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互联网是当前技术含量最高的传播媒介,而且它集合多种传统媒体的优势于一体,具备海量的信息存储能力、快速检索、双向交互、多媒体等特性,迅速成为第四大媒体.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地位、大众在接触互联网和互联网使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全体社会成员被区隔为网络使用者与非网络使用者两大类别,也因此使得网民和非网民之间产生"知沟".  相似文献   

2.
论网络对我国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及政府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94年国际互联网进入中国,10年间互联网在中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作为网民主体的青少年在其社会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网络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是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比拟的,其中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是名副其实的“双刃剑”。目前网络负功能的凸现主要源自“三个缺位”,其中“政府管理的缺位”是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研究这一课题,无疑对网络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和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重庆“钉子户”事件在2007年3月成为网络与传统媒体关注的焦点。网民首次参与事件现场报道使得这一事件成为一个极佳的研究范本。这种传播路径凸现了媒介叙事的转型.即从传统媒体致力于想像共同体的建构到新媒介时代网民的个体化修辞。这种参与式草根新闻叙事模式带给我们的冲击将是深远的,即使在Web2.0时代也富有某种“革命”气质。  相似文献   

4.
论文对2007—2010年间的网络舆情热点事件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热点事件的特征分析,发现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在网民数量持续攀升、权利意识不断提高、热点话题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围绕热点事件的发帖数量有较大增长,呈波浪状不断上扬的发展态势;跨区域特征十分明显,城市越发达越受网络舆论关注,并向级别更低县级转移的趋势;互联网成为网络舆情独立源头,微博客等新兴网络平台发展迅猛,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相互推动放大舆论。在传播过程中,互联网从舆情事件的发端,到推波助澜,再到最后舆论主题的形成,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网民与互联网用户的差异、国际上网民的统计口径、中国关于网民的界定,指出应该根据各国国情选择适合反映自身互联网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并建议从互联网使用者的使用频次、起始年龄以及调查机构等方面入手,提高网民数量统计数据的国际可比性.  相似文献   

6.
当下网络公共领域呈现“主体独立性”消解、“交往理性”缺失和“公共性”异化的状态,因此,建构网络公共领域的基本秩序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建构网络公共领域的基本秩序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完善互联网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实现政府业务流程再造,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增强政府驾驭新媒体的能力,构建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新平台;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培养网民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就网络公共领域的治理而言,合作治理是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网络政治参与对代议制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年来的人大代表“网上履职”已然常态化,最为典型的案例有三:一为网民人大代表的“虚拟-现实”对接;二为博客人大代表的“线上-线下”履职;三为网民参与的“E两会”与现实两会的互动。这些案例一方面使网民人大代表的代表性受到质疑,另一方面凸显了人大代表“网上履职”所面临的网民期望值高、网络参与有限、网络空间双面影响等困境。鉴如此,让人大代表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思维”,并将人大代表的“网上履职”纳入法制化轨道,同时打造一个“互联网+民意”信息化工作平台,方能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出现以后 ,被许多人称为“网络媒体”或“第四媒体” ,并认为它将威胁三大传统媒体的生存 ,或与三大传统媒体长期竞争 ,共存共荣。本文认为 ,所谓的“网络媒体”目前尚没有发展成为与三大传统媒体相抗衡的强有力的大众传播媒体 ,尚不具备与三大传统媒体相互竞争的资质 ,并从“网络媒体”目前的普及水平、社会影响力、功能与角色及其存在的缺陷等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9.
作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打破了媒体竞争的既有格局。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互联网的介入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而且机遇大于挑战。传统媒体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拓展新的市场空间。网络语境中四大媒体的受众格局,不是媒体间简单的替代性瓜分,而是多媒体杂糅的互补性复合。  相似文献   

10.
《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微博、微信拥有的数亿计的用户基础,全媒体时代呼啸而至,以往由传统媒体单流向、弱互动主导的舆论监督格局已  相似文献   

11.
:作为第四大传播媒介 ,互联网以其交互性、信息量大、传播权利平等 ,将传统媒体整合为一等巨大优势 ,对传统媒体 (广播、电视、报纸等 )构成威胁。但网络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记者“下岗时代的来临”,只要记者面对新兴媒体作传播方式的调适 ,即转换传播观念、重新认识受众、提高质量意识、学会数字化生存和“超链接”文本写作等 ,记者仍然是网络新闻传播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了新的平台。在城市,数量庞大的网民通过网络参政议政,深刻地影响着政府政策的制定实施。作为农民的主力,新生代农民工日益成为网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网络政治参与而言,他们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诸多需要正视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新闻自由”是一个口号,也是一种体系,历来都从属于所在国家统治阶级的政治范畴,历来都是以阶级的意志来决定其“新闻自由”的属性。然而在美国,那些资产阶级的政客们却矢口否认“新闻自由”的阶级性,而视新闻界为“自由、独立、客观、公正”的“社会代言人”,冠之以“无冕之王”,用最美妙的言辞称赞“新闻自由”和“无冕之王”们制衡社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本文仅对美国的“无冕之王”及“新闻自由”作进一步的探讨与透视。一当今的美国,号称“政治大国”、“经济大国”、“军事大国”和“新闻大帝国”。其“政治大国”所实施的是带有相当大欺骗色彩的资本主义“多元化”政治,名曰“多元”,而却只有资产阶级大垄断集团这“一元”,尽管其施政手段变化万千,但终究掩饰不住它的资产阶级本性;其  相似文献   

