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把道德律看成是一个“理性的事实”,它不需要任何演绎和论证,自身就具有客观必然的有效性。这个“理性的事实”可以充当对自由能力进行演绎的起点,从它出发首先经由对纯粹实践法则与自由的交互关系的论证,可以推导出自由的实在性;继而通过知性世界与感性世界的二重设定,可以解决自由和必然性的冲突,使自由有了通向现实世界的孔道。由此不仅扩展了凭借思辨理性不可能获得的知识,而且沟通了两大批判,实现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康德论证了先验自由的客观有效性,此后又用道德律作为绝对命令采对其进行约束。最后,通过意志为自身立法的意志自律有效地统摄了作为自由消极方面的先验自由及作为自由限制方面的道德律,从而全面而深刻地凝练了康德的意志自由理论。  相似文献   

3.
4.
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文章把康德的自由观划分为"先验的自由"、"实践的自由"和"自由感"三个层次.(1)"先验的自由"在理论理性中为实践的自由预留了一个可能的自由的"理念";(2)"实践的自由",分为"一般实践理性"的自由即"自由的任意"(derfreie Willkur)和"纯粹实践理性"的自由即"自由意志"(der freie Wille),两者都具有自由本体的意义(不纯粹的或纯粹的);(3)"自由感",分为审美鉴赏的自由感和社会历史中的"自由权"(言论自由、立法自由、财产权等),这两者都被划归"反思的判断力"的范围,并非人的自由本体,但却都是人的自由本体的"象征"或"类比".  相似文献   

5.
康德所谓自由,本旨是先天的道德法则,自觉的道德行为.道德的法则和行为都是以自己为根据和原因的,故而自由.自由不仅与自然无涉,而且与自然无法沟通.审美的主要功能在于沟通自由与自然两个世界.自由的美学意义体现在它给审美活动提供一个不受因果律支配,不受功利束缚的维度,使审美判断成为自由的愉快.  相似文献   

6.
7.
自由理念的"实在性"就康德先验哲学的理性存在而言是自明的,它既不能单独由理念的纯粹形式加以确定,也不能单独由经验对象加以确定;在理性存在的条件下,自由理念的"实在性"地位不仅是先验的,也是实践的,实践的地位带来自由意志决定的自然过程的存在;自由与自然的对立或统一因为回到理性的过程而成为必然,理性存在的事实所确立的既是关于自然世界的实在性,又是关于自由理念的"实在性"。  相似文献   

8.
海德格尔认为康德并没有抓住自由的本质,因为他把自由与因果性的本原关系给搞反了。海德格尔的批判包含三个环节:他将因果性范畴与其经验性的运用混为一谈,从而将本与时间无涉的因果性范畴转变成一个具有内在时间性特征的概念;他篡改了康德的超验的自由理念,将其与先验自由混为一谈,进而取消了康德在自然与自由之间所作的重要区分;他通过对康德的“理性事实”的发挥,将实践自由与先验自由在人的经验性意识给“统一”了起来,进而将具有“自我立法”功能的实践自由转变成他所谓的“存在的自由”,即“让—存在”。海德格尔与康德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从自由之主体的角度而后者是从“能力”的角度来规定自由概念。前者的优势在于它似乎可以从“存在”的层面为人的自由奠基,而后者的优势则在于它可适用于任何自由主体的自由。  相似文献   

9.
10.
康德的整个哲学体系是建立在理性的根基之上的,无论是在理论理性领域还是在实践理性领域,理性都起着支撑的作用.在认识论中,康德通过以想象力为中介的知性范畴将先天认识形式与经验质料结合起来,形成了可靠的知识.而在道德领域中,康德通过理性对于人的行为的直接规定彰显出了人的自由性,道德律是一种普遍化的形式,这种形式需要通过人的行为落实到经验世界中去.康德最后通过上帝的悬设保证了德福一致,从而使形式和质料能够实现最高的结合,这也代表了康德对于人的尊严和幸福的信心和关切.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第三个二律背反的冲突,从而确立先验自由的可能性,康德作出了艰苦的努力.康德在这一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二分法,其中有两类命题的区分、主词的两种含义的区分、两类原则的区分以及主体两种性格的区分和两类背反命题的区分.  相似文献   

