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课怎样激活学生写作热情?让学生写出文、理、情并茂的文章。那就要变通作文教学环节,通过真挚情感、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和精批精评来激活学生的写作,点燃学生写作的火花,让作文在激活中变得精彩起来。  相似文献   

2.
作文课怎样激活学生写作热情?让学生写出文、理、情并茂的文章。那就要变通作文教学环节,通过真挚情感、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和精批精评来激活学生的写作,点燃学生写作的火花,让作文在激活中变得精彩起来。  相似文献   

3.
散文作为一种主情的文学形式,写作主体自身的情感因素体现得很强烈。本文拟就情感之于散文创作的重要性以及散文创作中的情感积聚与外化的具体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情感因素是写作最基础的东西 ,是写作主体情绪心理在文章中的反映。议论文章虽以理服人 ,但亦必须情动而后辞发。因之 ,要求写作主体重视议论文体写作的情感色彩 ,架设沟通作者与读者心灵对话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萧殷文艺思想涉及问题很广,其中对文学的理想精神和情感美学的见解在当下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提出,文学应该是生活加情感加意义;一个伟大的作家总是怀着比生活更高的理想,直面现实而为将来写作;文学应以真情为基础,以美情为关键;美情既是文学对情感内涵的美化,也是文学对情感形式的美化。  相似文献   

6.
刘勰在他的名著《文心雕龙》中说:“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他们的话,揭示了写作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学生作文,也是如此,若情无所动,纵然搜索枯肠,也写不出文章来。可见,作文的指导,应着力于给学生真切的体验感受,以产生表达的欲望与获取生动丰富的题材。于是,在作文教学中,我注意自身的情感激励,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活动以使学生在具体生动的语言环境中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7.
作为文章的一种类型,公文写作遵循文章规律和写作规律。无论是从动态的写作过程,还是从静态的文本分析 看,公文写作都不可避免地带入写作者有节制的情感。作为公文写作审美特性的内在标志,这种情感结合公文材料最终表现 为更加具体可感的外在形象。这个形象便是“隐含作者”(借用布斯提出的概念)。它对于公文写作具有整体把控作用并且引 导读者,发文机关和作者的情感倾向、思想倾向寄寓其中,它是读者阅读公文文本能感受到的。隐含作者形象的把握对于公文 写作的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写作超越不了物与意的关系,比喻则是物与意关系的中介者之一。它不仅是一种修辞方法,而且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其展示的是写作主体写作心理的主导性,心为情、思而动,情、思决定对物的去取。文章在论述了比喻的三个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比喻在写作中的三大类十二种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曹雪芹的情禅思想,分析了情禅的本质特征、审美意向和认识论意义及其产生的文化契机和思想背景,并将它与王阳明的“阳明禅”加以比较。文章认为,曹雪芹以禅治情,将情禅意化,具体以贾宝玉的“情僧”形象和“情不情”境界展现出来。情禅是对情的本然形态的内觉体认,它作为内心自我调节机制可以满足个体生命对情感的形而上需要。情禅不但表现了对人类情感命运的终极关怀和本体思考,而且昭示了情感追求的历史必然性和内在超越性。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情感是文章的生命,这似乎是在强调情感在文章的内容方面的意义,实际上应该是指情感在文章形成中的作用,没有情感就没有文章。这似乎是写作的一个永恒命题,不仅仅是指中学作文而言。  相似文献   

11.
写作的综合性特色体现在作者的气、识、才、情四个方面。气是指禀赋、气质、涵养、品格;识包括知识、见识和胆识;才即才能、才华;情即感情。人们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勤奋地养气、蓄识、练才、陶情,不断进行写作实践,才可使写作走上坚实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情感与写作的关系是极为密切和相当广泛的,从最初的感知生活、收集材料到构思文章、润饰文字,作者的情感渗透其中.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通过命题、创设情境、加强评改、成果展示等来培养和丰富学生的作文情感.  相似文献   

13.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情,乃为艺术之花的血液与浆汁,情之丰富与真挚,文章方有撼人的张力,厚重的质感。虚情假意之作,只是令人见出情感的苍白与人格的庸俗,为我们作文教学所摒弃。如之何,使文章具有撼人的情感力度?一、再现真切体验: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一些同学写母爱,就写妈妈深夜给自己织毛衣,就写半夜给自己煮蛋汤。这样大路货的题材,显然不是真切的情感演绎,也就没有情感的张力。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在复杂的社会中,其情感的体验亦各不相同。再现情感的独特体验,情方见真挚而浓郁。一记者问诺贝尔获奖者扬振宁为何晚年要回…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把唤醒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作为最重要的目标。用什么去唤醒学生?情感是最好的武器。文章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文章的灵魂,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本原是情感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情感在文艺创作中的地位,认为文艺创作不能离开情感。散见于报刊的不少文章都谈到了情感在文艺创作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在“文学概论”课的教材中却很少把情感作为独立的章节和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来加以论述。本文试图作一些有益的探讨,以就教于大家。 一、文学是情学 有人提出文学是情学,认为文艺就是表现情感的,把人的主观情感看成是文艺创作的一  相似文献   

16.
有真实情感的好文章,读来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缺乏真实情感的文章,读来则味同嚼蜡。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学生缺乏阅历,但不缺乏真情,真实情感来源于现实,现实生活培育真实情感。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真情才能让学生写出动人感人的文章。  相似文献   

17.
认为艺术情感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情感有很大的区别,文章从四个不同方面对两者进行了区别。在确定了艺术情感是不同于自然情感的一种高级情感后,又专门提出了它与众不同的幻真性、情象性、情理性、创生性四种特征,从而对艺术情感作了创造性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我们可以这样说,所有的优秀作品和精美文章,都是既有情,又有理的,都是包含着情和理两方面的因素的。“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定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情、理是经,文辞是纬。经正纬成,理定辞畅。这是写作的根本要求。“发为文章,形为诗赋,其道万千,余得以三语蔽之,曰理,曰事,曰情,不出乎  相似文献   

19.
本文力图从情感美的视角切入,分析川端康成的审美意识和“川端康成之美”的内蕴。文章结合作品分析了情感美的构成:情爱美、悲哀美等,探讨了川端康成作品所表现的情感流程:清晨恋、午后爱、黄昏情。  相似文献   

20.
一、文情运动文情,即文章情感,是我国写作理论古老而复杂的课题.两千多年来,我国古代写作家作过许多探讨,发表过许多精辟的论述,《诗大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但是,最早谈到情与创作关系的并不是《诗大序》,先秦《礼记·乐记》就有"情动于中,故形于声"的说法,屈原《楚辞·惜诵》有"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之句.嗣后,陆机《文赋》提出"诗缘情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