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老年教育的欣欣向荣,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困惑。在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下,老年教育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受某些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老年教育呈现出主体性缺失问题,因此关注老年教育,需要重视老年学习,重构老年教育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
试论高校女教师的进取意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女教师是我国知识女性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 ,也是高等教育中日益壮大的生力军 ,其职业成就却远远落后于男教师 ,因而在高等教育中处于不利地位。本文以进取意识为视角 ,运用社会性别分析法 ,提出营造一个有利于高校女教师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 ,使之对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女大学生的自我肯定意识、社会性别公平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由于深刻的历史、社会及文化背景,美国社会中华裔这一独特的群体的话语长期处于一种缺失的境地。从福轲的权力话语理论来看,处于被压迫、被边缘化的群体必须获得自身的言说权利,从而打破西方的霸权话语的控制。近年来兴起的华裔美国文学创作就是践行福轲的权力话语理论的具体策略,它打破了西方的文化霸权,使华裔在美国主流社会中发出自己的声音,重构了美国华裔缺失的话语。  相似文献   

4.
乡村越来越成为社会构件(social constructs)或地理学想象(geographical imaginations)。这主要源于西方人口的逆都市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大量来自都市的中产阶级移民。同时,乡村"景观"正在由变动不居的人口重构持续重塑,并日益偏向都市消费品味。"殖民化"可以成为考察乡村表述及其变迁的有效的概念工具。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文学史上,萨拉·朱厄特是一位重要的女作家。《乡村医生》是她于1884年创作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但就作品关注的两性性别教育话题而言,《乡村医生》又称得上是一部“现代小说”,折射出作者对其所处时代的性别教育及其模式的看法和思考。遗憾的是,这在现有朱厄特的社会性别研究中并没有受到重视。基于此,借助社会性别研究的视角,分析朱厄特在《乡村医生》中对理想性别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建构,解读作者的性别教育观,指出作者并不否定对两性进行必要且合理的传统性别教育,她批判的是无视个体差异的父权制刻板性别教育模式,呼吁对其进行解构,她进而主张对两性进行双性化性别教育,并以此去实现对理想性别教育模式的重构。  相似文献   

6.
随着村民自治制度的推行,我国的国家权力逐步退出乡村治理的舞台。然而,作为"历史记忆"的乡村自生秩序在现代转型的浪潮下逐步瓦解,我国的乡村治理秩序陷入失序的危机中。具体表现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农民利益诉求的制度化输入不足,公共权力流转于"村头官僚"与村庄精英。重构乡村治理秩序必须发挥国家、社会、市场三方力量的共同作用:国家供给制度,社会组织承载村民自治,市场机制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7.
8.
关于广西高校女教师发展的障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围绕“广西高校女教师发展障碍”问题,以广西部分高校在职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了解他们对女教师发展障碍的认识和感受,探究女教师发展受阻的原因,并寻求积极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9.
组织重构:乡村现代化的社会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历了革命后国家与社会一体化下的人民公社体制,到改革后多种组织体制并存的局面,乡村社会组织体制的重构日益显示出对推进乡村现代化进程的意义。这是基层社会对超大社会管理能力和单一制国家整合能力的挑战。本文在分析了改革后乡村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组织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从认识论的角度理清现代与传统的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组织重构的前提。文章最后指出,打破国家与社会的一体化从组织体制上培育基层社会的社会自主性和维护国家的政治一体化,抛弃现代与传统的对立论从组织体制上保持基层社会的发展持续性和巩固国家的政治合法性  相似文献   

10.
沈费伟 《人文杂志》2020,(4):121-128
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形成是长期以来自然地理环境、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儒家伦理文化思想和国家社会政治结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着注重实际、重义轻利、勤劳节俭以及长幼尊卑等思想价值。然而在历经了建国初期、改革开放时期和新世纪以来的现代化解构影响,现阶段传统乡村文化呈现出日益解体的传统乡村伦理、空洞虚化的乡村文化精神、逐渐消失的乡村文化价值以及流失匮乏的乡村文化资源等衰败迹象。因此,当前亟需秉承消除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观念的总体原则,以先进文化价值思想引领为理念,以培育乡土文化人才为保障,以发展壮大乡村文化产业为基础,以完善乡村文化制度体系为支持,从而保护和传承传统乡村优秀文化,真正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11.
社会性别反应预算是指在公共预算决策中,对预算政策产生的社会性别影响作出反应,力求以更趋公平的方式分配资源,从而进一步促进性别平等。自1984年澳大利亚开始尝试以来,社会性别反应预算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主要特点呈现为:以实践推动理论,侧重宣传而较少触及预算过程的实质改变,从关注预算支出转向全面考虑预算收支等。  相似文献   

