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古有戒训:"妇有长舌,维厉之阶。"因此,"失声"或"有声"被作为一种政治话语和文学手段用于诠释女性与社会、女性与男人以及女性与自己之间的权利斗争。台湾作家履彊的《老杨和他的女人》以及大陆作家张抗抗的《残忍》都写女人失声的故事,但失声以后能否复声却是两种不同信念体系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福柯认为权力机制能够作用于人的身体,使其变成驯服的肉体。一些女性主义理论家认为对人的身体的统治也会延伸至意识形态的统治,从而造就驯服的思想。当前女性对自己形体和容貌的关注以及女性思想上的顺从,其实质是父权制权力规训女性身体的结果。阿特伍德的小说《可以吃的女人》正是对该理论的注解。  相似文献   

3.
弗兰纳里·奥康纳于其微妙而恢弘的文学书写与叙事言说中,不仅隐秘地影射着一种更接近于生命存在镜象之茫然和殊不可解的困惑,而且其笔触视点所关注的生活本身及生命历程中的种种不解之缘,则透析着一股被放大了的“行走在寻找的路程”之生命内在真髓的诉说,同时也凸显并展示出她对人生之短暂性及历史之真实性所做出的深刻而独特的一种“无”的象征。罪恶信仰、神秘宗教与黑暗暴力正是奥康纳文学叙事中屡见不鲜的三大主题。她极其理性地掀开了某种类似于自闭的私隐,彰显了某种隐匿于心灵深处的灵魂真容,表达了某种不可靠但却依然鲜活的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4.
论早期西传《道德经》的基督特性及谬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经>西传的历史表面上看是中国传统文化向西方传播的历史,令人乐现,而事实上<道德经>早期传播是被西方基督化、附庸化和殖民化的历史,其中谬误比比皆是,危害至今犹存,令人担忧,引人深思.文章着重从早期译者的身份与目的、翻译的策略、文化传播的角色方面时早期的误传加以剖析,探讨其根源,并希望以原语文化自有的话语权重新译介<道德经>等中国传统典籍.  相似文献   

5.
阿伦特是一位极富原创性又充满争议的思想家,其思想和著述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创新有余而严谨不足,充满了复杂性和张力,难以归类。从政治立场看,阿伦特不能被归入西方政治理论所概括的各种思想派别;从学科归属看,阿伦特不属于哲学家,也不是政治哲学家;从思维方式和写作风格看,阿伦特也不是一个学院派学者,不遵守所谓“学术规范”或其他既定的学科戒律。阿伦特《人的境况》的中心主题就是立足危机四伏的时代,认真严肃地思考“我们正在做什么”,因为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正是我们时代的最大危机。  相似文献   

6.
文今的两部长篇小说《喜欢紫色的女人》和《紫色梦幻》,既能独立成集,又互为姊妹篇,故事铺陈一脉相承,紧紧围绕着肖平、肖娅姊妹的情感纠葛脉络展开,以特定的网络生活为切入点,从女性神经的细微处,探寻网络时代对亲情、友情、爱情的解析和诠释,歌颂凝重庄严的婚姻圣殿,含蓄委婉地劝诫在情感中处于彷徨和游移的人们,用人性中的阳光和正义向读者敞开了一处鲜花盛开的院落。作者在作品中力求再现网络时代原汁原味的女性心理,还原她们丰富变幻的情感世界,寄托了厚重的人文思想,为文学创作中对特定时代女性心理的探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通过他不朽的批评论著,形成了非常难得的世界性文学影响.<流亡文学>--六卷本巨著<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的第一卷,是这种巨大影响的最重要因素."流亡文学"及流亡主题,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欧洲到全世界的时代热点,引起了不同背景的读者的阅读、谈论和介绍的兴趣.从日文文本,到德文文本,以及在美国的英文文本的介绍,都突出了第一卷<流亡文学>的地位.勃兰兑斯在写作此卷时充溢着燃烧的激情,感召着人们阅读和介绍的兴趣.在中国,鲁迅和其他著名文学家也对第一卷投诸更大的研究热忱.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 ( 1 898— 1 948)是我国现代散文大师 ,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之一。他的语言洗炼、文笔秀丽 ,呈现出优美、自然、细腻、流畅的独特风格 ,最为凸现的是其女性化处理生活的艺术。他以一个男性对女性独有的情愫或以女性对生活细致入微的审美要求观察周围的生活。最为有力的明证是他的散文《女人》中的几段话 :“老实说 ,我是个喜欢女人的人 ,……女人就是磁石 ,我是一块软铁。”“在路上走 ,远远的有女人来了。我的眼睛便像蜜蜂嗅着花香一般 ,直攫过去。……我到无论什么地方 ,第一总是用我的眼睛去寻找女人。”为何要对女性情有独钟呢 …  相似文献   

