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彭湃同志(1896——1929)是我党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现代农民运动的先驱和著名领袖。他的革命生涯虽然短暂,但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研究彭湃同志怎样由一个地主阶级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革命烈士,究研彭湃同志革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这不仅是对党史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也是发扬革命传统,教育后代的需要。本文试图就彭湃同志的革命思想的发  相似文献   

2.
彭湃(1866—1929),乳名天泉,又名汉育;化名何海、孟安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他的经济思想是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先进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彭湃生于一八九六年十月二十二日广东海丰县一个地主家庭,但受辛亥革命以及学  相似文献   

3.
彭湃同志早年曾东渡日本留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彭湃在日本的经历,对他的思想发展有重大影响。但是,在这方面的文物,过去搜集到的很少。最近,在广州外国语学院任教的日籍教师原岛春雄先生应我们的请求,转请早稻田  相似文献   

4.
彭湃同志在他光辉的一生中,对我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是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著名的农民运动的领袖,也是我党早期武装斗争中一位杰出的组织者。在我党早期的武装斗争中,彭湃先后担任过广东农民自卫军总指挥、广宁绥缉军事员、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委员、东江工农自卫军总指挥、江苏省军委书记等军事职务。他比较早地明确提出了武装农民的思想,为毛泽东思想宝库增添了一份珍贵的财富;他在建立农民革命武装、促进革命军队与农民运动的结合、创建工农红军和武装保卫我国第一个苏维埃红色政权的斗争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我党的武装斗争创建了光辉的业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试就彭湃对我党早期武装斗争所做的巨大贡献作一个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彭湃同志是我党农民运动的先驱,中国现代革命史上伟大的农民运动领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他最早为无产阶级找到了广大的同盟军。他领导著名的海丰农民运动,成为中国南方上空的一颗明星,照亮了中国农民解放的道路,推动了广东以至全国农民运动的发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的无数事实表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不仅要有坚定明确的战略目标,而且还必须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阶级力量的对比,确定各种斗争形式、斗争口号,灵活掌握进攻和退却等等一系列的策略原则,才能不断取得胜利。彭湃在农民运动中,正是由于掌握了斗争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因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彭湃对农民运动理论和实践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他在农民运动中的策略思想及其运用,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齐霁  杨东 《兰州学刊》2011,(3):13-17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别是在乡村社会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彭湃无疑是一位开拓者。从对乡村社会现状的认知,到对农民群体社会心理的剖析,不仅体现了他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在了首位,事实上也是他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起点。更为重要的是,彭湃在乡村社会的大众化实践中,是以最平凡的形象深入民间,用自己的高尚情操和感染力来号召和吸引民众的。而人们也正是从他身上所承载的形象与符号中才做出自己的认知和判断的。当彭湃在民众心目中已成为一种特定的符号,他们也就最终认识和理解了"马克思主义"。这也正是彭湃在乡村社会大众化实践中留给我们的一条最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广东历史资料”创刊号于本月一日出版。这一期,在现代史方面,发表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海丰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所出版的“会场特刊”和“彭湃同志年表”。前者是一件颇有价值的资料,生动鲜明地显示了大会的状况。后者比较系统地记述了彭湃同志的生平,为进一步研究他的革命活动和思想提供了某些材料和线索。在近代史方面,他发表了两篇有关辛亥革命的回忆录。篇幅虽然不多,还提供了某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史料。一八九八至一八九九年遂溪人民抗法斗争是广东近代史中的一个重要事  相似文献   

8.
1924年彭湃加入中共之前,曾经与陈炯明关系密切,受到陈炯明多方面的影响。他在陈炯明控制的粤东地区从事农民运动,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遭遇的挫折,都与陈炯明有直接间接的关系。两人既有思想上的共通之处,实践中也不完全互相排斥,是某种程度上的同道者。  相似文献   

9.
<正>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他和毛泽东、彭湃是我党最早研究农民问题的三位革命家。关于毛泽东、彭湃领导农民运动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已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宣传。但关于李大钊这方面活动的研究和宣传甚少。本文仅就《李大钊选集》中的有关文章进行一些粗疏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1927年3月北上武汉到7月15日国民党汪精卫集团公开"分共"止,彭湃在武汉出任全国农民协会秘书长。在此期间,他与毛泽东等一道,积极主张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积极参与全国农协的工作,主张以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彭湃在武汉全国农协时期的工作与贡献,在中国革命史和农运史上是不应被忽视的。  相似文献   

