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认识论角度看,数学认识活动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其中有些性质随着现代数学的发展而日益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由此带来认识论研究中的新问题。本文拟就几个较典型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一些见解,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2.
<正>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给费尔巴哈认识论的某些观点以恰当的评述;同时也是借此机会,对认识论研究中某些流行的,但却是片面的观点,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以求得到学术界的指正。 一、消极的直观与生动的直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直观的唯物主义”,而主张“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那么能否认为马克思只是肯定了实践的作用,而一概否定直观的作用呢?我认为,不能作这样的理解。直观有消极的直观与生动的直观之分,  相似文献   

3.
认识论的研究是近十年来我国哲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今天看来,在一定层面上,各种结论的理论可能性几乎已被穷尽。显然,认识论研究已经无法回避方法论的反思。否则,除了在不同具体结论之间徘徊,不可能获得思维方式的超越。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作一初步的厘定,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长期从事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发生认识论是他数十年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他的发生认识的宗旨是通过对儿童心理的分析,研究各种认识的起源;探讨的中心问题是“新认识的建构”问题。因此,发生认识论是运用发生学的方法来考察概念和运算的心理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读了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的通讯《大寨之路》,令人浮想联翩,深为感动!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大寨大队的英雄们,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同穷山恶水搏斗了十一年,终于使大地換装,河山变色,用双手送走了贫困,用两肩担来了幸福。他们是以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也是以革命精神办其他一切事业的好榜样。大寨之路就是一条胜利之路。在这条道路上,有许多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本文试图从认识论的角度,就几个问題谈一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6.
“认识源泉”这个命题的确切涵义是:认识的内容是从哪里来的。 作者说:实践对象和认识对象是同一的,把作为实践和  相似文献   

7.
中国80年代改革开放的10年,是史学大变革的10年,史学理论研究突起的10年,也是当代历史认识论研究接受新挑战的10年。本文拟就历史认识论中“纯粹客观的历史”、“人心中的历史”、“二重历史客体”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纯粹客观的历史”与历史学家笔下的“历史” 世界上有没有“纯粹客观的历史”?历史学家能否写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历史?这一直是古今中外历史学家、历史哲学家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中国的乾嘉史学、19世纪德意志的兰  相似文献   

8.
“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已经成为20世纪下半叶两大对立的社会制度之间斗争与较量的主要形式。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反“和平演变”斗争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的战略任务。本文仅就当前反“和平演变”理论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作一些粗浅的再探讨。 一、关于“和平演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要正确而有效地开展反“和平演变”斗争,首先必须准确地把握“和平演变”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构想的提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晚期以降,以人类社会步入深度现代化阶段和科技革命为背景,社区研究和实践领域一改以往的"怀旧模式",出现了一系列以未来社区为目标的观点及实践。但关于未来社区的理论研究却仍未获得充分展开,如何从理论上厘清未来社区内涵,并进一步探讨社区未来性与技术性、社会性、传统性、生态性、生活性等方面的复杂互动,运用整体、综合性的观念和行动来超前性地解决城乡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成为未来社区建设的核心目标诉求。为此,我们应以未来性的彰显来化解现代性所带来的诸多挑战,建立起新的依托于城乡社区的社会基础结构。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未来、现代和传统两组互动关系,进而使城乡社区生活获得长远而持续的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关于当前深入研究科学认识论的几个问题高兴华在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殿堂中,科学认识论是它的支柱之一。十几年来,我国的自然辩证法工作者大体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一是翻译、介绍和评价了国外的科学认识论的研究成果。这一方面的学术工作已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并且对...  相似文献   

11.
12.
<正> 关于认识辩证发展过程“两个飞跃”的理论,其基本思想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奠定的,毛泽东概括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使其明确化、集中化和系统化了。“两个飞跃”的理论,是连接认识论许多问题的纽带,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切重要问题的解决都与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它成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研究当代资本主义是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新课题。近几年来,有不少文章明确提出要再认识或重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这是很必然,也是有现实意义的事情。问题在于用什么立场、观点、方法进行这种再认识或重新认识。有两种倾向我们不能赞成:一种是以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某些新变化“证明”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优越,甚至认为资本主义具  相似文献   

14.
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忠世 《天府新论》1998,(4):33-37,55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近年来在我国学术理论界引起了重视,并有一些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着不少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笔者试论其中三个问题。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与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的关系由于黑格尔的历史观是马克思的历史观的理论前提之一,“世界历史”是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重要范畴,这自然使研究者们在探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时,对马克思与黑格尔在“世界历史”理论方面的异同,给予相当多的注意。这是必要的。只是应更为深入一些,更为全面一些。研究者们都注意到了二者在唯心与唯物、是不是“欧洲中心论”等方…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提出的一个重大概念,也是我们党第一次以“世纪”为尺度命名党的创新理论。分析研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首先要理清“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若干元理论问题,诸如何谓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何以被冠名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有什么新特点,如何理解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谱系与理论源流,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学术史上有何重大意义等关键问题,这对于我们研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具有基础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近年来,实践范畴进一步成为哲学界探讨,争鸣的热点。本文拟从近期讨论中关于实践的几个突出问题作一概述,以利于讨论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17.
在异化和分工的问题上,有如下三个本质性的问题成了人们争论的热点和焦点:一是分工对异化根源问题的关系究竟如何;二是分工和异化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究竟起什么作用;三是“分工”和“异化”在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关系怎样,二者是否能纳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之中。对第一个问题回答如何,是与社会主义社会是否有异化这样一个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第二个问题则涉及到如何评价分工、异化在人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党中央和国务院就提出了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改革、整顿和提高的方针。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全国的经济形势已有明显好转。但是,由于有些人对于调整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这个方针的贯彻不够得力,如基本建设战线上面压缩,下面扩大,可以削减的某些开支没有完全削减,以致前两年财政赤字很大,货币发行量过多,某些物价上涨,潜伏着一种不可忽视的危险。去年十二月,中央工作会议确定了政治上进一步安定团结,经济上进一步调整的方针,是非常正确、非常及时的。现就调整和改革中的几个问题,作一概括性的论述。本文只是理论上的探索,有些观点还是很不成熟的。刍荛之言,略贡一得而已。  相似文献   

19.
“问题”被当作一个认识论范畴加以运用和探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和中国先秦哲学。但在现代哲学,对这个范畴的认识论意义的认识无论在丰富性和自觉性上,都大大提高了。①本文的目的,在于从主体、主客体关系和客体这三个层次,对“问题”这个范畴作比较系统的考察。  相似文献   

20.
在“认识的源泉是什么”的讨论中,要搞清楚广义认识论和狭义认识论使用的“认识”,所具有的不同涵义。 广义认识论,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是同一个东西。它研究的是思维和存在、主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