9.
《东岳论丛》2016,(4):133-138
灵性书写是美国黑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一种特定的、族裔色彩浓郁的仪式化书写,触摸历史记忆,从而实现民族精神的复归。20世纪80年代,随着新时代运动在西方的高涨,美国黑人女作家的灵性书写开始密集出现并且进入主流文化视野。《寡妇颂歌》和《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两部小说可为代表。小说通过按手、沐浴等仪式化书写,揭示出被伤害的灵魂救赎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琼州学院学报》2021,(1):106-113
《娱乐至死》和《网络至死》由于都是面对"新"媒体对大众生活冲击的思考,因此体现出诸多共通性。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身份立场的不同,两者在许多方面也存在着分野。更有意味的是,这两本书在中国大陆有着很大不同的际遇。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我们需要应时代之需,将其放置在合理位置上。在"新"媒体时代,精英知识分子应当如何恪守自己的"精英"立场,才是时代最需要的。  相似文献   

11.
马藜 《兰州学刊》2009,(7):157-160
女性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有其特有的生命体验即对于生命体验的完整的过程,但在一些男性作家的笔下,却完全是另一个情况,男性教授作家阎真的《因为女人》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小说以女性的身体与年龄为轴心来揭示男权社会中女性特别是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告诉我们:女性的身体,是男性的欲望叙事;年龄,使女性对危机予以认同;男权文化对女性角色的期待,形成女性自我救赎的重阻;男性作家对女性生存状态描述是偏颇的。这就警示着我们更多地思考女性解放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有关《法国中尉的女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主义的主题;叙事艺术研究;神秘女子萨拉形象;精神分析学的批评等。似乎除了这些方面再难以有所突破,本文试图从“新的形式”入手来对小说作一尝试性的解读。福尔斯曾在弗洛伊德有关人的结构构成三层次说(本我、自我、超我)的基础上,提出每个人的心灵还有第四种因素即“逆某”,简单说就是个人所具有的一种空虚感。其小说中的四个主要人物正好分别暗合了四种人格构成:萨拉——本我;欧内斯蒂娜——自我;波尔坦尼太太——超我;查尔斯——逆某。正是这种无意识结构以及对人的反思使福尔斯成为战后英国最有才华和最严肃的小说家。  相似文献   

13.
张三元 《学术界》2013,(6):74-87,283
马克思对"抽象的人"的批判始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完成于《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是"现实的个人"从孕育到诞生、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现实的个人"是在现实的生活资料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现实社会关系中获得具体规定的。可以从自然性与社会性、感性与理性、利益和需要、生活资料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等四个统一中把握"现实的个人"的基本特质。作为一个哲学范畴,"现实的个人"具有抽象性。"人民"是"现实的个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逻辑延伸,在现实生活中有抽象化的倾向。"公民社会人"是"现实的个人"在当代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复归"和具体表现形态,是时代精神的彰显。重塑"公民社会人"和构建公民社会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最近读了易健先生撰写的《人的诗化与自然人化》(南方出版社 )一书 ,感到欣慰的是作者紧紧把握住了美与人的这种密切关系 ,把自己的全部论述都立足在人自身的需要 ,人自身的优化、完善、人的自我实现这样一种原发性本体上展开 ,从而充分地发掘了美学、美育学所蕴涵的深厚的人文精神与深刻的人道主义的内涵。正如作者所指出的 ,从人类学的观点看 ,动物是以“完成品”的面貌来到世界的 ,而人来到世界只是一个“半成品”。用兰德曼的话讲 ,“自然只使人走完了一半 ,另外一半尚待人自己去完成。”尼采说 :“人是尚未决定的动物”。柏格森说 :人…  相似文献   

15.
"被缚"的女人--浅析《荷马史诗》中的女人群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权华 《云梦学刊》2002,23(6):71-73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西方多种文学传统的源头。这部人类童年时代的作品一开始就显露这样的端倪:女人是不自由的,女人的“被缚”了。女人的“被缚”可分多种情形,它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被缚”女人的塑造对后世文学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维多利亚时代看《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女主人公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英国当代作家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女主人公萨拉以追求自由、实现自我为其主要特征.本文结合福尔斯的生存观和文学观,从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等级制度、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以及虚伪的道德价值观入手,分析了将萨拉逼入绝境的社会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中萨拉为了保持特性、实现自我而采取的生存策略和抗争手段.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对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三种结尾的艺术特点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9.
生命意识的焦虑——评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亮程的文章之美,不是美在才华,尽管他的这些文章已经非常漂亮。但是他的宝贵并不在于这些文章,而在于他的情感和灵魂所处的状态,在于他的情感和灵魂跟这个世界构成的关系之中。刘亮程用那种和谐的眼光、善意的眼光、爱惜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于是到处看见了阳光的灿烂,看见了鲜花的欢笑,看见了蚊子在认认真真地觅食,看见了老鼠在兢兢业业地劳动,看见了驴在生机饱满地交媾,总之,满世界都是令人欢喜的东西和气象。  相似文献   

20.
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耶利内克的成名作《逐爱的女人》,表现了她对男权意识和父权制度下女性生存状况和女性命运的关心和思考。本文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分析女性的爱情和命运,即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父权制度对女性爱情的破灭以及蟠蛇章法蕴寓的女性封闭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