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黄仕军 《东方论坛》2004,(3):127-127
山东大学出版社于2003年7月出版的<追寻马克思:走进西方马克思主义>(以下简称<追寻>)一书,是山东大学王凤才博士潜心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十余载,所形成的一个阶段性理论成果.这是一部系统阐述西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马克思主义观的学术专著,它是在"阿多尔诺否定辩证法研究"项目成果的基础上拓展、加工而成的.  相似文献   

2.
一 2008年12月,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麓山文艺学研究丛书"出版了<中国文学批评的传统与转化>(赖力行)、<明清叙事思想研究>(赵炎秋、陈果安、潘桂林合著)、<西方象征美学源流论>(何林军)等三部著作,加上2003年已经出版的<西方文论与文学研究>(赵炎秋)、<宋代词话的美学研究>(颜翔林)、<中国美学与诗学研究>(毛宣国),六部著作是湖南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诸位学者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集中展示了湖南师范大学文艺学美学研究的前沿性和整体学术风格.  相似文献   

3.
要谈如何把<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历史卷>办好这个问题,也许首先要对这份刊物有一个定位.我觉得可以定位在中国留美史学会办的、在美国出版的<中国历史评论>(Chinese Historic Review)和M. E. Sharpe 出版的选汉文历史论文翻译成英文的<中国历史译丛>(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之间.  相似文献   

4.
美国学者沃尔夫拉姆·爱伯哈德先生著,陈建宪先生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出版的<中国文化象征词典>,体现出一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文化.这个文化迥然不同于他所熟知的西方文化,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中国文化处处充满着象征.  相似文献   

5.
描述1949年之后中国戏剧发展历程的书可谓不少,按照出版时间的先后分别有王新民的<中国当代戏剧史稿>(1997)、傅谨的<新中国戏剧史>(2002)以及董健、胡星亮主编的<中国当代戏剧史稿>(2008)等;  相似文献   

6.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西北大学的<西方经济学>课程经过多年建设,2006年成为省级精品课程、2008年成为国家精品课程.在科学出版社的支持下,以任保平、宋宇为主编、郭俊华、林建华为副主编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  相似文献   

7.
<汉唐藩属体制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审李大龙先生的又一部重要学术著作.作者长期从事汉唐边疆民族史的研究,侧重于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民族关系、民族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出版过<两汉时期的边政与边吏>(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1998年再版)、<唐朝和边疆民族使者来往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都护制度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等著作,该书是作者对沂20年桌汉唐边疆、民族研究的总结性成果.  相似文献   

8.
斯通普夫(Samuel Enoch Stumpf)与菲泽(James Fieser)合著的<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是英语世界著名的大学本科教材,优点颇多.200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该书(第七版)中译本.2006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又将原著影印出版.对照阅读读之下,笔者发现中译本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因此特以第一部分"古希腊哲学'为例加以辨析和探讨,以促进翻译批评,提高翻译出版质量.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学术期刊的二次文献转载率及web下载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期刊二次文献转载率与Web下载率反映了期刊论文被学界认可的程度和社会对其学术性、时效性反响的程度,是期刊学术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以我国三大主要文摘<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复印报刊资料>以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5-2007年版)>的数据为统计源,对我国17种马克思主义类学术期刊的二次文献转载率与Web下载率进行了分析,比较马克思主义类学术期刊之间的异同,探讨提高马克思主义类学术期刊学术性与社会效应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王立  韩琳 《东方论坛》2004,(4):128-128
近些年来,国内学术界在运用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神话学等方面理论和材料上,有了不少卓有新意的成果.在审美发生学方面有了梁一儒、户晓辉、宫成波<中国人审美意识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艺术发生学的研究有林少雄<人文晨曦:中国彩陶的文化解读>、程金城<远古神韵:中国彩陶艺术>等(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以及一些研究<山海经>的论著,如张岩<〈山海经〉与古代社会>(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等.然而,以诗歌史的源头为本且立足于礼乐文化本位的研究,尤其是较为系统的专著,仍不多见.张树国博士的新著<乐舞与仪式--中国上古祭歌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出版)使这块难于开垦的土地又添上了可喜的新绿.  相似文献   

