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向何处去,这是欧洲各国尤其是德法两国政治家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欧洲的安全与稳定,德法关系是关键.鉴于德法两国仇怨的历史及二战后欧洲局势,阿登纳提出德法和解与欧洲联合的思想.德法和解不仅有利于欧洲的安全与稳定,而且是刚成立后的联邦德国取得独立主权、实现经济复兴的重要途径,也是欧洲一体化的基石.  相似文献   

2.
在欧洲历史上,欧洲联合的思想由来已久,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却没有走上联合之路,这是因为德法两国没有实现和解。二战后,美国为了复兴西欧,为了解决"德国问题",才有了"舒曼计划",德法才逐渐实现了和解,才有了早期欧洲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新格局的形成,自然有许多原因,但作为美国重新调整世界格局具体措施的“马歇尔计划”,在其间起了关键的作用。这是我们研究这段历史时不应忽视的内容。“马歇尔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援助欧洲的夏兴计划”,又称“欧洲复兴方案”。它是1947年6月5日由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讲演中正式提出来的。经美国参众两院  相似文献   

4.
人类历史行进至20世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前进的步伐愈加迅猛了。此时,欧洲中心地位丧失、美苏政治争霸、以及第三世界崛起,这一切均表明着一个与以往不同的世界正在诞生。世界历史客观进程的变化,决定了历史学家治史观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与欧洲的反法西斯抵抗运动,是世界历史上空前伟大的人民战争。它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伟大的战略作用,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历史影响,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本文试图从西大运动比较的角度,进行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一场全人类的反法两斯战争,其最重要的后果之一,便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以及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主要是在欧洲和亚洲进行的,但对非洲的影响也非常深远。它不仅使非洲人民卷人了这一历史性旋涡,投人反法两斯斗争行列,而且使非洲社会政治经济和阶级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唤起了非洲人民新的觉醒,因而成为非洲人民争取独立运动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部分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威胁,出现了精神危机。大众反思战争、厌恶政治、对资本主义模式存在的缺陷进行思考,信仰危机波及整个社会。后现代主义开始对历史、对正统哲学全盘否定并进行解构,在一定程度上中断了欧洲人在内心深处一以贯之的时间体验和历史观念,使一部分欧洲人充满焦虑情绪和绝望感。欧洲这种独特的精神体验和文化状态,自然会呈现在艺术家贝尔特鲁奇的文本中。贝尔特鲁奇这种文本建立的目的是在探索一种新的资本主义"秩序",或者是期待"革命之前"的资本主义秩序回归,不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做出"阉割性"的暴力反抗,他所标榜的马克思主义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贝尔特鲁齐作为一个创作的主体,他的文本既有着"主体"生命经历的个人印记,也有着特殊的历史的空间规定性,所以他只能成为一名伪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8.
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二十年以后的今天,要完整地描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过程也决非易事。二十年的时间,积累了大量的公开和未公开的国际关系史史料,以及各国研究者的研完成果。另一方面,为了客观地、历史地观察这次大战,缩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距离,这二十年的时间又显得十分短暂。确实,今天世界各国利害关系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系列问题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然如此,就很难说大战已经是过去的事件了。更何况第二次大战中的许多事件的真相还是未解之谜。从地区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由遍布世界的几个战区所组成。从规模上来看,它远远地超过了实际上是欧洲战争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此外,就战争的历史性质而言,它实际上有着复杂而多方面的起因。比如,人们通常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法西斯主义对民主主义的战争。这一结论作为对两次大战的历史性质加以区别的概括结论可以说具有一定的正确性。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在这场大国间的战争中还可以看到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的性质,看到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战争性质,以及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的战争性质。由于参战的国家、民族,阶级的性质和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实际上是由错综复杂的因素构成的一场多方面的战争。人们可以从这场战争史的任何一个方面去挖掘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和民主主义、帝国主义和殖民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权力政治、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机器文明等以二十世纪为主题的各方面的好材料。这场战争集中地表现了二十世纪世界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因此,从任何一个地区来考察二战史都需要有全球眼光;研究任何一个事件都必须深刻洞察现代社会。由此可见,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研究是一项极其艰巨和重大的任务,它不是仅凭个别人的努力所能完成的。就本文所要考察的大战战前史的范围(本文将其限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的国际关系史)而言,其对象同样也是极为庞大而复杂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前史的研究,在牵涉到参战各国政治、经济及其国际关系问题时,必须吸收社会科学各领域的成果,采取精益求精,严格认真的态度。本篇综述对二次大战这一庞大的研究课题来说,是力所不及的,对大战战前史的概貌,也无法作全面的考察,只能触及战前史中有关欧洲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作为欧洲压力集团之一的基督教工会通过其国际组织———国际基督教工会联合会 ,以个人活动和参与欧洲机构正式协商机制的方式 ,试图在欧洲早期一体化进程中维护基督教工会和工人的权利及利益。该组织的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从总体上讲 ,其对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影响仍然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希腊是两个古老的国度,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希神话都产生于人类发展的童年时期,是人类童年时期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反映了早期人类对宇宙、自然以及人类自身的认识和思考,因此神话比较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思维文化启示。中希神话具有共同的特点和共通的主题,但也有其各自的特点和差别。本文试从其系统性、形象特点、性格情感等方面对中希神话进行比较并分析其潜在的社会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11.
公元前三至二世纪及其前后一个历史时期 ,秦王朝与北非、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南亚次大陆、欧洲巴尔干半岛、意大利半岛的古老王国、帝国相比 ,物质、精神文化的具体成就互有短长 ,表明整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具有内在的联系 ,古希腊、秦、古印度、古罗马四大帝国是先后升起照耀世界的几盏明灯  相似文献   

