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划了90年代改革的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勾画了科学、系统的宏伟蓝图。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何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加速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摒除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统一的企业科技进步保证体系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将原有作为行政部门附属物的国有企业转换为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过程的基本层面之一。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在整个市场经济体制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化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市场导向改革过程中,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需要经过一个艰巨的国有企业制度创新过程。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成为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人民90年代的历史任务。如果说80年代以松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为重点的改革过程是以搞活国有大…  相似文献   

3.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石油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框架。这个框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梁柱和支点,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要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十多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始终处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地位。这一改革主要沿着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方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条例》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企业自主权的落实,为企业进入市场奠定了基础。但是,迄今为止,国有企业的改革措施,基本上是“放权让利”思路的产…  相似文献   

4.
区域政策的经济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域政策的经济理论分析涂人猛九十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将从根本上改革长期以来我国区域经济运行、发展和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解决好两大课题,一是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并在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真正走出一条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时期。这一时期的宏观调控既不同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又不同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因此,必须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要求,弄清这一时期宏观调控的作用,明确其特点,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和改善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逐步建立健全新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体制转换时期宏观调控的特别重要性 国家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由于各国的基本国情不同,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除了具有共性以外,还有自已显著的个性。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说,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又处在新旧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政府的宏观调控除了要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政府必须调控解决的一般性问题外,还具有以下特殊的重要作用。 第一,促使市场充分发育、我国经过10多年的改革,市场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较还有距离。最关键的问题是市场发育的不充分和相互之间的进展不协调。就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相比较,商品市场发展较快,要素市场明显滞  相似文献   

7.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波澜壮阔的农村经济改革的序幕,随后的20年是我国农村经济蓬勃发展的20年.在这世纪之交,回眸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展望其未来的走向,是很有意义的.一回顾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进程可以发现,农村改革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市场取向,这一主线贯穿了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到90年代,农村改革的目标更为明确,那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农村市场经济.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进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提出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而不再延续计划经济体制时并没有深入地研究什么是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留下了对市场经济的诸多误解,包括对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混同.站在21世纪的高度,从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角度可以明确指出:商品经济只有一个市场,即只有商品交换市场;而市场经济有两个市场,即商品交换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商品经济不存在生产要素市场,而市场经济存在生产要素市场.与传统的市场经济相区别,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标志是建立了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还远远没有到位,并且没有抓住发展现代市场经济必须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建设和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这一核心.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换企业运营机制,确立既有动力又有压力的真正的市场主体,加快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进程。然而近年来我国在转换企业运营机制方面进展不快,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从调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今后十五年,要下大力量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显著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并把这一转变提到了实现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之一的高度。围绕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要性、可能性、内容和途径,经济理论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基本思路是努力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为增长方式的转换提供体制和机制的保证;进一步改革财政、金融体制,实施有效的财…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的南巡讲话中指出,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党的十四大报告又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两处提到改革,一个是对改革过程本身而言,就是要改革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生产力的发展得到解放;而另一个则是对改革的目标而言,说明改革的彼岸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而改革也是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发展、完善的过程。从以上这些最简单的逻辑关系来看,直接的结论就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生产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项艰苦而又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价格改革是市场发育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新的经济体制要求转换价格机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是市场经济组元中唯一能动的活要素。不实现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就不可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体制。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由传统的大一统计划调配手段向市场机制转换,有着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必然性。从市场经济发展的高度阐明并把握这一进程的客观逻辑性,不仅对于人力资源市场理论与实践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人力资源市场是人才活动自身的必然产物 人力资源市场是社会专业分工体系的表现形式和实现方式,是人才在社会分工条件下最基本、最普遍的联系方式。人才的社会联系的真正基础和最一般形式就是人才向社会提供劳动并交换劳动产品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交换关系惟有通过市场才能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所有企业都要向这个方向努力。”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标志着我国企业将最终摆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真正成为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独立的市场竞争的主体。这不仅是微观经济基础的变革,而是涉及到宏观经济体制的一次全面深刻的改革。因此,要继续贯彻落实《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朱镕基同志指出:“《条例》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块基石。”即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那么贯彻落实《条例》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所以,贯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与广东再先走一步王一、广东能否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再先走一步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90年代,我认为,广东能够再先走一步,其理由如下:第一,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进程中,广东已经先走了一步,这是下一步经济改革的起点,在下一步...  相似文献   

16.
农业作为农村经济的基础和母体产业,如何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进入市场,推动市场农业的发展,使农业走上富裕之路,对于深化农村经济改革,稳定国民经济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农业进人市场面临的主要矛盾。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传统的计划农业转向市场农业。这场深刻的产业革命,为农业的发展提供的良好的机遇,但也使农业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 1.农业生产者对市场调节不适应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进入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国有企业要真正进入市场,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尽快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但是,目前国有企业在深化内部改革、谋求更大发展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个问题:分流安置富余人员...  相似文献   

18.
<正>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强调指出:实行“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完全正确的。我认为要顺利推进、实现这两个转变,都有赖于深化企业改革,更好发挥国有经济、公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从体制转变本身来说,通过改革,建立新的体制与运行机制乃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作;从增长方式的转变来说,搞好国有企业、公有企业,提高国有经济、公有经济的效益,乃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19.
在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条例》,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过程中,各行业、各地区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遇到的问题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实现这一转换的路子也将是不可雷同而各具特色的。但是,笔者认为,各个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的大潮中有着一个共振点:这就是都得优化自己的企业文化,建立和发展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营机制的真正转换,才能使深化企业改革顺利进行,才能使企业稳步地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20.
企业活动、市场体系、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三个主要层次和方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需要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培育起完善的市场体系,使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真正进入市场,而且需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和增强国家及其政府宏观调控与管理经济运行的能力,从而充分发挥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