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俄罗斯经济转轨的进程及其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10年的社会转型,俄罗斯市场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但是,俄罗斯仍未建立起稳定有效的市场经济秩序。在转轨过程中,俄罗斯的市场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体现为由国家来实现它所制定的纲领,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并不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进行。因此,俄罗斯的社会经济制度还很不完善。俄罗斯经济制度的基本主体是社会经济集团,而不是彼此竞争的私营企业家。俄罗斯经济制度仍然具有非市场的性质,是一种后苏联的垄断制度。后苏联的垄断制度和“有名份的企业家”的活动导致了竞争的不平等,以最抑郁的形式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在建立有效的市场经济过程中,俄罗斯在基本制度和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经济结构的改革,以及经营和投资环境的改善等方面仍面临众多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奇迹的制度密码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制度科学性评价标准出发,考察世界主要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分析苏联基本经济制度的弊端、苏东剧变后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缺陷,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奇迹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而这一制度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制度安排、制度实践和国家治理三个层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必须明确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明确根本经济制度是党领导经济工作,明确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发挥基本经济制度效能。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方面的又一重大突破。正确认识和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对于继续调整和完善我国所有制结构,促使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具有决定意义。 (一)正确认识以公有制为主体。 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中体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制度。它反映某一社会形态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关系。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才能形成和发展。因而,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和基础,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这一点决不容动摇。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模式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学界对中国经济模式的认识,经历了比较经济学的范式、转轨经济学的范式和政治经济学的范式这样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模式涵盖基本制度、经济体制、发展道路、转型方式和全球化等多个方面的丰富内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处于核心地位。中国经济模式实际上是其基本经济制度在现实的改革、发展和开放过程中的展开或实现。进一步完善中国经济模式,必须自觉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中国经济模式的形成既体现了经济现代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反映了中国特殊的制度、国情和历史阶段的要求,因而既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5.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制度形成、发展、变化规律的理论。制度创新是人类最伟大的创新,经济制度变迁有自身的内在逻辑,有基本规律可循,主要体现为六大特点:(1)制度演进按渐进累积边际创新前行;(2)制度变革通常受内部危机爆发和外部冲击驱使;(3)制度有很强的内生性;(4)制度创新在于拓展社会信任关系;(5)制度创新利益增加要大于其成本;(6)经济制度演进总体走向基本趋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根植于国情实际、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现代经济制度创新,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创造四十年经济高增长的世界奇迹。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贡献主要包括:对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分析,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基本经济制度的经济功能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首要功能,也是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基本经济制度制定和实施的最基本价值所在、合理性所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有利于形成社会生产发展的利益驱力,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搞好宏观调控和实现国家发展战略,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没有良好的经济功能,基本经济制度就没有存在的合理性,就没有实施的可行性和现实依据。能否适应生产力要求,能否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能否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是衡量基本经济制度优劣好坏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8.
葛扬 《广东社会科学》2023,(3):24-32+289-290
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不断探索、走向更加完善的过程。基本经济制度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既是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的必然选择,也是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的重要内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不仅有助于消除制约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自由流动的体制和制度障碍,而且有助于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和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竞争,为各种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其贡献及参与分配创造条件,推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加完善,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能不能结合的问题 目前国内有一种观点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前者指的是社会经济制度,后者指的是经济调节的一种手段或方式,两个概念是不对称的,因而二者不可能结合。这里需要先谈一下我对计划经济、计划调节、计划机制和市场经济、市场调节、市场机制这些概念的理解。计划经济是指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这包括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制度,同时还指社会经济的调节方式是有计划的或计划调节,还指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状态是有计划地按比例发展的。计划调节是指调节经济的一种手段或方式。计划  相似文献   

10.
孙运福 《学术界》2002,(2):124-132
在我国现阶段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就表现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而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这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这一制度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基本的经济制度,是乡村治理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在历史上,每一次土地分配及产权归属的重大变化,最终都引致农村社会结构及组织管理制度的变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改革赢得农民的认同,重建了农村社会管理体制。随着农村合作化和集体化的发展,建立了高度集权的人民公社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摧毁了人民公社体制的经济基础,村民自治成为基层治理的基本制度。但是,土地流转和人口流动的加剧使农村社会日益开放多元,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乡村治理机制,推动村民自治逐步向新型农村社区自治转型。  相似文献   

12.
