了训诂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西游记>第八回有言:"洞里原有个卵二姐,他见我有些武艺,招我做个家长,又唤做倒躇门.""倒蹉门"即"倒插门","俗称男子到女方家里结婚并落户".其中"躇"普遍被释为"踩踏"义.<现代汉语词典>释为"(在雨雪、泥水中)踩".<现代汉语规范字典>释为"踩;(在雨雪、泥水中)踏".元关汉卿<王闰香夜月四月园>第二折:"我如今躇着脚踪直到李庆安家."<汉语大词典>释为"踩;踏".上述工具书将"踸"读音皆注为cha.其实"躇"正确读法应为zha,兹有文献和汉语方言为证.  相似文献   

6.
学者对《毛传》与《尔雅》的关系多有论述,或以为《毛传》本《尔雅》而作,或以为《尔雅》本《毛传》而成,或以为《毛传》《尔雅》各有所本。实际,三说皆各有所得,亦各有所失,并没有揭示出《毛传》与《尔雅》之间的复杂关系。《毛传》《尔雅》训释有同有异,固然有材料来源同异的原因,但从二者很高的训释相同率、训释连词句也相同、材料选择的趋同性等方面看,毛公为《传》时参考过《尔雅》。并且二者成书之后都经后人的增益,因而续补《尔雅》者采《毛传》与增益《毛传》者采《尔雅》的情况并存。至于《毛传》《尔雅》训释的歧异,除了材料来源不同外,训释方式不同、传抄致误等也是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刘熙<释名>共八卷二十七类,其中<释言语>、<释书契>、<释典艺>、<释乐器>四类涉及加余种文体,是汉代人记录和训释文体类别最多的著作.<释名>作为一部训诂词典,着眼现实,大大拓展了汉代文体的著录和训释范围,反映了汉代文体的实存情况和当时的文体观念,即重视应用文体甚于文学文体.<释名>在文体的著录范围、声训方法、解释内容诸方面,都对后世文体论著作如<文心雕龙>等产生过一定影响.从文体史眼光研究<释名>相关材料,有助于理解汉代到魏晋六朝之间文体论承上启下的环节.  相似文献   

8.
在宋代<礼>学研究史上,<仪札集释>是一部重要的纂集体著作.该书在全文据录郑玄<仪礼注>的同时,又增设"释曰"部分,或是对<仪礼>的某些经文加以阐释,或是对郑玄的某些注语加以笺识,突出反映了李如圭在<仪礼>研究方面的具体创见.通过对这些"释曰"解经类注语的剖析,可以发见,无论是在训释对象与内容方面,还是在礼经仪文节度的训释焦点方面,或是在先秦儒家典籍的语料引证方面,李氏<集释>都形成了自身独到的解经特色,在整个礼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9.
西方现代阐释学的"视界融合"理论,肯定了接受者对文本视界再创造的权力.这为我们考察今文家对<春秋>的阐释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理论方法."<春秋>无达辞"虽出自董氏,客观上却是<公><榖>解经与董氏释经共有的逻辑前提.这一逻辑前提不仅为今文家释经提供广阔的阐释空间,同时也道出<春秋>的可阐释性和阐释的无限性的特点.<公羊传>、<榖梁传>对<春秋>"微言大义"、"褒贬书法"的训释,是<春秋>视界与今文家视界相互融合的表现;其"咬文嚼字"的功夫也有益于汉语训诂学、修辞学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由汉简"方"与"幡"看汉代边卒的文化学习>一文中,作者将兵器"有方"释为书写工具"方"、将兵器"幡"释为拭觚之"幡"、将"画方矢"释为刻书刀、将书写工具"方"与"觚"释为同一之物、认为"札"仅为书写用的木片的名称.上述说法均值得商榷.此外,上文中所引用的部分材料和一些语言组织也有商榷之必要.  相似文献   

