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世界人民恐慌于全球气候恶化命题的日益逼近之时,清洁发展机制(cDM)的提出与运行无疑是如降甘霖,但该机制从产生到运行却面临诸多困难,不仅在理论上,更在于实践中。尤其在实践中所屡屡被触及的掩藏于深处的——清洁发展机制与国家主权的关系命题。许多国家以国家主权为名,消极或有意识地抵制或阻碍该机制的运行,因而造成一定程度上清洁发展机制在实际运行中与国家主权间的对峙局面。通过进一步梳理清洁发展机制的深层内涵,剖析其与国家主权命题应有的关系,进而解读与勾勒清洁发展机制的运行与国家主权的关系博弈图。 相似文献
2.
3.
4.
5.
6.
黄仁伟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4)
维和机制涉及到联合国成员国的国家主权与联合国对地区安全的干预权之间的深刻矛盾,因而这项改革比联合国其他领域的改革更加敏感。作者认为,目前维和机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障碍包括:联合国宪章有关条款对维和行动性质未能提供确定的法律支持,新的维和行动的延伸加剧了联合国与目标国之间的冲突,维和部队的构成和指挥权难以统一,维和行动缺乏必要的经济资源,大国利用维和行动使之成为强权政治的工具,维和行动存在着由中立变为作战方的危险,等等。维和机制的困境使联合国在冷战后的世界秩序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当前应特别注意少数大国操纵维和机制以达到其战略目的的意图。 相似文献
7.
国家主权理论产生以后受到世人普遍关注,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传统国家主权理论受到严峻的挑战。面对挑战,要求我们运用辨证思维重新审视国家主权:一是国家主权原则性质变中有不变;二是国家主权原则体现的是国家最高利益原则;三是国家主权理论的新发展。重新审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主权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它有利于建立国际政经济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它有助于世界各国政府制定更加正确的对内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国际制度是国家间合作的结果,国家间合作的根源在于国家从合作中获得的长期收益大于不合作的收益,同时国家之间还存在许多尚未达成合作,即尚未建立制度的领域,这也反映了国家间合作是为了实现各国家的利益,如果达成的国际制度对相关国家不利,国际制度则难以达成。国际制度既是建构的又是演化的,因为它是国家间有意设计出来的,又是以符合各国家利益的原则设计出来的。国际制度是自我实施的,之所以能够有效实施是因为国际制度实施对各国家的收益大于为此承担的成本,即自我实施国际制度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从建构主义视角分析印度与国际核机制的互动关系以及演变进程。多年来,印度虽然没有完全游离于国际社会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活动之外,但对国际核机制采取排斥态度,其深层原因是源于印度国家身份定位以及由此形成的利益界定。未来与国际核机制的互动关系能否发生根本改变取决于印度自我定位或他者认可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国家主权理论自产生以来一直受到世人的密切关注,尤其是二战后,围绕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激烈。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传统国家主权理论受到严重挑战,国家主权发展成为无所不包的新概念。中国国家主权受到挑战集中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维护中国国家主权一是运用辩证思维认识国家主权理论;二是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15.
国际政治社会化:国际规范与国际行为体的互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政治一体化和全球治理的兴起,加强了国际体系结构及制度规范与国际行为体的互动关系。在国际行为体互动过程中,如何内化国际规则和制度、传播国际体系文化,以及实现全球治理,是国际政治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认为,中国作为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建设者,必须积极回应和创造性地介入国际政治社会化进程,从文化层面提升全球治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与中国国家主权的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权是国家的基本属性 ,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拥有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力。中国为了争取国家主权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经济全球化作为主权的一种异化力量 ,必然要求让渡国家主权 ,从而对主权带来威胁和挑战。应对这种威胁和挑战 ,中国应该进行理性的选择 ,拓展和开创国家主权的运作途径 ,使中国在融入国际一体化的进程中维护和保障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17.
基于惯例的适应性企业战略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传统企业战略理论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对企业战略理论的变革提出了强烈的要求.战略的本质是企业与外部环境互动的机制,这种机制通过企业"刺激--意识--反应"模式实现.企业内部条件的本质是包括结构、文化和能力等在内的各种惯例的集合,惯例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刺激--意识--反应"模式本质上是企业时惯例的搜寻或创新、选择、培育的过程.根据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企业通过"刺激--意识--反应"模式的运行,不断调整惯例集,即企业内部条件,使之与外部环境保持适应,实现企业有效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18.
《太平洋学报》2020,(6)
目前关于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缔结一份有法律拘束力的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BBNJ)国际协定的立法进程已经进入到关键阶段,如何设计争端解决程序已成为各国在谈判中争论的焦点。现有的关于争端解决机制的提案主要有六类。判定这些提案优劣至少可以有四大标准,即遵循国际法上的国家同意原则、确保解决争端的“成本效益性”、“不损害”现有的文书、框架和机构,以及保持相关国家之间利益的平衡。运用这些标准来对现有提案进行评析可以发现,现有提案中除了有关“技术性争端”和“临时措施”的争端解决机制基本符合研提的主要标准外,其他提案均面临一些法律障碍或挑战而有待进一步完善。建议对“零案文草案”第55条进行完善,一方面增加涉及“技术性争端”和“临时措施”的条款,另一方面通过限定《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十五部分第二节“导致有拘束力裁判的强制程序”的适用来更好地体现国家同意原则。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中国与南盟多边合作的机制与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成为南盟观察员,标志着中国与南亚国家间关系开始由传统的双边模式向多边模式扩展。但南盟内部多边合作机制存在结构性功能障碍,合作成效低下;南盟与观察员国家的多边合作机制尚不健全,无力推动与区外国家的多边合作。作为观察员中唯一与南盟相邻的大国,中国应根据不同层次的事务构建相应的合作机制,确定适当的合作进程。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同质性与异质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在经济全球化的强势进程下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互动关系外化出越来越明显的异质性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侵蚀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但是 ,本文认为侵蚀不是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之间绝对的和唯一的互动效应 ,异质性也不是二者互动相关性的基本特质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首先是相互促进的互动要素 ,本质上并不相互排斥 ,没有国家主权原则的确定 ,就不会有今天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在对国家主权构成某些侵蚀和弱化的同时 ,也在许多方面巩固和强化着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