11.
武云 《东方论坛》2005,(6):124-126
以伊曼努尔·华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为代表的世界体系理论(World System Theory)自诞生以来,就遭到西方主流学者的强烈批评,除了意识形态上的争论外,理由之一就是这一理论主要是关于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分析,而忽视对形态各异的文化分析.华勒斯坦等将1982年至1998年间在一些期刊杂志、国际会议上所发表的相关论文以及教学讲稿结整理为<自由主义之后>(After Liberalism)、<反体系运动>(Antisystemic Movements)、<有托之乡--21世纪之历史抉择>(Utopistics Or, Historical Choice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三篇书稿,由郝名玮、张凡翻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02年以<自由主义的终结>为名结集出版,此书可以视为世界体系理论对批评者的一个回应.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丛报>(Chinese Repository)是美国传教士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于1832年创办的英文期刊,是当时西方中国观的重要来源.鸦片战争前,<中国丛报>刊登了大量论及中国法律的文章,但多是批评中国法律,如法令驳杂、法律在实际中很难执行、司法腐败、上诉困难、对外国人极端歧视等.<中国丛报>建构了中国法律野蛮、落后的形象.其中缘由值得探究,其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王毅武教授的新著<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一书(以下简称<研究>)2009年6月已由海南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同一主题的论文23篇,著名专家学者的相关评论21篇,时间跨度近30年,计30余万字,系统研究并阐述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学科建设与理论专题.作者娴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联系中国的具体国情,首倡中国现代经济理论这一新学科,并从学科架构、理论专题和人物经济思想三个方面,客观、公允地研究与评论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产生、发展、创新以及完善的过程、条件、内容、特点及规律性.  相似文献   

14.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发展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与实践史.齐齐哈尔大学何强副教授编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探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一书,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为切入点,着力于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突出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和阐述,尤其是在理论著作的通俗性、感染力和吸引力等方面进行了实际探索,具有相当的学术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是当代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15.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郑祥福教授撰著的<文化批判与后现代马克思主义>一书,于2008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6.
自桑代克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奠基之作以来,教育心理学一直是心理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和整个心理科学一样历经坎坷,直到1980年才有中国学者编写的<教育心理学>教材正式出版(潘菽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随后相继出版了一些教育心理学教材或专著.据我所知,迄今为止由国家批准的"国家级规划教材"的<教育心理学>为数不多,张大均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唯一的<教育心理学>教材,是作者们在多年潜心该学科领域研究基础上撰写的一部优秀著作.该教材的编著基于对教育心理学百年发展的全面分析和准确把握,紧密联系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学经历了60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美学传统.这一传统的形成,是与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和阐释分不开的.在人们接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过程中,已经把美学的根基深深地扎根在实践的基础之上了,因此,当我们寻求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转型以及未来发展的时候,立足于已有的美学传统,重估<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价值,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学传统的形成与突破过程中,<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具有特殊的双重价值,一方面它是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的理论支点,另一方面它还是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继续前行的重要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8.
期刊史视野下的《新史学通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史学通讯>创刊于1951年1月,由中国新史学会河南分会创办,1957年更名为<史学月刊>.冠名<新史学通讯>期间共出刊62期.其宗旨是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新史学,配合和服务于当时的新史学教学和研究.最初只是以赠阅方式流通,通讯作用明显.至一卷三期改为公开发行,一卷五期定为月刊,定期出版,确立了史学类月刊的定位,并由此引发了整体编排格式向现代期刊的转型,至1955年四月号转型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19.
1989年,华岳出版社出版了赵清阁的散文随笔集<浮生若梦>,内收一篇文尾落款写于1981年12月的<〈落叶〉小析>: <落叶无限愁>是一九四七年我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先收在我编的<无题集——中国现代女作家小说集>里(晨光公司出版),后来又收进我的短篇小说集<落叶>里(商务印书馆出版).  相似文献   

20.
蒋传光著<建构中国法治社会的指南--邓小平法制思想研究>由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本书系统论述了邓小平的法制思想,评价了它在马克思主义法学中的地位,作者还把邓小平法制思想与目前中国建设法治社会的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