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杰出的作家,他一生写了许多作品.在他创作成熟期写的一系列“性格与环境小说”中,塑造了一组前所未有的悲剧主人公形象.这些悲剧主人公命途多舛的一生,透露出哈代对人生特有的一种生命悲剧意识:“人的正常本能和欲望最终不可避免地导致悲惨结局”,“人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本身就是极大的悲哀”.哈代这种生命悲剧意识犹如一个乐章的主旋律,在他的“性格与环境小说”中次第展开,反复迥荡,不断加强,成为哈代小说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2.
哈代在其诗作中借助反讽手法的运用,深刻地展现了他所处时代真实与复杂的社会生活.本文主要从言语反讽、结构反讽和情景反讽等三个层面论述哈代诗歌中的反讽对于揭示作品主题,解读作品内涵及作者的思想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3.
谭瑛 《理论界》2007,(1):207-208
本文简单描述了托马斯·哈代的小说《无名的裘德》中两位主人公裘德和苏的悲剧境遇。文章的重点是放在环境上,小说中维多利亚后期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与社会矛盾的深化、异教与基督教之间的激烈矛盾揭示了整个社会的信仰危机,为人物性格的悲剧性做了最好的铺垫。然后本文通过分析作品中各种复杂关系的表现手法和哈代对待人物和环境之间关系上的观点,阐明了人物与环境相互影响在哈代作品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托马斯.哈代在其作品中着力张扬了祛除宗教神秘成份后的基督精神。在他看来,以博爱、宽恕、牺牲、纯洁等价值观念为其内涵的基督精神,是人类社会幸福和谐的根基,是最大限度避免悲剧发生的保证,是医治宗教和社会痼疾的良方,是通向世界大同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从文化研究角度出发,试图通过对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这部最具代表性的"威塞克斯"乡土小说进行分析,联系前现代社会与现代社会文化身份认同上的矛盾冲突及其社会历史背景,分别从地域文化、社会文化以及宗教文化三方面,观照哈代在这部作品中所认同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6.
在冲突和迷茫中凋零——浅析苔丝的悲剧命运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苔丝的悲剧是特定历史环境下人同社会冲突的产物,同时受到男权思维和不公正的法律制度的影响,又是她自己的性格悲剧,这和作者的悲观主义宿命论也是分不开的。但这些因素都源于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这种融命运、社会、性格于一体的悲剧观既是哈代对悲剧的体验与思考,又是他对悲剧探索的结晶。  相似文献   

7.
文学与音乐的结合是哈代小说的一大特色.他的作品<德伯家的苔丝>具有强烈的音乐性.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音乐性是哈代进行景物描写和塑造主人公诗化形象的重要手段.其次,哈代借音乐性来揭示主题, "主导动机"的音乐手法与小说表现的悲剧内容相一致,有力地渲染了悲剧气氛.再则, 哈代成功地借用音乐中的一些技巧于作品总体构思中,体现了小说叙事立场的多元化,展示主人公悲喜交织、起伏不定的生命旋律.  相似文献   

8.
吴钧 《东岳论丛》2002,23(5):108-108,124
托马斯·哈代于 1891年发表的《苔丝》 ,至今已一百多年了 ,但《苔丝》的艺术技巧及所描写的社会现实以及其悲剧力量至今仍令人赞叹不已。托马斯·哈代出生于英格兰西南部多塞特郡的一个小村镇。他的父亲是个建筑工程的包工头 ,同时还是教堂仪式上的乐师。由于受父亲的影响 ,哈代一生都对音乐非常喜爱。对宗教与音乐的特殊感情突出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少年哈代未能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 ,但他却阅读了所有他能找得到的书。他 16岁就离开学校 ,跟随一位建筑师当学徒 ,他一边从事建筑业 ,一边博览群书 ,潜心研究创作。哈代的小说 ,大多以他的家…  相似文献   