12.
13.
农民是“三农”问题中人的因素,农民主体性的充分发挥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然而农民主体性还存在着多方面的缺失,与此同时造成农民主体性缺失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总结农民主体性缺失的各种具体表现以及分析农民主体性缺失的具体原因,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农民问题,从而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李超 《贵州社会科学》2023,(12):137-144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支撑,农民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关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进度。当前农民的有限主体性不能够满足乡村振兴要求,农民主体性发挥不足受到主观认知因素、组织因素和体制因素的制约。为此,要构建与乡村振兴要求相匹配的农民主体性,唯有破除制约农民主体性发挥的障碍,构筑乡村情感共同体,加强农民主体性培育的乡村文化建设;打造农民利益共同体,强化农民主体性培育的组织保障;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增强农民主体性培育的政策嵌入,从而促进农民主体性意识的激发、主体能力的提升、主体作用的发挥,以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5.
齐艳英 《理论界》2007,(7):95-97
社会性别是相对于生理性别而产生的一个概念,是近年来国际上分析男女平等的重要概念。社会性别平等要求男性和女性的不同行为、期望和需求均能得到平等的考虑、评价和照顾。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某些方面,男女两性的发展差距有所加大。各种造成男女地位、收入、权力悬殊的因素,正在不断改变着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又由于我国的幅员辽阔,情况多样,社会性别状况在不同地区、在城乡之间、在不同民族群体中是不平衡的。因此,对于男女平等,不能只强调字面意义上的、形式上的平等,更要强调现实生活中的、实质上的、结果上的平等。男女平等不仅需要在法律中明确规定男女平等,更重要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实现男女平等,真正为男女两性的发展提供同等机会,从而实现结果上的平等。  相似文献   

16.
魏磊杰 《学术月刊》2020,(8):142-156
我国在世界舞台上仍旧缺乏与其硬实力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使国际法治中国话语得以生成与转化,必须要改进与提升我国国际法的解释能力。而欲求改进与提升此种能力,就需要解决我国当下国际法学研究存在的主体性缺失这一最大问题,对传统国际法观念及其所支撑的主流国际法研究范式进行深度祛魅。立足于当下我国的国际法研究现状,除了继续深入推动国际法理论与实务的有效对接与互动外,我们还应在基础层面改进国际法教科书的内容,逐渐增添其本土化的色彩。同时,在研究路径上,从内外两个基本维度着力,渐进实现国际法学科的"科内整合"与"科际整合"。  相似文献   

17.
朱菊香 《江淮论坛》2013,(3):157-160
女性文学在从小说到电影中,性别视角的转换导致女性主体性下滑和性别话语的差异。女作家从女性视角叙事,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女性性别话语;男导演从男性视角出发,剔除原著的女性主义倾向,彰显男性中心意识、美化男性形象。这种现象是普遍的。两性应该在平等对视的空间里交流对话。  相似文献   

18.
从资源到产业:乡村文化的现代性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佳 《学术论坛》2012,35(1):77-81
乡村文化有丰厚的资源,从资源到产业的转化,须通过现代性重构。但现代性重构困厄重重:一方面,乡村文化现代产业基础缺失;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努力融入以城市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逻辑中,乡村社会的文化内涵日益损耗和缺失。本土价值观的复兴和村民经济利益的诉求为乡村文化的现代性重构提供了契机。乡村文化产业现代性重构的路径,一是精神性重构,即对乡村文化空间和文化意象的重构,二是制度性重构,建立起符合现代产业方式的合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出生婴儿性别比持续偏高的原因,主要在于根深蒂固的传统社会性别意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生活中两性间事实上的不平等.社会性别意识差异源于性别角色分工所导致的收入水平的性别差异以及制度设计和实施中的性别差异.要降低出生婴儿性别比,不仅要努力形成实现男女平等的经济基础,还应倡导现代社会性别意识.  相似文献   

20.
社会性别预算是在社会性别主流化过程中,通过分析公共预算对男女两性的不同影响,对公共预算做出社会性别敏感回应,推动公共部门以更趋公平的方式分配资源。尽管中国社会性别预算的推进面临诸多挑战,但在性别平等的法律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以及相应的财政预算保障等方面,仍旧为其推广实施提供了难得的现实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