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治理理论认为"一主多元"的主体结构是适合我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转型和发展时期的结构。元治理理论主张由政府、社会组织、公民等多元主体单元组成主体结构;强调政府在社会治理中担任元治理角色,与多元主体处于平等地位,只是各自的职能不同;注重多元主体间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元治理理论认为地方政府充当元治理者角色,社会组织充当协调者角色,公民充当践行者角色。  相似文献   

2.
政府的绩效评估在我国已经开展起来,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尤其在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设计,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多元化和绩效评估结果应用上都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本文试图通过建立科学指标体系,多元主体合作评估和对评估结果应用上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政府绩效评估活动在监督政府行为、提高政府绩效和改善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上都具有积极的作用.随着行政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建立政府绩效评估的系统的法制框架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为了进一步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该文立足于政府绩效评估活动的全过程,从行政法的角度对评估的主体、指标体系、对政府绩效评估行为的监督与审查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4.
政府绩效评估信息失真主要表现为政府绩效评估信息缺失、虚假、延迟、遗漏,其成因主要有政府绩效评估的局限性、传统行政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科层制组织结构管理层级过多、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不完善、政府绩效评估法律制度缺失以及政府绩效评估信息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防范政府绩效评估信息失真,要推进评估主体多样化,加强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建设,畅通层级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加强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建设,夯实政府绩效评估的法治基础,建立政府绩效评估信息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工作在实践中存在着评估主体单一、评估指标体系不健全和随意性强等薄弱环节。因而需要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并且坚持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正确指导,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实现评估主体多元化,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提升政府绩效评估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6.
"电子治理"即电子化的治理,或者说是治理理念的电子化。由于治理强调多元主体的参与,它与公共管理的发展要求是相吻合的。因此,政府提供电子公共服务和网民通过网络参与公共事务,均可称为电子治理。不仅如此,电子党务、电子人大、电子校务等均可纳入电子治理的范畴之中来。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创新目标是提升政府的绩效水平,完善评估体系和优化评估程序,建立一套总体的评估制度体系。政府评估除了受绩效属性、评估标准、评估系统、评估机制等政府绩效评估内部管理因素的影响,还受到评估环境、评估结构、评估制度等政府绩效评估外部治理因素的影响。推进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创新,需要创新政府绩效的外部治理结构,创新政府绩效评估的内部管理制度,创新政府绩效评估系统和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8.
许晓平  胡月星 《决策》2007,(7):30-31
政府绩效评估是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治理方式的重大转变,这场被称为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浪潮的掀起,将企业责任意识、结果导向、顾客至上引进为政府公共部门改革的基本理念,对政府绩效管理和政府机构改革形成了很大冲击.  相似文献   

9.
<正>罗章、王蓓在《赋能领导力:地方治理中政府领导力结构研究的关键要素》一文中以复杂领导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多元主体、治理网络及工具创新为着力点,对政府领导力结构中的关键要素——赋能领导力进行分析,阐释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中赋能领导力与行政领导力、适应领导力的交互动态作用。地方治理中对多元主体赋能的过程,也意味着政府领导面对众多社会主体与市场主体构成的复杂治理网络应摒弃传统管理中政府部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介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内涵,并结合我国目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现状,分析了法治导向下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研究意义。绩效评估主体法治化,能够加强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度,从而有利于法治政府的建设。然而,目前我国绩效评估主体的立法工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我国绩效评估主体现存的问题,如评估主体缺乏法治观念、评估主体的评估过程缺乏制度性的监督与审查等。根据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以及借鉴其他国家在评估主体立法方面的经验,提出评估主体立法工作的具体措施,即从法治的角度确立评估主体的地位、加强对相关评估过程的监管等。  相似文献   

11.
<正>政府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摆脱传统"全能型政府"的思维定式,建设服务型政府,进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具体至公共管理学界,网络治理理论为建立多元参与、社会自主治理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现实思路。因而,对网络治理概念的辨析与厘定,探究其理论渊源和发展状况,对当代公共治理的转型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行政绩效问责是行政问责制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对政府绩效水平的考察,对未达到绩效目标的政府组织及其公务人员追究相应的责任,是行政问责制的深化和发展。行政绩效问责把问责制与政府绩效相结合,对政府行为具有激励和约束的双重功能。本文深入研究了我国行政绩效问责的相关理论,对其产生和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并对行政绩效问责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政府运行绩效存在政府支出合法不合理、效益较低、成本较高、风险增加和财经政策监督不到位的问题。绩效审计是对政府绩效独立性监督的顶层设计,因此,要规范绩效审计,健全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坚持绩效审计结果公示,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围绕政府中心工作,积极拓展管理审计和政策法规实施跟踪审计业务,强化审计问责制,当好政府的参谋助手。  相似文献   

14.
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环境保护作为地方政府职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是一种新的路径和选择。近年来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职能的转型深化有了进步之处。地方政府在法律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吸纳对治理有益的因素,整合政府间以及多元社会治理主体的要素资源禀赋,展开协商合作。但不可否认的是地方政府在建构治理网络上仍存在缺陷。本文以梳理主体间关系为主干,提出秉持目标一致、资源共享、工具互补的合作方式,进而得出建立多元主体治理环境网络的针对性措施,实现共赢战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绩效评估作为行政管理制度创新和有效管理工具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当前政府绩效评估在实践中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因此,本文认为,提高公务员对政府绩效评估的认识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扩大评估主体,让民众和第三部门参与政府绩效评估是走出政府绩效评估困境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认知理论看来,政府绩效评估过程是评估主体对于绩效评估信息的输入和加工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政府绩效评估主体都可能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做出不合理的评估判断。为了减少上述心理因素和心理机制的不利影响,应该在绩效评估主体的个体人格、群体氛围、评估制度等层面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理性疏导和消解。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社会和网络社会到来后,社会治理面临着全新的生态环境,随着权力分散化、组织边界日益模糊和社会日益多元化,许多社会问题已经不能在传统的官僚制度和科层制范围内解决。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包含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类社会治理主体,建立跨层级、跨部门、跨领域和跨边界的社会治理体系,实现多元治理主体互联、互补和互动,这也是实现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治理的主体开始由政府这一唯一主体向多元治理主体发展。各种社会组织成为多元治理主体的重要力量。本文就多元治理的社会管理新模式的涵义、必要性以及建立多元治理的社会管理新模式路径选择进行简单论述,为建立这种新的社会管理模式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决定了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本质是执政党治理政府机构的一项战略工具,它的主要使用价值是分解政府机构承担的治理责任,因此,它面临的技术约束是追求形式上的技术理性和内部导向,对外不直接承担治理责任,对内不直接发挥管理作用。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先后经历了"政治动员式"和"利益调节式"两个主要阶段。基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分类框架,笔者认为,以珠海市"万人评议政府"为代表的主观型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是一个趋势,它的优势在于符合民主行政的精神和公民参与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需要发挥多元主体的共同作用,为此,必须对多元主体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进一步加快政府改革步伐,转变政府治理理念,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相关法律与制度,培育公民精神,塑造公民文化,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治理的有益经验,以逐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