11.
"多词一训"是<尔雅>首创并使用得较多的一种训释方式,本文把这种训释体例中的一组被释词称为"同训词群".按照逻辑推理,一个"同训词群"应该是一组同义词,但<尔雅>很多"同训词群"中的词语之间并不具有同义关系.本文分析了<尔雅>里这种现象的几种表现形式,并认为古人混淆字词,混同词的不同义位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在王夫之看来,易与礼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在讨论易与礼之间关系时,王夫之追溯了周王朝的政治基础,认为"周以礼立国,而道肇于<易>."①也就是说周礼的各种原则,是蕴含在<周易>中的,<易>是礼的源头.在历史上,将<易>与礼联系起来,并不是王夫之的创见,这是先秦时代就有的一种观点.当晋侯派韩宣子去鲁国行聘礼时,韩宣子观<易象>与<春秋>,就曾慨然称许:"周礼尽在鲁矣."②同样,在<易传>中,以礼释易的解释倾向也时有所见.王夫之在<易>与礼之间关系方面的创见,在于他对<易>为礼的源头作了新的论证,并认为以礼释易之所以可能,就在于易与礼之间有着一种普遍理与具体应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胡煦是清初易学大家,他的易学涵盖象数易学和义理易学.就胡煦的<周易>诠释而言,他在观象之法方面有较大的创新与发展,这主要包括三种:以体卦主爻说释"往来"、"内外"、"上下"等字词;采用先天图释"遇"、"邻"、"婚"三字;采用月体纳甲说释"西南、东北"、"先甲后甲"、"先庚后庚"、"月几望"等词.在这三种观象之法中,前二者是发前人所未发,第三种则是在传统月体纳甲说的基础上,进一步纳入先天图和日月交光的观念,从而发展了以月体纳甲说释<易>的方法.而胡煦之所以能够在观象之法方面获得较大突破,原因则在于其方法背后深刻的易学观.  相似文献   

14.
周建忠 《船山学刊》2004,(4):22-22,38
明清之际,注楚辞者甚多,大都借注释屈赋,寄托其故国之思.在此类著述中,<楚辞通释>最负盛名.王氏在<九昭>自序中说:"有明王夫之,生于屈子之乡,而遘闵戢志,有过于屈者",故作<九昭>"以旌三闾之志".如释<离骚>"忽反顾以游目"以下八句云:"忠贞之士,处无可如何之世,置心澹定,以隐伏自处.而一念忽从中起,思古悲今,孤愤不能自已."又如释"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云:"原不忍背宗国,且尝受王之宠任,尤不忍绝君臣之义,故灵氛告以他适而不欲从."其释<天问>作意云:"原以造化变迁,人事得失,莫非天理之昭著,故举天下不测不爽者,以问僭不畏明之庸主具臣,是为天问,而非问天.篇内言虽旁薄,而要归之旨,则以有道而兴,无道则丧,黩武忌谏,耽乐淫色,疑贤信奸,为废兴存亡之本.原讽谏楚王之心,于此而至."其释"帝降夷羿"一节云:"盖无道必灭,虐民纵欲,虽有强力,不足凭也."  相似文献   

15.
《中原雅音》音释资料辑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目前所能看到的引用<中原雅音>的韵书、字书,继续对<同声千字文>这部字书中的<中原雅音>材料进行了穷尽式的辑佚,又新发现其有关音释资料208条,这些资料对今后学术界研究<中原雅音>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尔雅》“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五个单元中收录了大量的动物专名.这些词语是人们把主观感觉到的客体形象思维类化,并借助语言外显的结果,因此我们在研究《尔雅》动物名词时,应该注意当时人们是如何将客观对象的物与主体意识中的感觉形象联系起来,并通过现存语言世界得以呈现.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尔雅》中动物名词,揭示隐含于其中的上古时代华夏民族的直观具象思维模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外杂篇精义"系列的第五篇.<外物>全篇结构缜密,各章照应精妙.郭象的篡改误断和曲解妄释,导致旧庄学认为<外物>"杂引博喻""文义不相属""颇琐碎",实属错失佳篇的严重误读.  相似文献   

18.
<正>鲁相谒孔子庙残碑,始立年代不详。碑残,高1.04米,宽0.85米,厚0.26米。碑文为隶书,已漫漶不可读。今存右侧八行,行十一字。碑侧有唐贞元七年(791)杜廉等人题记。此碑自宋代即定为汉碑,《金石录》作"汉鲁相谒孔子庙碑"。《隶释》据残存文字内容定为"鲁相谒孔子庙残碑"。现存于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相似文献   

19.
<汉语大词典>"戴目"条下注:"犹侧目. '戴',通'载'."并引杨树达<汉书窥管>:"戴'、'载'通用;'载'、'则'亦通用,'戴目'即侧目也."杨树达在<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瞷戴目释义>中又云:"愚谓戴目当求之于声,不当求之于形,盖戴目即侧目也."  相似文献   

20.
《论语》“君子”文化新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碧英 《天府新论》2009,(4):117-120
"君子"文化在<论语>中得到了充分论及,学界历来众说纷纭.在梳理该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周易>、<尚书>、<诗经>、<仪礼>等文本材料及<孟子>、<苟子>等后续材料溯源探讨<论语>中"君子"词义的文化内涵,不难看出,"君子"一词仍重其"位",是实现孔子政治追求和文化理想的代表人物,是完成孔子社会理想的历史承担者.<论语>"君子"文化体现了一个时代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