14.
秋风 《中国农村》2009,(4):14-18
2008年中国互联网的主轴,在新年伊始的头几天似乎已经准确得到预测。《人民日报》1月4日隽豁版发表了文章《2007,倾听中国网民》,文章认为“这一年发出声音的一亿多网民,终将被载入史册”。文章得出一个结论:“网民已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有生力量。”这个论断,在2008年的中国互联网得到了应验。从年头开始的“零税收”,一直到年底的“天价香烟”曝光,以网络为载体的舆论监督,特别是对特殊利益团体的监督,成效非凡。  相似文献   

15.
公众参与是加快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亲环境行为则是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重要体现。已有文献主要关注传统媒体对亲环境行为的舆论引导功能,但较少关注新媒体所发挥的作用。本研究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考察了互联网使用对个体的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并且从环境知识视角进行机制分析。研究发现:公众的亲环境行为总体上并不积极,但公域环境行为比私域环境行为更加活跃;互联网使用对私域环境行为和公域环境行为都具有促进作用;环境知识是互联网使用促进亲环境行为的作用机制;相比于“互联网—私域环境行为”的关系,环境知识在“互联网—公域环境行为”关系中发挥的中介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16.
网络谣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互联网是网络谣言赖以生存的媒介和平台.在这一虚拟化的网络平台中,相较于传统口口相传的谣言传播形式,网络谣言呈现出“文本化”和作者原意隐退的双重诠释学特质,从而引发了网络谣言的核心问题——理解问题.同时造谣者对网民“前见”的熟知和加以利用、网民与网络谣言“文本”之间存在的客观时间间距,是网民对网络谣言进行深度诠释的核心要素和基础条件.因此,网络谣言所造成的现实困境实际是一个诠释困境.可以从网络谣言“文本”本身直接下手正本清源,化解网民不合理的“前见”,以及注重网络谣言形成和传播过程中“他者”的监控等三个方面人手,消除网络谣言,创造和谐、健康、民主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技术的兴起和应用,传统报业传媒受到的挑战和冲击日益显现。在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和以互联网、手机、移动多媒体等新媒体共存融合的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尤其是地方党报该如何在残酷的竞争中实现突围和壮大?文章以《忠州日报》实施“三化”战略,挺近“全媒体”时代,彰显地方党报的强劲生命力为例.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中的意见领袖在网络中尤其是在非常规性突发事件中的言论,对大多数网民和舆论走向都会产生影响。2011年温州动车组追尾脱轨事故发生后,知名网络意见领袖对事件原因及搜救方式纷纷发表评论并引起网民的热议。以温州动车组事故为例,运用电子调查问卷、个人访谈等调研方法,对网络中的意见领袖对网民的影响力展开了调查。结果表明:网络意见领袖的草根性、隐蔽性及主动性等特征在信息海量的网络环境中形成了新型的民意表达渠道,但是也形成了网络舆论的压力与一定程度的谣言。  相似文献   

19.
王云松 《今日南国》2006,(10):41-42
我们当前所处的是一个信息丰富的时代,各种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报纸等)和新兴媒体(互联网、手机等)展开了激烈地竞争。不能否认,网络媒体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的衰亡,相反,传统媒体正在借助网络传播的优势蓬勃发展着。可以预测,今后媒体市场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谁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传播新闻、教育大众、提供娱乐、服务社会”这是大众传媒的共性。而广播不但具备这些媒体普遍的功能,更有方便快捷、覆盖面广、互动性强、高保真等独有的特点。广播如何发挥自身特点,以创新思维拓宽发展空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思想决定出路,只有坚持“开放创新”,既有“开放”的胆识和魄力,又有“创新”的智慧和招数,把“开放创新”的思想落实在工作中,广播事业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面对目前我国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发展的诸多困境,可以用“伞形结构”战略来开展客户端市场的存量改革,最终形成央媒客户端、硬新闻垂直新闻客户端和省、市、区县级新闻客户端的五级市场结构。这一存量改革,应以“互联网新型主流媒体”为发展模板,以“议程设置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使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在“伞形”的不同层级各司其职,最终成为“现代传播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