9.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弥漫着命运和宗教道德所带来的悲怆气氛。本文从西方小说中悲剧意识的角度入手,深刻分析了苔丝这一矛盾的集合体———她是性格的悲剧,命运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
从女主人公的命运看哈代的悲剧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人物形象一直是哈代在其小说中所着意刻画的。本文试图通过对哈代笔下所描绘的女主人公———游苔莎、苔丝以及淑等的悲剧命运进行分析,探讨哈代悲剧思想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1.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早期生态作家之一,他的威塞克斯小说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天人合一,物我平等"的自然观和生态观,透视出哈代对人与自然、文明与环境关系的探索和反思,本文从自然书写、动植物情怀和哈代对现代文明的态度三个层面分析哈代渗透在小说文本中的自然情结和生态思想。在人类面临环境危机的今天重新解读哈代的生态思想对重建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哈代悲剧小说的巧合手法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庆梅 《齐鲁学刊》2001,(5):139-141
英国19世纪小说家托玛斯·哈代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享誉世界文坛。哈代尤其善于利用各种巧合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态度,从而使他能够超越同时代的其他作家,生动刻画出处于时代变化中人们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余华小说中的文革记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某种程度上记忆可以决定一个作家的写作方向,作为60年代出生的作家,余华的童年记忆--文革记忆无疑也深刻地影响着余华的创作,但是这种记忆是有选择的。他80年代的作品中,文革记忆成为其小说创作中暴力叙述主题的内因;90年代,文革记忆直接进入余华作品中,但对现实政治作了很大程度的过滤。  相似文献   

14.
郑海涛 《殷都学刊》2008,29(2):76-80
蒋捷,“宋末四大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资料的匮乏以及其词风格的多面性,有关蒋捷及其《竹山词》的研究甚少人涉及,成为宋词研究里的一大盲点。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人与其词研究开始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不但在生平、家世等考证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且学界开始从文化、心态、情怀等不同的视野去解读《竹山词》,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些研究可概括为生平与家世研究、《竹山词》版本系统研究、对《竹山词》词体本体论的研究以及对作者创作心态的研究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阿古拉泰是一位已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中年作家。他的作品境界不俗,且有自己的美学追求。阿古拉泰的创作母题是草原,而绿色恰是这母题的基因。绿色之为精魂,从其作品的意象中自然而然地见出,体现其美学追求的象征性,内涵了生态命意中的生命意识、爱、自由与希冀等丰富内容。从而使其作品在艺术哲学的层面上得以提升,在特色鲜明的基础上又有普世性。  相似文献   

16.
哈代的人生理想和诗歌创作风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充满苦难的世界 ,英国诗人哈代期待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融合 ,并进而使整个世界变得和谐美好。这一人生理想在哈代的诗歌创作中得到了深刻地体现。哈代希望结束人类痛苦、走向美好生活的创作理想在其诗歌创作中体现了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飘逸”气弥漫于中国古代各个朝代、各个主要人物之中,形成一种独特的中国美学韵味。这种逸风又始终和中国古代士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士人具有逸风,逸风又犹如一股真气环绕着士人使其具有一种独特的品格。纵观整个中国美学史,逸在每一个朝代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作为中国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的“逸品”或“逸格”,既有其孕育和产生的源头,也有其发展、演变乃至衰落的进程。在其源头处,在老子身上、尤其是在庄子这里,飘逸之风得以充分体现和张扬。不论是就庄子本人还是就他的言论和著作、抑或是他的作品之写作风格而言,无不弥散着浓浓的飘逸之气。本文将主要阐释作为“逸”之源头的庄子的飘逸之风。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理查德.瓦格纳的歌剧作品《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音乐手段和写作技巧及其哲学思想加以探析。  相似文献   

19.
邓肃为宋南渡时期著名谏官和爱国诗人,有《栟榈集》25卷传世。他诗、词、文兼善,又长于书法。《论书》阐明了他对笔墨纸砚的认识与取用法则,并对唐宋几位书法大家及其书法特点进行了品评鉴赏;由其书迹题跋,可以洞见其以人论书的书学思想及尚晋崇王的书法趋尚。邓肃《论书》及其书迹题跋,皆精到语,既充分体现了他的书法造诣,也折射出宋季书学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