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7-18世纪英格兰小城镇文化生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早期,在英格兰城镇化的过程中,小城镇的文化活动日益丰富.经济、交通、通讯以及教育的发展是导致英格兰小城镇的文化生活内容日渐丰富的主要原因.世俗化、多样化和商业化则成为这一时期英格兰城镇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小城镇文化生活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城镇的复兴和发展、居住环境的改善并促成城镇公共空间的出现,对近代英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东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本文认为新的历史起点为东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提供了必备条件,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重大变化以及“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的历史使命要求东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东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中要实现“三个率先”,必须围绕打造中国开放型经济升级版这一目标,率先实现开放型经济质量效益型增长,率先实现开放型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率先实现开放型经济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3.
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问题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本质上是对国家增长红利中区域资源负债的补偿;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问题也是一个现实性的问题,本质上是政府和市场双重导向下的去资源化的再工业化过程。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提升综合承载力,即提升经济创造力、社会支撑力和环境承载力,提高经济转型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无论政治、经济、文化都处于一个大的转型时期,相应地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新变化,这就极需德育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率先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对世纪初叶苏南经济国际化的背景、目标和差距经济国际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进程、程度和水平,它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逐步递进的过程。研究表明,经济国际化至少应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从参与国际市场到与国际市场相融合,区域性市场成为统一国际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二是从参照国际惯例到与国际惯例对接,基本上按照国际通行的市场法则和市场规则处理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活动;三是从介入国际分工到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走国际化之路,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再生产过程同国际再生产过程相衔接,资金、原材料、劳动力、技…  相似文献   

6.
在影响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诸多因素中 ,结构、体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的变迁与转型 ,构成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两大动力。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进程在各地区是不平衡的 ,这是造成各地区发展差距拉大的现实原因。因此 ,解决地区发展差距问题 ,也就只能从这一客观背景出发。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讲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难得机遇 ,调整所有制结构 ,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 ,构建有利于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所有制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 ,构筑具有中、西部地区特色的产业结构体系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与转型进程 ,培育市场要素 ,完善市场机制 ,提高本地区经济体制市场化水平和程度  相似文献   

7.
环渤海经济一体化,是一个长时间、广空间、多层面的复合发展过程。它肇始于19世纪60年代后,这一地区39个沿海和内陆通商口岸的陆续对外开放。这些口岸作为连通国内外市场网络的核心节点,引领着该区域的城镇、交通、产业等主要经济领域,率先进入了经济现代化与市场化的行列。其主体内容和表现,就是来自中外双方的不同生产方式和市场要素,在环渤海广阔的地理与社会空间内,发生了长时期的相互碰撞、彼此调适和市场整合。到20世纪30年代,这里初步形成了以天津为中心、以青岛—大连为两翼的环渤海外向型经济区,标志着该区域的经济一体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走出了一条具有环渤海特色的中国经济现代化之路,提升了该地区在全国的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8.
近代早期是英格兰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这一时期英格兰的邻里关系状况良好。邻里关系与社会管理联系紧密,地方社会的和谐及人与人之间的友好是有效社会管理的结果,而邻里关系特别是睦邻为社会管理提供了一种不可或缺的黏合剂。  相似文献   

9.
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关键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自强致富.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根据宏观经济的变化和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充分运用国家政策,准确把握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主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独具特色的的区域经济,强化和发挥竞争优势,提升地区经济竞争力.这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自强致富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一个经济实力争雄的新世纪。许多国家、地区及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都深深地感受到这一伟大世纪到来的严峻挑战,正在竞相提出并着手实施各种发展战略,全力争夺主导21世纪发展的主动权。而在这一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又出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城市带头现象。我国情况也是这样,从一定意义上讲,各省市自治区的新思路、新战略可以看成是城市带动战略;  相似文献   

11.
南慧英 《北方论丛》2015,(5):104-109
1860年后,俄国远东地区出现大量亚洲移民,其中包括中国人、朝鲜人和日本人。日本人数量较少,主要进行捕鱼作业。中国人和朝鲜人则遍布俄国远东各个经济领域。虽然俄国政府对外来移民的政策几经调整,但在远东劳动力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中国人和朝鲜人在俄国各经济领域仍然得到广泛使用,中国人和朝鲜人不仅为俄国远东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也为远东地区经济发展,边区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马泽民 《北方论丛》2015,(3):113-118
英国中世纪曾长期被认为是以庄园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经济. 随着对庄园账簿资料的挖掘和对庄园管理的深入探讨, 自给自足只是中世纪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 12—15世纪, 领主和农民普遍卷入了广泛的市场交易, 交换经济取得迅速发展. 究其原因, 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分工获得了较快发展, 非农产业从农业中分离, 为交换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提; 二是形成了完整的货币体系, 为交换提供了便利的中介工具; 三是市场和集市的广泛建立, 马代替牛成为了主要运输工具, 减少了交易的距离和时间, 降低了交易成本, 是交换经济发展的助推剂; 四是政治经济发展的需求是交换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所采用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在特定背景下带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它并不是一个适合中国长期采用和坚持的模式,特别是在目前依赖国际市场遭到的阻力不断升级、国内市场开辟又很棘手的情况下,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对经济的长远发展所具有的促进作用已大打折扣。开辟国内市场、转变发展方式以适应新的国际国内环境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新的走向,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由"出口导向型"转向"消费内驱型"已是必然。"消费内驱型"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是居民有效需求的增长,其运行的前提是相应制度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这对更好地实现由"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通过的《海西规划》赋予海西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平台。在全国各项指标数据中,福建外经贸各项指标皆位列全国前十位,充分说明福建省是一个经济外向型较高的省份。但较之与东部发达省份,目前福建在政策、经济等诸多因素方面存在不足与差距。因此,优化外经贸发展软环境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近代早期中英海外贸易市场体系发育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早期中英两国的海外贸易市场体系皆经历了蜕变与重建的过程。中国由朝贡贸易转向民间海外贸易,英国则由商站贸易转向特许贸易。世界商品市场开始孕育成长,世界格局进入转换和重组的关键时期。海外贸易市场体系的发育,对两国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变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当前特殊的经济环境下形成的买方市场,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买方市场,具有典型的经济过剩特征。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关键阶段,经济结构的调整已经十分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 ,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中 ,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一大背景下 ,正确把握加入WTO后民营经济发展环砍的变化以及发展趋势 ,研究并制定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对推动烟台民营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尤国珍 《兰州学刊》2010,(6):214-216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针对新区土地改革制定了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在实际执行政策过程中,华东区根据地方调查情况,较好地执行了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华东区之所以能较好的执行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是与华东区农村调查的客观情况和地方领导人主观思想两个方面分不开的。这为建国初华东区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小城镇经济发展对增加内需、加速城镇化进程和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有着重大意义。当前小城镇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小城镇经济发展应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要素的吸纳力、促进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促进小城镇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雪 《学术探索》2014,(3):17-23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的复苏同时带动了油品消费的逐步增长。中东海湾地区、亚太新兴经济体及部分OPEC成员国的炼油能力开始稳步上升。中国与印度作为世界炼油业新秀,其蓬勃发展不仅带动了亚太地区整体炼油水平的提升,同时促使世界炼油格局产生了重大调整,新兴炼油中心已转移至东方。中印炼油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由此带动国内战略石油储备建设,在一定层面上保障能源供应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