11.
关于彭湃同志的牺牲日期,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有许多同志认为是八月三十一日(1929年)。如,1959年出版的侯枫《彭湃烈士传略》写道,“彭湃终于在一九二九年八月三十一日,由国民党反动头子蒋介石下令,被枪杀于伪龙华警备司令部”。该作者1978年10月出版的增订本《彭湃》中仍用此说。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年出版的《革命烈士诗抄》中称,彭湃“1929年8月在上海被捕,8月31日在龙华被害。”《人民日报》1978年8月31日《不废江河万古流》文中说,“今年8月31日,”是“彭湃烈士就义纪念日”。《解放军报》1977年11月8月《缅怀彭湃烈士光辉战斗的一生》文中说,“8月31日,彭湃同志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也有不少同志认为彭湃牺牲的日期是8月30日。华南人民出版社1951年11月出版的《华南革命史迹》(一)书中“彭湃同志史略”一文写道,“8月30日由汉奸卖国贼中国人民刽子手蒋介石下令,枪杀彭湃同志于龙华警备司令部。”《南方日报》1978年11月15日《宁死不屈浩气长存》文中说,“彭湃同志坚持斗争到生命最后一息,终于在8月30日这一  相似文献   

12.
彭湃同志(1896—1929)是我党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同志的名字,是和中国现代农民运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彭湃同志光辉而短暂的革命生涯,几乎都是在领导农民运动中渡过! 彭湃同志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农民协会的最早组织者之一,是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创建人,是第一个省农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是第一个工农兵苏维埃的领导者。彭湃同志不愧为“农民运动的大王”,不愧为中国现代农民运动的先驱。研究彭湃同志的光辉业绩,既是缅怀革命先烈,教育后代的需要,也是开展中国现代革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广东中共党史学会和广东历史学会于彭湃八十五周年诞辰纪念日——十月二十二日,在彭湃工作过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联合举办彭湃学术讨论会。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委宣传部、汕头地委以及海丰县委负责同志分别参加了大会开幕式和纪念活动。彭湃的亲属及战友应邀专程从北京和山东来广东参加纪念活动。广东、北京、湖北、广西、辽宁的党史研究工作者和彭湃的战友、亲属共一百二十多人参加纪念  相似文献   

14.
《彭湃的绝命诗及其它》(载《社会科学战线》一九八一年一期)刊出后,我们收到一些来信,对彭湃的“绝命诗”提出质疑,现综述如下: 首先,对这首诗提到的烈士就义时,有许多麻木的围观群众,不但不同情反而还“笑着看他受刑”,与当时的实际情形是完全不符合的。广州外语学院罗可群同志,北京中央党史研究室林立远同志都查阅了当时我们党中央的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民运动杰出的领导者彭湃同志,生前为了号召农民造反动派的反,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创作了不少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的红色诗歌。彭湃同志家学渊源,在写古体诗方面,也是颇有造诣的。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的《周恩来选集》上卷第398页注释163条,对广州农讲所作了如下的注释: “一九二四年,彭湃创办广东省农民协会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一至第五期由彭湃、阮啸仙等主办。一九二六年五月第六期由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主办,改名为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由毛泽东任所长,……”  相似文献   

17.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他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主持八七会议,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决定以武装起义来反抗蒋介石的背叛和屠杀,起了挽救革命的重大作用。其中包括领导农民举行武装起义。瞿秋白同志在中国农民运动问题上的立场、观点同毛泽东、彭湃等同志是完全一致的,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正> 阮啸仙是我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农民运动理论家.大革命时期他担任中共广东区委农委书记,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组织干事,广东省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常委,广州农讲所第一至第六届教员、第三届主任等职,与彭湃等人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广东农民运动.这期间,他发表了大量文章、讲话和演说,并于一九二六年写下《中国农民运动》一书.这些文章和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结合他从事农民运动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正> 杨匏安是我国“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革命活动家.杨匏安一生短暂,只活了35岁,1931年8月他牺牲在上海龙华监狱里.象伟大的革命家彭湃、陈毅,周恩来一样,杨匏安也将文学作为他宣传革命主张、革命理想的重要载体.关于他的文学创作我们知道的不多,仅从1918—1919年的《广东中华新报》上见到他的一篇小说、若干译作和诗歌.但杨匏安仅见的这篇小说和其它作品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20.
黄敏 《社会科学家》2001,16(3):94-97
本文从农民与中国革命、工农联盟、农民武装、土地问题诸方面对大革命时期彭湃、邓演达的农民观进行了探讨,从理论角度扼要地评价了其得失,并明确指出两者农民观的形成,既离不开当时国内社会的深刻影响,但更重要的还是同其个人阅历、阶级立场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