张咏梅  季丹 《兰州学刊》2008,(10):77-80
我国企业的成长通常过于依赖企业家个人,一旦企业家个人判断力出现偏差或个人出现意外,就会使企业遭受重创,这也是导致我国企业生命周期过短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企业要实现持续性成长,需要使企业的成长突破企业家个人管理周期的制约。文章从企业成长、企业家能力、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阶段的匹配三个方面对企业家管理周期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企业成长是不断克服单个企业家能力局限的过程,最后从制度上对企业家管理周期与企业成长模式的匹配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另一种生态观:生态社会主义的批判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社会主义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异化消费及生态殖民扩张导致生态危机这一基本事实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危机的必然联系,并从生态、经济、政治等方面,主张重新建构未来社会。生态社会主义对当代中国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立社会公平与正义,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树立绿色消费观,均具有重大启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尹业初 《北方论丛》2015,(2):153-157
传统社会以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平衡作为伦理道德的内在要求,社会伦理道德的产生即源于对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了解与重视。这使传统社会农民有着生态伦理的理性自觉意识,他们从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出发,来确立人类与自然交往的态度和性质。现代农村建设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存在以资源与环境的损害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快速发展的价值取向,使农村生态受到了破坏。因此,应当从传统儒家智慧中汲取营养,认识到人最本质性的存在还是生态性存在,由经济人向生态人转变,在生产生活中打破政经一体化机制,保持农村生态伦理的本位,才是未来农村发展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5.
经营者人力资本使用的主动权掌握在经营者本人手中,物质资本所有者无法从外部强制其高效率工作,同时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难以对其实施低成本监督;因此,物质资本所有者只能遵循激励兼容原则,设计有效的激励方案,最大程度地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文章遵循短期激励、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设计了由固定薪酬、风险薪酬和弹性薪酬相结合的经营者报酬激励制度,提出了基于经济增加值EVA和市场增加值MVA的经营者长期股权收益激励方案,强化了经营者报酬与企业经营业绩的相关性。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过程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博弈的过程,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方式和程度是双方博弈的直接产物。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全球经济管理一体化,传统的社会管理在我国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社会管理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性概念尚未能形成统一认识,因此社会管理的概念等基础性研究应成为社会管理研究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结合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探索社会管理规律,需要社会管理观念的更新,社会管理资源的整合,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的创新,适应社会管理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企业应该追求利润最大化",这句话在经济生活中使用的频率很高;"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这句话在经济生活中则鲜有所闻.任何国家、任何经济性质的企业,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大体上是一致的.一般来说,企业越发展,承担的社会责任就越大,在企业资产扩大的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社会财富的增长;企业家的成功,在于他创造的企业积累,更在于他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其核心是其人生价值的实现.企业家自觉地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充分肯定企业的社会责任,两者的结合是社会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均平文化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古代社会,平均观念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思想领域,是各种政治思想、社会思想、伦理思想乃至经济思想的重要文化支点。均平文化的基本内涵,包括政治平均、社会平均、经济平均、均平之德等几个最基本的方面。均平作为一种文化,它的思想价值在于追求社会的和谐与均衡。这种文化,还被赋予了天地自然之德的自然属性,是人对自然德性的效法,因此有着天经地义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9.
西方学者对创业问题的管理学研究范式是从经济学和社会心理学视角逐步发展而来的。而三种理论视角在创业者的定义、主要关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问的角度和未解决的问题等五个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比较分析这些差异并综合分析三个主要理论观点对理解西方主流的研究范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且这个综合分析模型对理解从经济学视角研究创业问题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也具有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20.
林语堂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阴柔型的,它直接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群体性格。阴柔文化根本优胜但又容易产生流弊,既是顽强的生命力和高超的生存智慧等的哲学根据,又与专制政治和奴性等结下了不解之缘,于是就产生了很奇特很矛盾的中国人,产生了很奇特很矛盾的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