12.
自民族国家形成后 ,国家主权观念被不断强化和神圣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德国法西斯更是打着“欧洲新秩序”的旗号 ,鼓吹法西斯的极权主义国家观。这一以侵略、奴役、暴政为根本特征的绝对国家观念 ,不仅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而且直接导致了欧洲人民族国家观念的某种嬗变。而这种观念的变化 ,为战后欧洲一体化的起步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爆发前,英国成为欧洲唯一抵抗德意法西斯的国家。与英国本土保卫战有密切关联的地中海地区构成了英国在二战初期抵御德国和意大利的重要战线。针对德国对地中海地区的图谋,英国通过政治、军事和外交的努力,最终维系了后来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以外的又一重要战场。  相似文献   

14.
七十年代,欧洲共产主义崛起了,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欧共产主义运动内部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最重要的发展。欧共的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欧洲共产主义主要来自意大利共产党(1921年)的缔造  相似文献   

15.
从牛形岩画看牛与人之神秘关系——“牛文化”系列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境内岩画和欧洲、非洲的古老岩画、洞穴壁画以及世界上其它原始艺本都充分证明:牛不仅与人类物质生活有悠久而密切的联系,而且与原始先民的生殖(生产)崇拜更有极为明显而普遍的联系。这两种联系既不同又合而为一。反映出人类原始思维、原始文化的鲜明特征。这对于探究人类文明之起源,文化、艺本的起源、发展都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总统罗斯福奉行了积极支持开辟第二战场的政策。罗斯福为什么力主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在这个问题上,苏美两国史学界的观点是根本对立的。苏联史学家们一致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在德黑兰会议上力主开辟第二战场,完全是为了抢夺苏联的胜利果实,与苏联争夺欧洲,进而推行帝国主义的扩张政策。而美国的大多数学者则认为,罗斯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下面简称《孤》)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杰作,已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文学名著。而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废都》(下面简称《废》)一问世便受到文艺批评界的批判,被认为是有着严重的问题的作品。虽然,一直有不同的意见,但否定性的批评目前仍居上风。我们把这样两部评价截然相反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绝非故作惊人之举,也绝非是毫无根据的奇思异想,而是经过严肃认真地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我们坚信两部作品存在着内在的可比性。一、人类文化艺术的新视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历史…  相似文献   

18.
枕头的故事     
张章 《社区》2003,(15):52-52
枕头从何时开始被人类使用? 1924年,在南非出土的阿乌斯特拉洛比太可斯的化石头盖骨的下面,有碎石敷垫着。这些碎石是作为枕头使用的,还是具有祭祀的意义,还不太明确,但是,有种观点主张,它具有最古老的枕头的痕迹。 现在欧洲人使用的枕头被认为始于12世纪开始的十字军东征。在阿拉伯广被使用的靠垫(cushion)由十字军传到欧洲,后来又使用适合欧洲气候的素材做成了枕头。  相似文献   

19.
国际海洋法,作为国际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同整个国际法和其他任何法一样,它是阶级社会发展到了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远古时代人类就开始利用海洋,但由于受历史和科技水平的局限,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对海洋的利用还停留在航运、捕鱼和铺设海底电缆、管道领域。因此旧的海洋法的内容仅局限于两大部分,即领海和公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大批新兴国家的崛起和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探索、利用日益深广,各国对海洋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因此,联合国自1958年起召开了多次海洋法会议,讨论制定新的海洋法公约。1982年4月终于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这是海洋法  相似文献   

20.
一、跨国收养产生与发展的基础跨国收养现象在收养制度产生之时便伴随出现,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不常见,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跨国收养才获得了广泛的发展。现代社会最先开展大范围的跨国收养的可能要算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许多家庭收养了不少欧洲儿童,特别是收养了不少德国、意大利和希腊等国的儿童。美国也有一些家庭从亚洲的日本和中国收养儿童。在战争期间,美国军队在欧洲战场不只是打了许多胜仗,同时也在欧洲留下了无数非婚生子女。另外,美国军人还在战争中与一些孤儿和一些无力抚养自己子女而愿意出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