12.
自由意志是哲理法学派采取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理性进行纯化而得出的概念。其理论旨趣在于发现一种类似于自然法则的道德法则,寻找人们的行为所必然依循的自由规律,从而创建一种能够像物理学等科学一样精准的道德学说。因此,自由意志是纯粹理性制定法则并依循法则而行动的能力。也只有在这个层面上,才可以说意志是完全自由的。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哲学以及伦理学史上,康德的责任思想占有核心地位。他不仅围绕其道德律的三种表述形式分别阐述了责任的内容、性质、指向及其内在联系,而且还进一步围绕其伦理学中的"自由"和"理性"两个概念深入分析了自由与责任以及理性与责任之间的内在联系。康德责任思想因其所具有的经典意义对于当代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意志的绝对自由对于康德哲学是一个根本性的前提,也是使其得以从纯粹理性进展到实践理性的关键概念.通过剥离人类自由意志中的经验性成分,区分只对特定主体的意志有效的主观"准则"和对所有理性存在者的意志都有效的客观"法则",康德对实践理性、道德与宗教的论述,得以超越近代以前的神学与哲学在自由意志问题上的争论,并将基督教神学所倡导的罪感意识改造成了一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由道德宗教所倡导的有尊严的谦卑意识.  相似文献   

15.
“理知世界”是康德根据理性的理念所形成的实践法规而设定的一个道德世界,它只能从“超验理念”的角度而不能从“先验理念”的角度来理解。“理知世界”在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第三部分论证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时起到了两方面的作用:第一,“理知世界”使康德走出道德律和自由相互归因的恶循环;第二,“理知世界”论证了“定言命令”何以可能。  相似文献   

16.
在关于人类通向自我解放道路的问题上,康德哲学的本质是以自由为基皇,以道德为内容,以美作为道德的象征,并对道德进行间接演示。所以,康德的哲学始终围绕着美、道德、自由这三个词。而康德的世界公民理论,可以看作是人类通向自由解放道路的现实模型。  相似文献   

17.
试论赛博空间的实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赛博空间是以计算机与计算机互联为基础 ,通过知识与有关规则形成的人与计算机共同构建的空间 ,实质上 ,科学知识的广延形成赛博空间。在量子力学中 ,由阿哈罗诺夫和玻姆提出的AB效应表明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并不一定体现在物质本身的变换不变性上 ,而是体现在物质本身的同一逻辑蕴涵效应具有不变性。赛博空间的实在是由知识的实在性提供的 ,赛博空间创造了新的实在 ,是一种开放实在。  相似文献   

18.
在思辨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理性王国中 ,康德不仅在自然因果链条的无穷追溯中预设了先验自由的可然性 ,而且在自由因的批判中证明了实践自由的应然性 ,使理性主体的主体能动性经历了从摆脱他律到自我自律的过程 ,使其从先验自由的独立性和自发性发展为实践自由的自我规定的高度 ,但它们都属于先验意义上的理性自由  相似文献   

19.
单纯 《东方论坛》2008,(1):10-18
康德的批判哲学体系有两个使命:一是纠正经验主义的怀疑论,以确定科学知识的“必然性和普遍性”;一是纠正宗教神学的独断论,以确定宗教的“必要性和相对性”。前者说明科学不能完全消解宗教的社会意义,后者说明宗教必须被限制在伦理学的意义方面;科学的性质是“他律”性质的,而宗教是“自律”性质的,如果不区别这种关系,必然导致“二律背反”。只有将宗教限制在“道德律”方面,“宗教求善”和“哲学求真”及“艺术求美”才能平衡地反映人类精神生活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自由这一范畴是康德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基石,但同时它又是一个只可以思维不可以认识的先天的理念,于是康德必然要面对自由的客观实在性如何可能的问题;即使自由的客观实在性得到证明,有限的理性存在者(人)的自由又在道德法则与自然法则、自由与法则的矛盾中遭遇了困境。只有这两个问题都得到确证,那么道德法则才有可能,道德形而上学也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